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笔记——第一章(1)| 好的意志

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笔记——第一章(1)| 好的意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一章 由普通的对于道德之纯理的知识转到对于道德之哲学的知识

*小标题是笔者为了使文章更加易读理解添加

1. 好的意志

在这世界内,或是就是在这世界以外,除了好的意志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有可以无限制地被认为好的可能。
智力、机警、判断力以及勇气、果断、坚忍等,如果运用的意志不是好的,则变成极害人的东西。
权势、财富、荣誉和健康如果没有好的意志则使人自负甚至骄横。
节制,自克,并能平心静气地谋虑,如没有个好意志的准则,也可以变成极坏;头脑冷静的流氓要比不冷静的可怕得多。

好意志所以好,并不是因为它的工作或成就,不是因为它易于达到某个预期的目的,乃是只因为立志作用,那就是说,好意志本身就是好的,只讲它本身,就比一切它可以为任何爱好,其实,就是为尽所有的爱好而取得的东西,都要更应被看重得多。

它的有用或是无结果,对于这个价值既不能增加分毫,也不能减少分毫。

意志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了我非常久。

比如在一个分岔路口,我们可以选择往左或或者往右,这种选择的能力就来自人的意志;比如在公交车上,我们可以选择给老人让座,也可以选择不给老人让座。人有决定自己的行为能力,这种能力就是人的意志。好的意志总是做出好的选择,有好的行为;坏的意志会做出坏的选择,有坏的行为。无论一个人的性格有多好、知识有多丰富,如果没有好的意志,总是选择坏的行为,那么好的性格、丰富的知识反而成为恶的助力,是不好的了。我们赞扬持之以恒的品质,倘若是持之以恒的干坏事,那么不要持之以恒更好,勤奋也是如此。艰苦奋斗,勤劳肯干是优良的品格,如果用在正途上,自然大利于社会,倘若是用在歪道上,比如勤劳的种罂粟,就大害于社会。见义勇为是高尚的行为,值得赞扬的,但如果是为了见义勇为的好名声得到奖励,似乎就不那么高尚值得赞扬了。除了好的意志,没有什么可以总是好的。

好的意志为什么是好的?

因为好的意志能做出好的选择吗,所以好的意志是好的吗?不是,好的意志本身就是好的。比如,公交车上来了一个孕妇,你准备起来让座了,但是有另一个人也起来让座了,最后孕妇选择了另一个人的座位坐下。虽然,你最终没有达成让座这件事,但是选择让座的意志,并不因为你没有达成这个结果而变得不好或者变得不那么好。你见义勇为,但是歹徒太过凶猛,你没能阻止,虽然结果伤害没有被阻止,但是你选择保护受害者的意志,并不因为你没有成功阻止而变得不好或者不那么好。好的意志不会因为结果没有达成而变成不好或者有任何的一点变化。那么,其实好的意志的所有的好就是这个好的意志本身。同时,别人也不会认为成功让座的人的意志或者成功阻止伤害的见义勇为者的意志会比没有成功达成目的的你的意志好。所以无论好的意志是否有用,是否有结果,对于这个意志的好或者说价值既不能增加分毫,也不能减少分毫。

2. 好的意志是理性的最高实践目的

在一个有组织的生类,那就是说一个与生活的目的恰相适应的生物,关于它的形体的结果,我们假定个基本原理,就是除了最恰好适应于特种目的的器官以外,不会有为任何种目的而生的器官。

对于具有理性和意志的生类,假如大自然的本来目的是要它保存,要它安好,简言之,要它享有幸福,那么,大自然选择了它的理性担任这件事,那就是采取了一个很坏的办法。因为由本能去求幸福,比理性去求,成功也更加有望得多……定出求幸福的计划,以及取得求幸福的工具的方法。总而言之大自然一定不特要自己选定目的,一定也选定手段,并且因其有先见之明,一定要将这两重责任完全托付与本能去履行了。

