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为业,累并快乐着

戴建东


30多年前,我还是乡间田野里的一个毛头小伙子,五短身材,其貌不扬,瘦弱的身子在粗壮的工友们面前常抬不起头来。也许没有人会想到,当年在工地上与他们一同抬石头、挖土沟的傻小子,若干年后,会从桑塔纳里钻出来,以文艺采风团成员的身份,到工地体验生活。

从小爱好文学的梦想,让我对缪斯情有独钟。中学毕业后,我怀着沮丧而自卑的心情步入了打工行列。在远离故乡、远离朋友的陌生环境中,在寂寞与孤独中,唯有书籍宽慰我忧郁的心灵。

夜深人静后,灯花跳动,书香盈案,白天的疲倦与辛劳倾刻间烟消云散。如同许许多多文学爱好者一样,我信手在烟壳上、废弃的作业本上糊乱涂鸦,将自己心中的点滴感想记录下来。当我的第一块“豆腐干”在当地市报刊出后,当时的喜悦简直令我热泪盈眶。

当时,县文化馆的创作干部章竹林,是我创作路上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他以小学的文凭跻身教授行列,令文化界后人所敬仰。面对我对文学的热情,章老师总是来信给予鼓励,他的师者风范也影响着我今后的人生之路。特别是章老师所倡导的“草根文学”,为我们婺城文化事业增添了不少光辉。

于是,我试着学习快板书、小品等曲艺作品的创作。记得有一次,县文化馆在安地水库举办创作会,我以农民代表的身份,与众位专业文化干部一起探讨创作思路,在许多老师的帮助之下,我在创作会上写的《特价鸡蛋》参加了全市第二届曲艺会演,并荣获了创作三等奖。

后来,我又根据农村里存在的事例,创作了戏剧小品《分家》,该小品在当时的《婺江文艺》发表后,又由浙江省“笑星”王跃丰老师改编,参加了全省第四届戏剧小品演出。

除了曲艺创作,我又学习了新闻写作,在农村劳动之余,把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喜人变化,通过我手中的笔,撰写成新闻稿,投寄到当地的新闻单位。讴歌真善美,鞭策假恶丑。

当时,从事新闻写作的,除了报社记者,就是乡镇专职宣传干部,像我这样的农民却是少之又少。但我就是以农民通讯员的身份,兢兢业业,持之以恒地坚持下来。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吃饭农业逐渐向商品农业转化。我们乡里为了支持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选择优质稻米品种,作为主打农业品牌,特地举办了一次品饭会,就是将十多个品种的稻米,烧成饭,请当地农民逐一品尝,以便选择最优质的稻米品种,作为当年的水稻良种。

我参与了这次品饭会,通过了解后,我以独特的视角,在当地市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品饭会上看导功》的小言论,从稻米品质看市场需求,从而用市场的观点来指导农业生产。该小言论后来被评为全市小言论竞赛二等奖(一等奖空缺)。当我到报社领奖时,编辑老师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在本次言论竞赛中获得最高奖项的,竞是一位农民。

在文化界众多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我的人生道路也发生了变化,从一名农民工跻身新闻工作者行列,成了一名专职的文字工作者,而记者这个行业也正是我所喜欢的。从此,我在新闻和文学两者之间辛勤地耕耘着,虽无特大建树,但也小有收获。如今,我加入了市作家协会,还成了区戏曲家协会主席。

这于这些头衔,我诚惶诚恐,惭愧有加,除了鞠躬尽瘁,无以为报。

从事文字工作是一项辛苦的活,这种辛苦有时是常人难于体会得到的。痛苦与欢乐,成功与失败,相聚与分离,正是这种复杂的感情演绎了一个文化人的悲欢离合,也组成了文人不同寻常的精神世界。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能对路边的一朵野花、山涧的一弘清泉、空中的一声鸟鸣,产生细腻的情感,这也是文人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最大体现。

人的一辈子,如果能从事着自己所喜爱的工作,并将此作为谋生的手段,也许就是一种幸事。文学的爱好,不仅改变了我的人生道路,同时也让我获益匪浅,我也常常为此而庆幸。

我从心底里升腾着一种信念:我热爱这种以笔为锄、耕耘文化沃土的行业,他能让我的思绪、让我的精神跨越到一种崇高的境界。在当今“十亿人民九亿商”的潮流中,我要坚守着这一片圣洁的土地,并为之奋斗,痴心不移。

人生就是这样,有目标,才会去追求,有追求,才会有成功。以文为业,累并快乐着,我感到骄傲。

你可能感兴趣的:(以文为业,累并快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