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

天地人和 经世致用

Harmony Knowledge Solutions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1张图片

李克强总理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图|新华网

导读

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此,盘古智库学者们进行了相关点评。


经济增长目标合理 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待强化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2张图片

郑联盛

盘古智库宏观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副研究员

6.5%的经济增长是非常高的目标,也是一个考虑了经济规律的目标。一是增长速度和增长质量需要权衡。在非常大的经济体量基础上实现高速增长是非常困难的,需要考虑到资源能源约束和可持续水平。二是经济结构的变化会使得经济下行,人口结构的变化会使得抚养比变化从而导致经济增长下行,工业向服务业转型也可能使得增长速度下降。三是对全球经济的增长贡献亦将保持稳定水平,仍是全球增长的重要发动机。

如果我国经济增长水平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上,就会摆脱“不发展”这个最大的风险。整体而言,2017年我国将风险防控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处置、靶向治疗,不会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过,从金融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建设上,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考虑到金融体系内部以及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复杂关联性,以系统框架、宏观审慎、微观监管等三结合构建金融风险处置的长效机制。


贯彻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保增长定力 守失业底线

许维鸿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航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李克强总理对“硬着陆可以休矣”的表态,充分体现了中央政府对中国经济内生性增长潜力的自信。中国社会正处在消费细分、消费升级的深刻变化之中,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消费习惯都在全方位改造着整个经济。正如总理说的,中国经济一直都在中高速增长,未来依然潜力巨大。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所谓的“硬着陆”谬论,国内外很多人为了显示所谓专业性,动不动就用“经济的不确定性“或者“市场的黑天鹅”来吓唬政府决策部门,个别媒体也爱用标题党来蛊惑公众,往往引发各级政府很多不必要的经济刺激政策,容易造成政府投资对民营投资的挤出效应,不利于金融的脱虚入实,最终加剧房地产泡沫。只有保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定力”,守住对失业群体的底线思维,才能贯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政方针。


平稳、开放是中国对内对外总基调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3张图片

万喆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今天总理答记者问总体透露出两点:平稳、开放。

平稳是基调,无论是国际事务上,中国坚持的和平崛起,或者是国内事务上,中国经济将仍然保持稳定发展,人民币汇率将保持稳定,国内企业改革将保持民生稳定,税费改革将保持营商环境稳定,国家政策将保持系统稳定,都强调了今年的稳定性。向大家保证了,要对中国经济有信心,对中国发展有信心。

开放是基调的另一面,国内市场将保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国际关系上将坚持全球共治共享共赢的准则。向大家保证了,即使在内外环境都压力相当大的状况下,中国仍然会把开放当做基本国策的决心。

今天总理说“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我们应当充分理解这句话的涵义。

世界的期待与中国的底气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4张图片

皮钧

盘古智库特约高级策略研究员

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向世人传递了两个强烈的信号:全世界对中国的期待越来越高,中国发展的底气越来越足。

一方面,无论中外记者的提问,都把中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是否能够在世界经济疲软这个大背景下继续扮演世界经济的推动者这样一个角色?”“中国方面会采取什么措施让国际社会确信中国是要致力于推进自由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 “您怎么看中国在亚太地区现在发挥的作用?”,即使是问到双边关系,也是放在世界大背景下看待,如“(中俄)两国是否能够在世界经济不稳定,能源价格波动的背景下取得经贸关系发展?”“中方将如何同日本等相关国家合作,解决所谓的朝核问题。”等等。这些提问其实是全世界目光的风向标,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以至于任何想对未来作出判断的人,都必须听听中国声音。

另一方面,李克强总理的回答无不透着中国的底气,这无疑将给世界吃一颗定心丸。首先中国的底气来自于“时间”----对中美关系有底气,“是因为中美建交几十年了,已经有了广泛的共同利益。”,对全球化进程有底气,是因为“这几十年来,我们的步伐一直是向前进的。”其次,中国的底气来自于“实践”----对中国经济有底气,是因为“这几年的实践可以证明,中国经济‘硬着陆’论可以休矣。” 对“双创”的热情有底气,是因为“‘双创’不仅带动了大量就业,促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它也是一场改革,因为它抓住了人这个生产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让人的聪明才智和活力充分展现出来,让大家有改变命运、获得纵向上升的平等机会。”最后,中国的底气来自于“定力”,面对香港问题有底气,是因为“‘一国两制’的实践要不动摇、不走样、不变形。”面对房屋产权问题有底气,是因为坚信“有恒产者有恒心”。“国务院已经要求有关部门作了回应,就是可以续期,不需申请,没有前置条件,也不影响交易。”