我们见到理性有教养的人越是存心地把理性用于追求生活和幸福,这个人也就越得不到真正的满意……并且那些人要把理性对于幸福和生活的满意上给予我们的利益打个打折扣,甚至要把它算做低于零的,他们的判断绝不是对于世界宰理的良好这一层不理会或是不满意。这种判断的根源是在于他们以为人类的生存有个不同的更高尚的目的,理性应该用于追求这个目的,不是为了幸福起见,因此这个目的一定要算做最高条件。

理性赋予我们,是作为实践的能力,就是要左右意志的能力。

假如承认大自然分配能力,大都使工具适应目的,那么,理性的真正目的一定是要产生一种意志——不特因其为取得别的什么东西的工具而算做好的,而且它自身就是好的意志;要产生这种意志,理性是绝对必需的。这样说,这个意志,虽然不是唯一的完全的福利,一定是最高的福利,是一切其他好处(就是幸福的欲望也在内)的条件。

因为理性承认建立个好意志是它最高的实践上的目的;达到这个目的了,理性只得到特种的满意——就是,虽然爱好的目的多数落空,而单由理性决定的目的居然达到这件事实所引起的满意。

这个论证略有点儿长,将它梳理下:

前提:

大自然发展的结果,某物必然是其目的的最恰当的物。

论证:

理性不能很好的达成幸福,因此幸福不是理性的目的,理性还有更高的目的。

理性赋予我们的是左右意志的能力,因此理性的目的是好的意志,并且理性必然是好的意志的最恰当的工具,理性存在的最高目的也就是好的意志。

鸟儿的翅膀是最佳的飞行工具;鱼儿的身体最适合于在水里游动;羊的消化系统最适合于从青草中吸收养分;猎豹的身体最适合于短距离冲刺,自然发展的结果是器官与功能的高度匹配。人也是如此,人的大脑是思考的最适合的器官。同样,理性做为自然发展的产物,也必然有其最适合的功能目的。

理性是什么?

人有知觉,认知,思维的能力,这些能力决定了人的有意识的行为。有意识的行为,指的是人自知的行为。那么是什么运用这些能力达成最终的行为呢?是理性吗?假如理性已经决定了行为,那意志在哪儿呢?按康德的说法,理性影响意志,意志决定行为。理性赋予人实践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就是将思维的结果付诸行为的能力。理性运用人的知觉认知和思维的能力决定行为的可选择项,意志在这些可选择的项中选出最终付诸实践的行为。意志的选择也需要理性的参与,并且理性的目的是使意志做出好的选择,能使意志做出这个好的选择,也只有理性。理性存在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使意志做出好的选择,因此理性的最高目的就是好的意志。

比如在公交车上来一个孕妇,这时理性开始分析,不让座孕妇站着,一旦汽车颠簸或者急刹,对孕妇造成的伤害大于对我的伤害,所以我应该让座,但是我也很疲倦不想站起来;或者理性开始分析,车上这么多人,如果我不让座,大家一定认为我是个道德低下的人,所以我应该让座,但是我也很疲倦,要不要为了他人的眼光起来让座。这里做分析的是理性,让座不让座以及原因是意志,最后决定行为的也是意志。比如最后出于对孕妇的担忧,选择了让座;或者出于对坏名声的畏惧,选择了让座,那么,前者的意志是好意志,后者不是。理性存在的目的就是使人做出第一个人那样得分析,从而有好的意志。但是人性的堕落使人有了坏的意志。理性在每个人身上都可以产生好意志,只要理性遵守一定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德的最高准则。

人是理性的,理性以好意志为目的,不断使人向善,但是意志的败坏却蒙蔽了理性,做出恶的行为。理性包含对理智的运用,但不仅如此,理性还是善的,是在人身上的至善存在;意志是人们明明可以做出善的行为,却没有,反而做出恶的行为。在人做出恶的行为的时候,理性在做什么呢?难道理性会被恶战胜吗?意志其实就是“我”,脑海里心心念念的“我”,理性是智慧的高于我的存在。好的意志就是好的“我”,只是“我”有自私的本性。为恶的人,理性已经给出善的选择,只是他的意志没有选择善。因此,恶没有战胜理性,理性也没有战胜恶,是“我”的意志忽略了理性给出的善的选择。在人身上,有什么可以使意志向善呢?除了理性,别无其他。

