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

《中国年轻人负债报告》显示 负债消费成为90后的日常 花呗、白条、信用卡 看似便捷 一不小心就把你拖入泥潭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1张图片
先来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 假如双十一前夜,购物车里躺着你心心念念的宝贝,每一件都是精挑细选,不买不行,总价 5000 而这时你转头一看,银行卡里只剩 5500元 了。 零点将至,三个选项摆在你面前: A. 用银行卡买单,身上还剩500块,泡饭咸菜撑完这个月; B. 含泪放弃这一年一度的打折消费机会,关掉淘宝睡觉; C. 用花呗清空购物车,之后分期慢慢还,这个月还能过得滋润。 对于生活在2019年的年轻人来说,这道选择题就是送分题。 我们的眼里当然只有C!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2张图片


前不久,知名数据分级机构尼尔森发布了一份《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以最直观的数据展示了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观——负债消费已经成为主流。 这个报告中的“年轻人”,是指1990年后出生的成年人,也就是18—29岁的中国公民。 有86.6%的年轻人正在使用信贷产品 ,包括但不限于信用卡、蚂蚁花呗、京东白条等等。 这些负债消费的人中, 有近6成已经工作的90后拥有实质性负债 (无法在当月还清欠款)。 年轻人的月均欠款,占到了月均收入的41.75%。也就是说 每个月收入的4成都要用来还上个月的债。 所有受访年轻人中,有12%有房贷,但 大部分人的负债都来自日常生活和消费、网购开销。 那么年轻人还有没有存款习惯呢?答案是 只有32%的年轻人有明确的存款计划。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3张图片


这些数据表明,在中国的年轻人中,提前消费、透支消费的确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情。 网购用花呗、白条,吃饭、娱乐就用绑定着信用卡的支付宝、微信扫一扫,一切都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完成,仿佛没有花这个钱,但负债却实实在在地积累着。 数据看来太枯燥,我们身边的年轻人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就这个话题,外滩编辑部的90后小伙伴们现身说法,把各自的负债状况、消费习惯拿到桌面上,看看我们是怎么变“穷”的。



量入为出

理性消费

李大猫 —28岁,女


时尚编辑李大猫秉持“量入为出”的消费观,虽然有信用卡,但利用率很低,基本只有出国旅行或海淘时才会用;花呗用得也不多,一年使用频率两三次,即便分期也会选最短时间还清。 李大猫目前唯一的欠款是信用卡账单上的3500元,在机场免税店买了贵贵的面霜。她计划发工资后就一次性还完,每年大部分时间她的信用卡欠款都是漂亮的一个“0”。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4张图片


从毕业工作开始,李大猫就有明确的存款习惯,但因为经常刹不住车买买买,到现在只存了一点小钱,但至少谈不上负债。
“我个人不支持也不建议任何年龄的人超前消费,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家底丰厚可以任意挥霍,财是需要理的,要时刻有理性消费的意识。”




是支付工具

而不是信贷工具

Flore —24岁,女


花呗是Flore唯一使用的信贷产品,此时她的账户里的欠款为3461元。她说每月差不多会用花呗消费3000—5000元不等,但都会在下个月及时全款还完。 Flore不会分期购买超过自己消费能力的昂贵物品,只是在日常网购和能用花呗的线下消费场景一般都用花呗付款。比如这次双十一,她的所有购物都用了花呗。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5张图片


Flore虽然没有明确的存款计划,都手头有剩下的钱都会存起来。虽然习惯性使用花呗,但她只是用来替换传统的付款手段而已。“ 每次在淘宝上买东西,付款时都会提醒我开通花呗,后来被烦得不行就开了。
她的消费观念是“有钱就买,没钱就不买”。 虽然会用花呗进行日常支出消费,但这些消费都在可承受范围内,月底提前把欠款还清。 我的态度是可以月光,但不超前消费。


