九歌·半个中文系

本文参加#青春不一YOUNG#征稿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曾经沧海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清)黄景仁《绮怀》

大学毕业很多年后,苏子嘉还是会时常想起那段在中文系的日子,想起那些年遇到的那些事和那些人,想起曾经那些难忘的点点滴滴。

虽然那只是半个中文系。

第一诗章:盛夏时节,与君初见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南宋)范成大《喜晴》

那是六月盛夏的一个下午,空气中满是夏日午后的阳光与慵懒。

学委传达学校最新通知的时候,苏子嘉正在图书馆里搜山检海,寻找一本名为《中文系》的长篇小说,可惜如同当初的金兀术没有抓到宋高宗赵构一样,苏子嘉最终还是没能找到这本书。

去年高考结束后,苏子嘉想都没想,直接将招生中文系专业的院校全部列了出来,最终确定一所师范大学作为志愿院校。其实他并未想过毕业后要去当老师,只是隐约感觉:一所师范院校的中文系,必然强于一所理工院校、财经院校、甚至部分综合院校的中文系。而这所师范大学过往三年的分数线,苏子嘉每年都能够得着。

而他填报中文系的理由也非常简单:喜欢!

谁料去年的情形却阧然一变――苏子嘉竟然没上线!虽然达到了院校录取线,却没达到专业录取线,最终被调剂到了该校政治系。

上个月,五一小长假刚结束,学委传达学校通知:本学年的转专业报名工作现在开始。苏子嘉没有报名,并非他已改变初心,而是觉得政治系也不错。

但如果不读中文系,内心又觉得十分遗憾。

不知不觉中,大学第一年快要结束了。但他痴心不改。

所以在接到学委通知的时候,他不顾没有找到《中文系》的惆怅,直接回到宿舍打开电脑,查看通知的具体内容――因为他要去寻找自己的中文系。

图片发自App

这一回,没有山重水复。未及柳暗,已然花明――开设辅修双学位的专业中,中文系赫然在列。如同去年一样,苏子嘉不做他想,再一次果断填报了中文系。

第二诗章:夏末风清,兴观诗情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新学年伊始,时值白露节气,苏子嘉如愿去中文系开始修读双学位了。此时的他,并没有想到,这将开启他大学生活中最为轻舞飞扬的一段时光,更没有想到这将如何改变他的生活。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节课是古代文学,这是苏子嘉最喜欢的课程。中学时,苏子嘉就因为自己的古诗文功底和历史文化典故积淀,颇受语文老师青睐。

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共开设四个学期,第一学期的课程内容涵盖了先秦时代,那暂且称呼任课教师为秦老师吧!

秦老师个子不高,但是身材很匀称。虽然年轻,可脸上流露着一种发自灵魂深处的谦逊与淡然。第一节课在讲上古神话,秦老师却把我们耳熟能详的神话故事讲出了许多我们未曾想到的观点。

苏子嘉第一次感到,原来大学的中文系果然名不虚传。

也正是因为秦老师,苏子嘉坚信:自己选择中文系是非常正确的!

只可惜秦老师只教了一个学期,因为每个学期古代文学的任课教师都不一样。但山回路转不见君,焉知别无洞天乎?

除了秦老师,苏子嘉遇到了另一个重要的人――方晴初。

第三诗章:红情无异,红袖无双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那是一节当代文学课。苏子嘉一如既往的早早坐在教室里,静候老师的到来。

只见一个体态肤色近于薛宝钗的女生,闲庭信步般走了进来,找了一个靠窗子的座位,轻轻放置盛满热水的水杯后,慢慢坐下。接着熟练的打开书包,拿出一本《红楼梦》,信手翻开一页,静静读了起来。那样子,很是优雅,像极了林黛玉。

苏子嘉的目光被吸引了。

那女生感到有目光在注视着她,微微抬头,看到了坐在第一排的苏子嘉正微笑着望着她。便轻轻问到:“你认识我?”

苏子嘉心想:这么开朗大方,倒像是史湘云。便也轻轻答到:“不认识,只是第一次见到有人跟我来的几乎一样早。”

“所有课都是吗?”

“都是。你很喜欢《红楼梦》?”

“嗯,你呢?”

苏子嘉轻道:“至少在男生里算是这样。你要知道,有些题材,生来就带有相对明显的受众性别。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不成界限的界限正在被打破。”略一沉吟,他又笑问:“在看第几回?”

“十七、十八。”

“哦?庚辰本?”