总结:

什么是意志:意志就是“我”,做出行为决定的那个“我”,意志有自私为我的本性;

什么是理性:理性就是每个人都有的以好的意志为最高目的的应用人的认知思维等理智活动的存在

3. 出于义务心,不是出于爱好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

好的意志这一个概念,就是具有稳健的而未经训练的智力的人的心中早已有了,只须把它弄清楚,不需要重新教诲。我们要估计我们行为的全部价值,这个概念是首要的,是一切其余的条件。

义务观念包含着好意志这个概念,不过还有某些主观的限制和障碍罢了。可是,这些限制和障碍不特不会遮蔽好意志,使它认不得,而且因为对衬,反而使他涌现出来,照耀得更加明亮。

合乎义务的行为是出于义务心,还是因为利己的目的而履行。

1.合乎义务,而行为者又有直接的爱好实现它的行为:a、商人的诚实守信是出于义务心,还是出于利己?b、保存生命合乎义务,但是不是出于义务心;但如果是灾祸和绝望毫无生趣想要自杀的人,选择艰难的活着,则合乎义务且出于义务心,是有道德价值的;c、因为仁慈使其他人觉得满意快乐而仁慈,也是因为爱好,并非出自义务心,所以没有道德价值,值得赞美并鼓励,但不值得尊重;但是如果慈善家遭遇忧患,无力同情他人,自顾不暇,却单因为是义务就实行慈善行为,则是有道德价值的。

道德的意义就在于这种行为应该出于义务心,不是出于爱好。

性情冷淡,对他人困苦不关心,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困苦,生性能够忍耐并镇定,而且设想他人也能这样,甚至要求别人也能够这样;这种人假如生来不适宜做慈善家,难道不还可以使他本身具有比那生来慈善的人所能有的搞得多多的道德的人品吗?无疑,是可以的。正是在这种地方,才表现出高于一切的那种品格的道德价值,就是他所以仁慈,不是由于爱好,而是由于义务心。

求得自己的幸福是一个义务,至少间接的是这样。一切人,不必靠着义务,就已经对于幸福有极强烈极深切的爱好,因为幸福这个观念正是把一切爱好合成一个总体的观念……而且一个人对于一切爱好的满足的总量,(即所谓幸福的)也不能够得什么一定的确定的概念。因此,单单一个爱好,假如它所许给的东西和可以满足的期限的都是确定的,往往能够战胜那种游移的对于幸福的观念。一个关节痛的人,不是出于爱好而是出于义务,享受当下的乐趣而不顾未来的受苦以增加自己的幸福,则他的行为具有真正的道德价值。

出于爱好,出于需要,出于感情的行为,无论是什么样的,都不具有道德价值,只有出于义务心的行为才具有道德价值。

商人为了利益而诚实守信,没有道德价值;将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交给需要的人,没有道德的价值;因为被害者是自己的亲人而挺身而出,没有道德的价值。如果商人接近破产,他只需要偷偷的进行一次不诚信的操作就可以避免破产,但是商人没有这么做,这时候他的行为就具有道德价值;如果某个东西是自己需要的,但是另一个比自己更需要,为了帮助这个人,我把这个东西给他了,这个行为也是有道德价值的;如果被害者是一个陌生人,而挺身而出,也是具有道德价值。具有道德价值的前提,这些行为不是为了获得道德的名声,或者为了道德行为的奖励而施行的,否则,他们也没有道德价值。

什么是义务?义务就是应该做的事。什么是义务心?义务心其实就是好的意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康德 道德形而上学探本笔记——第一章(1)| 好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