总之,中国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不要让中国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被打断,换言之,不能跌倒在路上。因此,中国人自己的信心与底气就成为最重要的要素。而李克强总理的答记者问,向全世界有力地展示了这一点。


下半年经济托底依旧是重要命题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5张图片

程实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工银国际研究部主管

第一个问题就问到了敏感的特朗普时代的中美经济关系,中国想从美国得到些什么?总理的表态非常正面,立足长远。实际上,正如我们之前的深度研究所示,美国总统是谁很重要,美国总统是谁也不是很重要。无论总统是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符合两国利益的基本选项,新形势下全球最大两个经济体的内生博弈结构决定了中美长期利益在冲突中的整体协同。当然,我们的研究也表明,贸易摩擦增多的根本原因是中美经济周期错位,摩擦难以避免,关键是中国如何占据主动,在共赢前提下,尽力做大蛋糕,同时维护自己的利益蛋糕。

6.5%是个回避不了的问题。总理说,6.5%的经济增速不低,也不容易。并用少林寺武僧翻跟头打了个比方,说明体量越大,高增速的含金量越大。确实如此,历史上每个经济大国,在长期崛起过程中,都经历过经济增速由快到慢的一个转变过程,这是经济规律,也是数学规律。6.5%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言,无异于以大象的身躯跑出了猎豹的速度。对于6.5这个数据本身,确实没有任何值得悲观的理由。关键是如何实现一个有质量的6.5%,这是客观观察中国经济未来的关键点。

第三个提问的彭博记者很有意思,问的问题倒是四平八稳,关于全球化、自由贸易和中国对外开放。总理的回答也是预期中的官方且正面。毫无疑问,全球化是有助于推进全球利益的帕累托改进的,每个参与者都是受益者。对于中国而言,参与并推动全球化当然也符合长期利益。总理特别提到了5月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这进一步确定了一带一路今年以实质落地为主题的基调。

第四个问题是人民日报提的,关于简政放权。总理再次提到了“壮士断腕”的决心,以及强大的韧性。实际上,决心从未动摇过,韧性则源自经济包容度。中国经济在30多年改革开放后,正在进入减速增质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三要素而言,人口、资本的长期效用边际递减,提振全要素生产率将成为发展之核心要义,而简政放权则是进一步解放市场、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一环。

第五个问题关于朝鲜半岛。总理说,谁也不愿意家门口闹个不停。意味深长啊。从经济角度看,全球经济处于宏观乱纪元,经济风险向地缘政治风险演化进入高峰期,朝鲜问题、欧洲一体化倒退、全球民粹等问题悄然激化也是一种内生趋势。

第六个问题很好,问的关于就业。总理再次强调了稳增长对保就业的支撑作用。再次体现了中国经济底线思维的内涵,增长托底不是为了一个6.5的数字,而是为了就业这个民生之根本。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我们认为,在上半年经济增长短周期反弹结束之后,下半年的增长托底依旧是个重要命题。所以,货币政策不松不紧,可以理解为短期不松,长期不紧,增长和就业依旧需要一个长期适宜的货币环境,无论美联储明早两点如何鹰派加息。

第七个问题是关于宏观调控和会否硬着陆的问题。总理提到,中国硬着陆论可以休矣。然而,正视困难,最难的,还在于深化改革,不光触动灵魂,更要触动利益。的确,在全球经济中枢下移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始终展现出相对优势和稳健特质,硬着陆提了十多年也依旧是个伪命题。当然,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之所在,是微观激励机制,改革激活了微观潜力,未来,这也是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崛起的关键,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

第八个问题关于创新创业,双创热情会持久吗?这个问题似乎该问百姓,而不是总理啊。总理强调,双创是应运而生,我们可以理解这是一个内生趋势。总理又说,双创不光是中小微企业的事,也是大企业的事,这是个值得深思的提法,我们理解是对国企改革的另一种期盼。