“对,你怎么知道?”那女生比较诧异。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在所有的古本《红楼梦》中,只有己卯本、庚辰本的第十七、十八回尚未分开,共用一个回目;而庚辰本整体又较己卯本完整,所以多以庚辰本作为底本来校对出版。只可惜曹雪芹尚未修改完毕,有可能还没来得及分为两回,就仙逝了。”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看来你确实喜欢,也很熟悉。”

“谢谢夸奖!你是这个班的?”

“不是,只是辅修。”

苏子嘉听后,既诧异又惊喜,笑道:“巧了,我也是。这是第一学期。除了当代文学,还有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

“那你选的课可是够多的,看来毕业前没问题能修读完毕。”

“我的目标是大三结束就全部修读完。”

“加油!姐今年就大三了,看样子肯定要拖到大四。学弟叫什么啊?”

“苏子嘉。”

“方晴初。”

“以后就叫你方姐了。”

“随你。你最喜欢哪门课?”

“古代文学。你呢?”

“Me too,可惜这才刚开始。”

“我也是啊!那以后三学期都一起吧!”

“好啊!别的课也争取。”

“一定!”

……

在课前这番短促的攀谈中,方晴初无意中笑着说了句“咱们都是半个中文系的人”。苏子嘉却顿觉醍醐灌顶。俩人便以此为由,正式开始行走于中文系的江湖。

第四诗章:桃李不言,山高水长

“东来紫气已迟迟,群公有师我无师。”――(当代)木心《自题》

不知不觉间,辅修的第一学期就这样结束了。

冬去春来。

辅修迎来了第二学期,古代文学也如期进入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苏子嘉与方晴初相约去修读弘一法师的古代文学。

法师属于那种在学生当中颇有传说的人物,连绰号都不凡,人称“弘一法师”。先生在课上最喜欢讲“士不可以不弘毅”,弘毅来弘毅去,一不小心就成了“弘一法师”。

其实苏子嘉更愿意称呼他为先生——年长且有道德有学问之人,这是“先生”的原初意义。

苏子嘉觉得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古代文学中最为繁芜的部分,方晴初对此也很少涉猎。但在法师那男中音般具有磁性的声音中,却是那样脉络清晰。法师常引经据典,且推陈出新。有时也会谈一些自己对于文学之外的事物的想法。对于学生与自己有时产生争论,法师很是高兴。

法师的讲义早已泛黄,却装订的很是齐整。看得出来,那是他珍藏多年的至宝。每节课,法师都要在黑板上手写板书,一板一眼很有章法。

不论天气如何,法师必西装革履,夏日课间常手持一把折扇。苏子嘉方晴初一致认为,法师的前世,一定是峨冠博带的名耆硕儒。

然而就在古代文学考试结束翌日,苏子嘉在人人网上从另一位老师柳男神那里得知,法师竟然仙逝了……

那一刻,苏子嘉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随即发了条短信:“方姐,刚得知消息,法师突发心脏病,走了。我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姐,昨天考试,咱们还见到他的。”

方晴初那时正在火车站候车,准备归家。手机响起的那一刻,以为是苏子嘉祝福自己一路顺风。

待到打开短信时,顿觉世事无常,不禁泪眼蹒跚,一双明眸久久凝视着不知不觉间早已握紧的手机。

熙熙攘攘的车站人声鼎沸,南来北往的乘客行色匆匆,而方晴初的耳畔却是那样的寂静。

万语千言,却只回了一句:“他还不到六十啊!”

魏晋风骨化沉香。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那一天,人人网上铺天盖地都是祭文悼词。法师走了,永远走了,连同他的儒雅气度,连同他的文人风骨,连同他的汉魏六朝……

愁肠郁结,长夜难眠,苏子嘉披衣起身,伫立窗前。

这又是一个月白风清的夏夜,校园依旧。

苏子嘉悲从中来,奋笔填就一阕《鹧鸪天》:

长夜惊闻雅望师,风流甲子竟停知。儒冠恸奉韦编侧,衣袂还飘弦诵时。

弘毅语,博通期,学高文正德谦颐。而今木铎心声寂,浊酒樽前念昔迟。

后来,苏子嘉在学校图书馆偶然见到一本书,竟然是法师大作!睹物思人,悔之晚矣。

第五诗章:天光云影,秋月共明

“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唐)杜牧《润州》

又到夏末,又是新的一学年。苏子嘉的大学生活已经过半了。

柳男神不仅在中文系,而且在师大都是一位人气颇高的男神老师。正因如此,苏子嘉方晴初慕名而来。

柳男神身高颜值双高。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学识更高。虽然主讲唐宋文学部分,但对于文学之外的诸般学问皆有功力和见地。

