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部电影,前一个小时让你绝望、压抑、被冒犯、被侮辱…后一个小时,又给你一束光,一点善意…
最后五分钟,任你是铁石心肠也会潸然泪下:《窃听风暴》
《窃听风暴》巴西版海报
1984年,一道柏林墙,把德国分为东德和西德。在东德,老百姓受到“史塔西”的严密监控。
何为史塔西?它是前东德的国家安全部,是全世界最高效的秘密警察机构,他们的口号是:我们无处不在。
如果你看过乔治·奥威尔的《1984》就应该明白
10万史塔西,和20万告密者组成了严密的监控网络。以当时东德人口计算,平均每5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史塔西相关的谍报人员。
这个庞大的监控机构,保证老百姓说的每句话,做的每件事,都在掌权者的监控之中。
1989年4月10日,两名试图逃往西德的男子被史塔西逮捕
在这10万史塔西军官中,有一个名叫魏斯曼的上尉。他有深陷的眼窝,冷峻的脸庞,和一双没有感情的眼睛。
[魏斯曼]由[乌尔里希·穆埃]饰演
有一天,魏斯曼接到了新任务:监控作家德莱曼和他的美艳女友。
作家[德莱曼]由[塞巴斯蒂安·科赫]饰演
魏斯曼从窃听器中,听到了一个他从未涉足过的世界:文学,戏剧,音乐,以及温柔的性爱…
同时,魏斯曼也听到了作家生活的窘迫、痛苦和饱受凌辱。比如,为了自保,作家女友被文化部部长逼奸…
作家恳求女友不要去陪权贵上床,女友说:我不是去跟一个人上床,我是被整个体制奸淫。你很有骨气吗?你写那些拍马屁的剧本,跟我陪他们上床有什么区别?
比如,作家一生的挚友,东德最好的导演,因为被长期迫害,不堪其辱,上吊自杀。
自杀之前,导演送给作家一本曲谱:《献给好人的奏鸣曲》
在《献给好人的奏鸣曲》的音乐声中,魏斯曼流下了眼泪
另一方面,魏斯曼在监听中,也发现了体制内的丑恶。比如,三句话离不开“主义”“人民”“高尚”的文化部部长,其实是个无赖泼皮。
他早就对作家女友垂涎三尺,不仅在多次在公开场合捏她屁股,还曾在专车上强奸她,甚至强迫她每周四去酒店当他的性奴…
更重要的是,部长之所以安排史塔西监控作家,想尽一切办法栽赃陷害,就是想长期霸占作家的女友。
随着时间推移,随着监控越来越深入,魏斯曼的内心开始软化,他开始对作家产生了同情,他编造假的监听报告,并在危机关口,奋不顾身的保护了作家。
魏斯曼的举动,引起了高层的怀疑,他自己也陷入了危险的境地…
2006年3月23日《窃听风暴》在德国公映,引起观影热潮,独霸德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冠军达11周之久。
并在德国国家电影节上打破历史记录,获得11项提名并获得7项大奖。
接下来,这部电影又马不停蹄的踏上了征服全世界的旅程。先后拿下: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欧洲电影奖三项大奖,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非英语电影,法国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观众奖,意大利大卫奖最佳欧洲电影…
11年过去了,这部电影在豆瓣TOP250中排名第39位,豆瓣9.1分,在IMDB收录的数百万部电影中排名第58位。剧本、制作、表演,以及思想深度,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这部电影都几近完美,堪称伟大。
偏偏有一位德国人对这部电影不甚满意,他是前东德监狱博物馆的馆长。他认为电影不符合史实,他说:东德历史上,像魏斯曼这样“良心发现”的秘密警察。对不起,一个都没有。
在史塔西肆虐的40年里,这个机构收集了159公里长的文件、140万张图片、16.9万份录像录音带以及15500袋撕碎的材料…
东德垮台之后,这些监控档案被保留了下来,德国政府允许原东德人民查询与自己相关的档案。
数十万人在查询档案时发现,他们的同事、朋友、邻居、同学、亲戚、伴侣、甚至父母子女…都曾向史塔西出卖过自己。
在这部《窃听风暴》中,扮演魏斯曼的德国演员乌尔里希·穆埃就发现,自己的妻子珍妮在长达六年的时间,向史塔西举报过他的一举一动,举报的内容多达254页之多…
据统计,每66名东德老百姓就有一人向史塔西出卖自己的亲友。
我觉得,这部电影的导演是一个温柔的人。他不忍给观众一片漆黑,他在魏斯曼的心里开了一个孔,放进来了一束光…
虽然这并非史实,但他似乎想对观众说:即便是那样沉重的社会,即便是那样冷酷的人性,也有一线希望,也有一丝温暖,也有未泯灭的良知。
在电影的最后,魏斯曼因为放走了作家,被发配到暗无天日的地下室里拆信封。在他拆了4年零7个月信封之后,柏林墙轰然倒下,两德统一,东德垮台…
魏斯曼回到了地面,成了一个邮递员。
有一天,他经过书店的时候,发现作家德莱曼出版了一本新书。扉页上写着:献给HGWXX/7,致上我最深的感谢。
这个“HGWXX/7”,正是魏斯曼当年监控作家时用的代号。
原来,当你用善良待人,这份善良就被传递了出去,它兜了一个弯,最后,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人性越是晦暗幽深,这样的善意,就越显得稀有,珍贵,就越能让人禁不住的,泪流满面。
回复窃听风暴获取观看链接
乌鸦微信号:wuya-2 微博:乌鸦电影
乌鸦最新动态将在朋友圈跟微博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