第九个问题凤凰网和凤凰卫视两位一体提的,问的是香港问题,开场白挺幽默,问的问题蛮犀利,问到了港独问题和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支持问题。总理强调了一国两制的实践不走样、不变形,对香港的政策支持会持续增强。总理提到了深港通未来的债券通,提到后者很有意思。总理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说太多,表明了坚定立场和正面态度,言简意赅。

第十个问题关于中俄关系,总理提到了前期能源价格下跌对中俄经贸的冲击,现在中俄经贸已经有了明显好转。能源问题的确是俄罗斯之经济痛点,也是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博弈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原因。

第十一个问题终于问到人民币汇率问题了,财新记者问到了在汇率、外储、资本外流间的取舍。总理回答的很有意思,在三个中不做选择,而是分开谈三个问题。对于人民币问题,总理强调了不希望用贬值来刺激出口,强调了汇率市场化改革、汇率弹性加大以及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合理均衡水平,正如我们之前强调的,非常关键,这不是一个教条的理论问题,而是一个现实问题。对于外储问题,总理强调中国外储世界最多,需要多少外储还需讨论。总理明确,企业个人正常合理用汇是有保障的,人民币汇率会保持稳定。我们感觉,总理在这个问题的回答中还是体现了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底线思维,而我们近期提出的基于现实的人民币汇率长短期运行机制也表明,人民币汇率的两条底线很稳定,值得信任。

第十二个问题路透提了个关于就业的问题,确切说是关于就业的行业结构问题。总理强调了去产能与保就业的相互关系,强调了保障性政策在解决这个矛盾中的重要作用。某种程度上,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在去产能问题上的坚定决心,这也是我们认为去产能在今年进入痛苦但必然的攻坚阶段的重要原因。总理特别提到了煤电,作为去产能的新领域,煤电行业的整合重组值得关注。

第十三个问题澎湃问的房屋产权70年到期后如何解决的问题,很民生。总理很风趣,问这个问题排在网络提问问题的第几位,记者答第一位。总理首先表示理解这个人民群众关心这个问题,随后又明确将会加紧以立法形式让百姓放心。在这个问题上,任何过度担忧看来都是多余的。

第十四个问题关于中国在亚太地区发挥的作用以及中美在亚太的存在和相处问题。总理强调,亚太地区国家不需要选边站队,并主动提到了南海问题。对于中美在亚太的博弈,总理强调了利益协同。

第十五个问题关于税。总理强调推进更大力度的减税,政府就要过紧日子,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减税降费是降成本的核心,总理给出了很有力度的数据,希望能得到同样有力的贯彻执行。企业的运营活力和居民的消费信心是中国经济的微观基础,这决定了减税降费之必要和必然。总理提到了发挥工匠精神,提高产品质量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的确如此。

第十六个问题台湾记者提出了“渐趋复杂”的两岸问题。总理强调了血浓于水和一个中国,立场坚定。

第十七个问题中欧贸易逆差及相关问题。总理强调了贸易平衡和贸易价值链上中欧的不同站位。实际上,国际贸易本身就是一个在博弈中不断谋求对等交换、实现优势互补的过程,欧盟要求中国给好的政策,中国当然也理由让欧盟给出对等的回应,投之以桃报之以李,这就是国际经贸关系互利互惠、实现共赢的占优策略。

最后一个问题新京报问到了雾霾,果然很北京。总理强调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5点措施,意在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总理也很实在地表示这是一场长期战役。总理又说了雾霾形成机理还未完全在科学上搞清楚,国家正在做相关科研投入。实际上,蓝天白云的确是最重要的公共物品,雾霾是中国经济30多年高速起飞最大的“共有地悲剧”之一,而解决这个问题,的确需要多种智慧、多样手段,在这其中,经济学对“共有地悲剧”的解决思路也值得深入讨论。


中国需要更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融入全球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6张图片


易鹏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

总理记者会上谈的国际话题越来多;也直接表明中国国力的强大,日益参与到全球治理和多边关系中来。世界也要接受中国的崛起,调整之前的国际次序;中国也需要更好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融入到全球。