唐宋文学的主体部分为唐宋诗词。也许在一般人看来,诗词那么短,难以展开。然而,柳男神对诗词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每每上课,举重若轻,不经意间便发一二惊人之语,让你的思绪随着诗人的笔意在山重水复中峰回路转别开生面。如是这般,柳男神便把一首首诗词讲成了一道道风景,一篇篇传奇。跳出唐宋外,不在诗词中。遍观世间百态,彻悟宇宙人生。

此外,还经常推荐好多书籍,与诗词有关与否,与唐宋有关与否,乃至与文学有关与否,均不予考虑。

在讲李白时,柳男神谈到,凡是与李白有过交往的人,终其一生,都会对李白念念不忘。还评价道:“世间不可无李白。”方晴初当即扭头,对苏子嘉轻声说:“男神也是这般人物。”

如果说法师代表的是儒家的用世与担当,那男神体现的则是古道与狂狷。此外,还有道家的恬淡闲适,以及魏晋名士的率性而为。胸藏万卷、述而不作,浪迹天涯、对酒当歌,这大概最符合柳男神吧!

第六诗章:大隐于市,圣人无名

“千年伊洛渊源盛,总是濂溪一脉功。”――(元)侯克中《濂溪周子》

斗柄回寅,万象更新。

方晴初迎来了毕业季,苏子嘉也实现了他的目标――在大三修读完辅修。

原本以为会波澜不惊地过去,却没有想到命运的洪流再一次将他们推向了辅修浪潮的巅峰。因为遇到了一位学术大牛——教授。

教授主讲古代文学的最后一学期――元明清部分。起初,苏子嘉只是觉得教授讲课虽然不温不火,却条理清晰面面俱到。有时还会在不经意间,爆一些比较冷门的知识。方晴初评价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可一个偶然的机会,突然发现:教授竟然是一位学界大牛!因为他是国内红学界某著名前辈大师的亲传弟子,是这座城市红学界首屈一指的掌门人。喜欢《红楼梦》的苏子嘉与方晴初,顿时感觉犹如郭靖初识洪七公一般。

后来慢慢发现,教授上课所讲,与其平生所学,不过冰山一角。除了讲授文学史和作品本身,还会给讲一些做学问的方法门径,很有老派学人的扎实学风。在这个一切讲求速成的社会里,更显弥足珍贵。

这下,苏子嘉与方晴初对教授更加崇敬了。

只可惜,仅有一学期的课。

更可惜的是,方晴初要毕业了。

第七诗章:初夏盛筵,幸会嘉年

“浊酒一杯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民国)李叔同《送别》

因为辅修,苏子嘉方晴初还结识了许多朋友。在辅修就要结束的时候,大家一致决定要去“努力加餐饭”,以示庆贺。

虽然比不上兰亭盛会、睢园雅集,却也差强怡红寿宴。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同是半个中文系,席间不免谈论辅修。几乎是不约而同,回忆了辅修的第一节课,坦白了自己的男神老师,八卦了一些只属于中文系的趣闻,道出了辅修留给自己的印象和感觉。此外,便是无尽的漫谈和倾诉,甚至还轮番讲述了自己的一些过往。

苏子嘉对大家说:“辅修,不仅重新建立了我们大学生活的秩序,更是改变了我们的人生轨迹!因为辅修,我开始习惯甚至于有些喜欢那些早起上课的日子。冬日里可以感受清晨时分特有的冷峻但不凛冽的清寒,夏日里可以体会夜晚过后残留的凉爽却又阳光的清新,秋日里可以遍观黄叶回旋风雨飘零天高云淡,春日里可以闲看青草渐长群芳吐蕊燕舞莺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这样看遍了风景走熟了校园,改变了自我消逝了华年。”

方晴初笑语盈盈,说:“大学四年,辅修就占去了三年。自从有了辅修,整个人便变得异常忙碌。然而,我觉得很值。不仅是因为拿到了学位,而是见识了众多男神老师的风采,更是重新认识了文学。”

“是啊!毕竟‘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啊!”苏子嘉这样接道。

“与其说一众男神老师让我们记忆深刻,不如说文学让我们心潮澎湃。”有人这样插话。

另一人随即反驳道:“可如果没有男神老师们,文学也未必会令我们如此心潮澎湃。”

“是啊!”方晴初顿了顿,又继续说到:“其实,真的喜欢文学的话,会比本专业能产生更大的共鸣。”

“方姐,你这话简直说到咱们心坎儿里去了!”苏子嘉不禁拍案叫绝。痛饮一杯后,接着说:“大学最不后悔的一件事,应该就是辅修了吧!”