因为支付更便捷

我买了很多不必要的东西

CJ —24岁,女 CJ每月的月均欠款1000多元,全都来自花呗的网购消费。最近一笔预支开销是苹果的AirPods耳机,最便宜的那款。 她说自己支付宝的付款首选就是花呗,基本上超过500的都会用花呗,因为总想着身上可以多点流动资金。每月也会全款还清,压力不是很大。
确实家里很多衣服、化妆品、鞋子并不是必须的,但是因为花呗啥的渠道很方便,就不自主的先花钱了。 ”在她看来,超前消费最大的弊处是,自己只能不停工作保证稳定收入,逼着自己往前走。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6张图片


大手大脚惯了

想改都改不过来

小汪—29岁,男

小汪自嘲是个反面例子,信用卡的账单一直在4-5万浮动,每个月只能还得起6000多的最低还款额,利息也随着时间越滚越多。

他是典型的直男器材器材发烧友,喜欢鼓捣电子产品,去年爱上了拍Vlog和做播客,从佳能单反、索尼黑卡到大疆OSMO ACTION不断“鸟枪换炮”,上个月还花了3000多买了个ZOOM的录音声卡。 今年9月孩子上幼儿园后,小汪的家庭负担更重了。虽然消费习惯有所收敛,但大手大脚惯了,在衣食住行上仍然花钱毫无顾忌,月光了就刷卡,下个月头领了工资再还上个月的卡债,陷入恶性循环无法自拔。



预先享受优质体验

才会对生活更有追求

小A—23岁,女


小A是我们办公室少数身背房贷(七位数)的95后,每个月有7000元的还款压力。 即便如此,她仍秉持着“不亏待自己”的消费观,在看中一些大件商品时痛快刷信用卡。 热爱旅游和摄影的她最近刷卡买了相机和新手机,她说自己会尽量控制不要盲目消费,大部分钱都花在爱好上,这样能让自己愉悦。 花钱的多少取决于压力的轻重,“压力越大,花起钱来更有宣泄的快感。 对于提前消费,小A认为没什么不妥,“预先感受过优质的体验才会对生活更有追求,更有奋斗的动力。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7张图片 从编辑们的讨论不难看出,类似花呗这样的信贷产品,由于占了支付渠道的优势,被看作是“更方便的支付工具”,取代了传统的支付手段,许多人也并不是冲着提前消费,只是因为图方便而用上了花呗。 信用卡的使用场景稍有不同,虽然目前中国的两大移动支付工具都逐渐渗透到国外,但信用卡仍然是我们在境外旅行时最常使用的支付手段。
另外,绑定在微信和支付宝上的信用卡,也成了和花呗一样便捷的信贷支付工具,一不留神账单就会积少成多。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8张图片
比如像上文中的小汪这样,每个月因为大多数消费都刷信用卡,几乎感觉不到钱的流逝,直到月末一看账单才发觉大事不妙。但久而久之也就麻木了,在不知不觉中雪球滚到了好几万,被负债消费绑架。
更触目惊心的是近年来频频曝出的网贷事件,少数被物欲冲昏头脑的年轻人,为了买一个自己原本负担不起的名牌包包而借网贷,一不小心就踏入利滚利的陷阱,直到“被欠债”了好几十万才无奈向家人求助。 所以,不管是花呗、白条这样的互联网信贷产品,还是信用卡这样的传统借贷工具,给予我们更加便捷、丰富的支付手段同时,我们仍然需要对自己的消费能力心中有数,量力而行。
信用卡的上限不等于你的经济上限,刷爆一张卡很轻松,真到每月挣钱还款的时候,可就积重难返了。 这也是这份《中国年轻人负债状况报告》带来的警示,我们需要趁年轻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有储蓄意识,不要轻易陷入消费主义的泥潭,在买买买的虚拟狂欢中迷失了自我。



文 / 汪戈里 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 已授权律师对文章版权行为进行追究与维权。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六铺生活家爱买好物 (点击图片查看)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9张图片
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_第10张图片




- THE END - 长按下图二维码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

你可能感兴趣的:(负债消费成日常,中国90后为什么那么“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