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安全保护令真的能保你安全么?

人身安全保护令真的能保你安全么?_第1张图片

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做《刮痧》,影片讲的是作为一个移民家庭,爷爷在孙子生病的时候对孙子用中国传统的办法进行刮痧治疗,被邻居误以为是虐待儿童而报警,并被美国政府认定为虐待,最终剥夺了父亲的监护权,虽然这部电影讲的是中美文化差异的问题,但从中也能看得出中国从公民意识到法律制度多个层面对反家庭暴力认识的滞后,从公民意识角度,中国人一直都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棍棒式教育,爷爷打儿子,儿子打孙子,似乎天经地义,刮个痧到美国人那里怎么就变成犯法了呢?从法律制度层面,当时还没有出台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反家庭暴力法来约束和规范这种行为,所幸的是,3月1日起,我们终于也有了自己的反家庭暴力法。

新发颁布以来,令我比较感兴趣的是里面关于人身安全保护令的内容,所谓人身安全保护令,法律上是这么给出解释的:“是一种民事强制措施,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婚姻案件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作出的民事裁定。”通俗的讲,就是用法律保护被施暴者的人身安全,并对施暴者做出限制,一经出台,各地不断涌现出某地第一张人身安全保护令发出的新闻,这个保护令的初衷是为了有效制止家庭暴力并使婚姻和家庭关系得以维持。但从效果上来看,一张纸真的能成为申请人的“护身符”么?我不禁对这个保护令的真正作用产生不少疑问,诚然,这张保护令可以从法律的层面上对家庭暴力行为做出规范与限制,但具体执行起来似乎依旧困难重重,首先,作为执行主体的人民法院,即使它给你颁了保护令,它也不可能天天24小时盯着你和你的家人,但是家暴却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那么作为协助执行主体的公安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这些机构有作用么?有,作用肯定是有的,他们在基层做了大量的工作,受害人被施暴第一时间肯定想到的是打110,家庭矛盾,两委会肯定也会多次出面调解,但为什么施暴者依旧肆无忌惮,有恃无恐,各类媒体报道出申请了人身安全保护令后的被保护人受到家暴行为依旧层出不穷呢?再从执行力度看,“在被申请人不执行的情况下,法院可以训诫、罚款、拘留,甚至可以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依法追究被申请人的刑事责任”。很多家暴行为已经触及到人身伤害了,训诫,罚款,拘留有用么?很多施暴者本身就是因为赌博,吸毒,酗酒或反社会学人格从而实施家暴,这些人你指望罚他点钱,关他几天就能解决问题?他被放出来之后只会更加丧心病狂得对付受害者,并且因为他们对受暴者的各方面都了如指掌,所以我们的受暴者只会更加危险。即使没有触及到人身伤害,那些经谩骂、恐吓、精神侵害等冷暴力或者说“非物理性暴力行为”我们又该如何界定呢,要知道,家庭本来就是一个私密的空间,在这个私密空间内发生的事情就更带有隐秘性,这些精神侵害的取证工作是十分困难的,不仅如此,有些受暴者的法律意识淡薄,在受到侵害时,完全没有认识到自己已经被侵权了,既不拨打110,也不向居委会、村委会投诉,再多的人身安全保护令也保护不了这些人。

那么我们是不是面对家庭暴力就毫无办法了呢,未必,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普遍存在家暴问题。尤其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但他们都在反家暴方面有自己独到之处,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国家是怎么做的。

先说美国,美国的法律对家暴的量刑相当严厉,父母即使出于管教目的动手打了孩子,如果被邻居报警也会遭到逮捕。因为家庭暴力属于由政府起诉的公诉罪,一旦报警就无法撤销起诉,家庭暴力的适用对象不仅限于夫妻之间,甚至包括同居者及曾经同居者。无论家庭暴力犯罪的程度和影响如何,警察都会将施暴者逮捕送进监狱,而保释金会高达5万美元。

再看加拿大,加拿大对受暴者的保护也值得借鉴,受暴者可以通过政府在社区设立避难所得到援助的方式给急于摆脱暴力环境的妇女提供紧急援助,避难所戒备森严,始终置于警方的保护下,施暴者无法接近,受害者的心理和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受暴者可以在避难所得到保护并直到她们找到安全住所的同时为他们提供法律和心理方面的咨询。

英国把目光转向家庭暴力的根源——施暴者,政府机构对可能有威胁的施暴者给予一对一的帮助教育,通过心理治疗手段对他们的暴力行为进行干预,解决施暴者的酗酒、吸毒以及各种心理问题。同时,他们还能获得有关就业、居住等方面的资助,从而从根本上来杜绝家庭暴力的发生。

最后,我认为,家庭暴力绝不仅仅是法律问题,也不是一张人身安全保护令就可以解决的,这更是一种社会问题。要有效防范遏制家庭暴力,必须在建立健全法律规范的同时,开展广泛而深刻开展反家庭暴力公众运动,通过培训、宣传、教育等多种社会手段改变中国人观念中的性别歧视、男尊女卑、“棒棍底下出孝子”等传统错误思维,从而转变全社会对家庭暴力重要性的认识。并为家庭暴力受害者(主要是但不仅限于妇女儿童)提供切实有效的社会救助,如设置家庭暴力救助站,反家庭暴力监督队等,而不仅仅是居委会和派出所的无休止的调解,以及增进两性、父母、子女在家庭内部的平等,将反对家庭暴力作为维护家庭的和睦与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3/18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身安全保护令真的能保你安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