中美关系基于利益超越双边,明确底线继续发展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7张图片

高扬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当代世界研究中心研究员

李克强总理谈及中美关系时表示,中美两个大国都是伟大的国家,两国在汇率、地区安全等许多方面存在较大分歧,但中美业已建立的广泛共同利益要求两国要管控分歧。的确,中美关系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同时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中美两国是地区乃至世界和平和稳定的最重要因素,所以维护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是两国关系的应有之义。

李克强总理再一次明确了一个中国原则是中美关系发展的底线,指出美国只要明确“一个中国”政策,两国关系就能继续向前发展。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双方成熟、有效地管控分歧。在特朗普指责中国采取不正当竞争“偷”走美国制造业工人工作和“操控汇率”并在与蔡英文通电话中挑战“一个中国”政策后,中国政府冷静判断形势,对特朗普不仅听其言,更重要是观其行,同时积极通过各个管道做了大量的工作。特朗普很快认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在之后的两国元首互动中确认在其在台湾问题上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立场。

李总理说,中美两国无论有任何的坎坷,都应该继续向前推进。我理解,这也是基于中美关系是基于两国共同利益的关系,超越双边的关系,面向未来、始终与时俱进的关系和相互尊重、妥善处理分歧的关系这样一个科学判断。中国从来没有把稳定发展中美关系的希望寄托在哪个人身上。特朗普执政一百天来,正在经历一个从成功商人到合格总统的身份转变。中国与美国在全方位的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的货物贸易额已经达到5196亿美元,还持有美国政府债券1万多亿美元。美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任何变动都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到中美两国关系。日前,美国国务院表示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经正式结束,特朗普政府认识到亚太地区蕴藏的巨大经济发展潜力,美国将增强其在亚太的参与度,但将同中国发展一个“以结果为导向”的关系。蒂勒森国务卿即将访华,两国也正就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首次元首会晤展开紧锣密鼓的外交沟通和磋商,相信双方会把握好共同需要和利益,建设性地管控分歧,不断拓展务实合作,推动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政府应在监管与民生领域投入更多精力
【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_第8张图片

陈秋霖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社会保障研究室主任


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三位一体的,也就是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事中事后监管和优化对人民群众的服务上,把市场的准入放宽了,那就要为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营造环境。对那些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侵犯知识产权以及涉及食品、药品、环保等群众密切关注的违法违规问题要坚决查处。我们要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多顺心。要把更多的力量用于扶贫攻坚、棚户区改造、义务教育、基本医疗等诸多民生关注的方面。


政府工作要接地气

叶青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湖北省政协常委


李克强总理记者会内容丰富亮点有三

一是信心。2012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有信心。不要过分追求GDP增长率的漂亮,关键是经济结构在调整、经济模式在转型。

李克强说:我记得前不久看有外媒报道,说是到中国的某个重化工企业,感到经济不景气,而到科技城看,那里的场面火爆,好像经济还在两位数增长,这跟我们下去调研的一些感受是类似的。实质上它说明了中国经济是困难和希望并存,如果从底盘和大势来看,希望大于困难。

中国新的动能正在生成,而且超出我们的预期。这几年中国经济增速是在放缓,但是我们还是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去年新增城镇就业1300多万人,而且今年一二月份我们的服务业又增长了8.1%,其中包括研发等高技术领域,这也带动了传统动能的改造。

企业家、创业者、研究者等,应该向前看。2015年提出“双创”“互联网+”,觉得很空。现在很实在了。共享单车就是案例。

二是文化。中国的经济硬实力在增强,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超过30%,要持久、健康的发展经济,就要把老祖宗的东西拿出来——传统文化。

李克强说:我们保护文物实际上也是在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来滋润道德的力量,传承我们的传统优秀文化,来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现在经济领域有不少大家诟病的问题,像坑蒙拐骗、假冒伪劣、诚信缺失,这些也可以从文化方面去找原因、开药方。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应该是道德经济。发展文化可以培育道德的力量,我们推动现代化,既要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也要通过文化向人民提供丰富的精神产品,用文明和道德的力量来赢得世界的尊重。