“而且辅修的路上有你们相伴,真好!谢谢缘分,也谢谢你们!想想,这几年,真的是很幸福。”方晴初这样说着,语速却渐渐慢了下来,眼神也开始有些迷离。

然则,辅修终有结束的一天,一如这筵席终究会散。

虽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色已晚,纵然赏心乐事谁家院落无眠?

在初夏的月色里,大家依依惜别。

虽然还有一年毕业,可苏子嘉却提前感受到了毕业季的惆怅。

是的,这一走,从此便是天各一方。

那一晚,酒香入鼻渐微醺。

那一夜,银汉无声。

那年初夏的那一场盛筵,苏子嘉今生难忘。

次年苏子嘉毕业时,也是这样一个初夏的夜晚。几番痛饮之后,苏子嘉写道:

“没有宿醉的大学不是完整的大学。毕业散伙饭,是最应该宿醉的那次。情到深处也好,离愁别绪也罢,无论是放纵还是放松,是庆祝还是祭奠,都是宿醉的理由。毕业季,无酒不欢却又逢酒必醉,情感很容易触动,也会突然变得大胆。时光飞逝对酒当歌,哭过笑过走过爱过,都会淹没在那觥筹交错之间。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多年后,你也许会忘记你的坎坷与荣光,但绝不会忘记散伙饭那夜那个宿醉的自己,更不会忘记你的大学!”

可脑海里,却满满都是回忆。

第八诗章:海角天涯,此生亨嘉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唐)张旭《春草》

离别的那一天终究还是来了。

方晴初独自一人远赴海外求学,三年不归。

临别之际,苏子嘉与方晴初互道一声“努力加餐饭”,这是只属于他们的告别。

柳男神曾讲过《古诗十九首》里面的一首诗,同时也是里面的第一首诗――《行行重行行》。

这首诗写得真好: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一首讲述“等待”的诗。等到最后,诗人“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也是最奇怪的一句。好好一首诗,曲折的情思为何要用吃饭收尾?

“有一种说法:最后一句是讲给所待之人的——虽然思念如此折磨着我,却希望你努力加餐不为思念所苦。还有一种说法:努力加餐饭,是主人公对自己的劝勉——暂且放下思念,勉力饱餐一顿。言外之意:如果不吃饱,哪里有力气思念呢?”

“第二种解释,我觉得惊心动魄。”柳男神说道。

“这顿饭,吃得有意味。不吃饱,不好好活下去,怎能配得上这份等待,以及所待之人?”

“生而为人,不能无待。有所待,便有怨,有痛,有种种不知如何是好。有所待而无所得,于是受苦,于是颓唐,这是人的自然禀性,犹如水之就下,遵循重力学原则。在颓唐之中振作,守住人的样子,这是人对自己的提拔,向着神性的提拔。这样想来想去,《行行重行行》就不只是一首讲述情人间思念和等待的诗了。‘努力加餐饭’,是一个人努力担荷起生命里的那些无可奈何。”

柳男神的话音未落,苏子嘉的内心早已是一片波澜:这是男神讲的最好的一首诗,没有之一!

不禁扭头,却发现方晴初的眼角竟然隐隐泛起了泪花。

从那以后,“努力加餐饭”再也不是一句简简单单的诗,而是一种情感。

两年辅修时光,苏子嘉与方晴初之间,早已建立起一种姐弟般的情感和默契。他习惯了她那一声声永远都叫不完的“学弟”,她也习惯了他大老远就向她高喊“方姐”。

如今要“与君生别离”了,无论是谁,都十分依依不舍。

“方姐,以后得空,就回来看看。明年我也要毕业了,一年很快的。”

“会的。谢谢你能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我也好想看到你穿学士服的样子!”

“到时我拍照给你看。”

“好啊!而且你还要跟男神老师们照。这是我给你的任务,不许不完成哦!”

“没问题!”