3月7日,厉以宁说,GDP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要有更好的结果。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效率问题,效率有两个基础,效率的第一个基础是物质技术基础,有多少厂房、有多少设备、有多少原材料、质量如何、劳动力的质量如何,这是物质技术基础,它是增长的保证,而且是常规的增长。但不要忘记,还有另一个基础,效率的另一个基础是什么呢?就是效率的道德基础。比如说人们有认同感,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力量。人们有风雨同舟感,这又是一个有凝聚力、有共同的危机感等等。所以道德力量调节是重要的,道德力量调节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成果。

真是什么老师,教出什么样的学生。

三是医保联网,这是中国人最大的心愿之一。“互联网+”应该不存在障碍。我的老父如何异地住院看病,就是我现在很棘手的问题。希望早日落地。

李克强说:政府下决心要推进全国医保联网。要在今年基本解决省内就医异地直接结算的基础上,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年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使合情合理的异地结算问题不再成为群众的痛点。当然,这需要我们各有关部门下大力气。

有多少人在翘首以待。


总理记者会释放四大信号

熊园

盘古智库研究员


●彰显大国自信,中美不会大打贸易战,也不会主导TPP。特朗普的当选给世界带来了很大不确定,也为中美关系增添了变数。谈及中美关系,总理的回应很是提气,对中美前景表示乐观,明确指出“不希望看到打贸易战,贸易战带不来贸易公平,而且双方都受损”,“我们不会越俎代庖超越区域,做不是中国要做的事情”的表态,也表明中国不会如最近市场猜测的那样去 “接管”TPP。此外,这次记者会上外媒记者大都“秀”了中文,俄媒更是全程中文,这个小细节无疑是国家强盛的体现。

●“稳增长”和“保就业”并重, 6.5%底线会守住。“6.5%左右的目标不低了,也很不容易”、“中国经济‘硬着陆’论可以休矣,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我们会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并迈向中高端水平”,传递的是中国并不会放弃6.5%这一合理的增长底线(尽管未来四年只需6.4%的年均增速就可实现到2020年倍增的目标)。“民生是为政之要”,这次记者会“安排”了两个直接和就业相关的问题,凸显了国家对民生的高度重视,“不会也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群体性失业”,意味着在推进去产能、国企改革时必须保障人员稳定,这也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改革效果。

●一带一路和自贸区需要特别关注。对外开放是本次记者会的重要关键词,总理特别提及了今年5月将召开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同时,总理今天也再次提及自贸区,两会期间习大大在上海代表团的讲话中希望“上海在深化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上有新作为”(应是习大大第四次就自贸区发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写明了“2017年要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预计以一带一路和自贸区为主抓手的对外开放将成为今年甚至未来几年的持续热点。

●“债券通”是大亮点。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继沪港通、深港通之后,“沪伦通”也已经摆上了日程,而本次记者会总理指出“准备在今年首次在香港内地进行债券通”,“债券通”的推出无疑会给当下“悲观不已”的债市注入一剂活水。


主编邮箱:[email protected]

盘古智库

盘古智库(Pangoal Institution)成立于2013年,是由中外知名学者共同组成,植根于中国的公共政策研究机构。盘古智库也是中联部金砖国家智库中方理事会成员和中联部“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

经过三年来的高速发展,盘古智库已经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智库之一,并荣膺宾夕法尼亚大学全球智库报告2016亚洲最佳智库(排名第57)

盘古智库秉持“天地人和、经世致用”的理念,以“客观、开放、包容”的态度,致力于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盘古智库以思想之力坚定参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中国梦的实践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助推者。

盘古智库聚焦全球治理、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作为主要发起单位,盘古智库倡议成立了由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意大利、印度、新加坡、加拿大等国的海内外近二十家一流智库组成的全球治理智库连线,大大提高了中国智库在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盘古智库汇聚了超过200名在国内外学界、政界、智库界、企业界等领域声望卓著的专业人士担任高级顾问、学术委员、高级研究员及研究员。

目前,盘古智库拥有专职研究与工作人员50余人,总部位于北京香山,并在上海、深圳、长沙等城市设立了办事机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盘古睿评】李克强总理答中外记者问,释放了哪些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