“只可惜,我再也不能听男神老师们讲课了。哎!”方晴初长叹一声。

“是啊!闻道有先后,离别也有先后。等明年的现在,我也听不到男神老师们讲课了。”

也许是这个话题触动了他,又或是机场的氛围感染了他,苏子嘉不由得想到了明年的自己明年的离别,顿时陷入了沉默,方晴初也不知说什么好。

可离别的时刻分秒如金,还是苏子嘉先打破了僵局:“姐,一个人在国外,一定要注意安全。虽然上大学也是出门在外,可毕竟还有我。”

“恩,我会加倍小心的。你要珍惜这最后一年的大学时光,不要辜负。”

“一定。两年前,也是这样的一个盛夏,我报名辅修中文系。今天,我辅修终于功德圆满,可你毕业了。姐,你知道吗?辅修这两年,遇到男神老师们,遇到你,我真的很幸运。”

“我也是。辅修结缘,何其有幸?”

“我最喜欢的季节就是夏天,可夏天也意味着离别。就像金莎唱的那样:‘最后一个夏天,我们就要说再见。’”

“哎,是啊。学校在毕业典礼上,都放这首歌了。夏天的一切黏腻又清凉,微风轻拂,所到之处,都是回忆。不想毕业,不想再见!”

苏子嘉笑道:“方姐,这可不由你。不过我们可以不说再见。”

“为什么?”方晴初不解的看着苏子嘉。

“不说再见,因为还有夏天!不说再见,因为此生嘉年!”强颜欢笑,苏子嘉勉强说出了一句比较振奋的话,可内心的祝福却是至真至纯。

“此生嘉年,此生嘉年。说的真好!”方晴初喃喃自语。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乘客朋友们……”机场的广播开始提醒登机了。

苏子嘉强颜欢笑说道:“方姐,愿你此去能会一切亨嘉!愿你今生莫负一切韶华!”

“学弟……”

第九诗章:逝水韶华,未染初心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转眼间,又是一季盛夏,苏子嘉也要毕业了。

校园里花落花开。

这一年,他偶尔还会去听课。只是再也找不到和他一同听课的人了。

这一年,他依旧保持着早起的习惯。只是没有辅修了。

这一年,他照常去图书馆。只是再也没有读新书。

在他的毕业季,有幸在现场聆听了一次叶嘉莹先生的讲座。回来后,裁剪叶嘉莹诗句,作一集句诗《感遇书怀》:

人间何处有知音?论学曾同辨古今。

一任韶华随逝水,未应磨染是初心。

他要以此来纪念他的大学。

纪念居住了整整四年的宿舍,纪念天天上课的教学楼,纪念造型大气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纪念傍晚时分人声鼎沸的小操场,纪念校门口那条充满烟火气息的小吃街,纪念遇到的男神老师们,纪念他的半个中文系,纪念生活了四年的师大,纪念渐行渐远的青春……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毕业典礼上,再一次响起了《最后一个夏天》的歌声,可苏子嘉的耳畔,响起的却是他喜欢了整整十年的《被风吹过的夏天》。

“还,记得昨天,那个夏天……如今,风,依旧在吹……”

如果时光可以倒流,苏子嘉还是愿意选择来到这里,还会选择那半个中文系。

当宿舍里家徒四壁,说话都能听到回音时,就是真的散了。

盛夏夜晚的月色如此撩人,可明年何处得看?

站在空旷的操场上,周围是夜跑的人群,操场边是灯火通明的宿舍。

苏子嘉放声大喊:“我毕业了!”

人声鼎沸中,不知何处传来了回应声:“毕业快乐!”

那一刻,他倍感孤独。

尾声:诗酒年华

“伊人知好在,留命待沧桑。”――(民国)顾随《临江仙》

毕业后,过去那段辅修时光还会在苏子嘉的脑海中不停的播放着。每每想起那些弦歌不绝的日子,都犹如初见时的憧憬与惊艳。多少次午夜梦回,依旧是诗酒流连。

或许,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才是他的真生命!

他的辅修,在一个夏末以古代文学始,在一个夏初以古代文学终。

然而,辅修虽然结束,带给他的影响却刚刚开始。

在他心中,辅修未曾远去。男神老师们,依旧意气风发。文学,一如既往在那里好着,并且还会一直好下去。而那些半个中文系的朋友们,永远都在。

方晴初,就是他最美好的回忆中那最亮的一束光。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注:本文第四部分所引木心诗作,原诗本无题目,为了与其余篇章所引之诗人诗作在形式上保持一致,笔者度木心诗意试拟一标题,各位朋友切莫认为木心原作有此标题)

九歌·半个中文系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歌·半个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