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投资提示:
美国是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市场,银行系资管规模举足轻重。在混业经营模式下,美国的银行既可以自身内部从事资管业务,也可以通过子公司资管机构开展业务,总体上从AUM体量来衡量,银行系公司都是美国资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OFR数据,我们推算美国商业银行系资管的权益类资产配置占比超过50%。
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下,美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由综合性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类似于我国银行系基金公司;二是条线与区域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资管业务作为综合金融服务的一部分,这也与我国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布局类似;三是专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的专业银行模式,此类银行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为主营业务,内部按客户或产品分别由多个部门或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例如纽约梅隆银行。
纽约梅陇银行以托管和资管业务闻名,为我国银行未来转型发展方向提供了参考的思路。2014年,纽约梅隆银行AUM达1.7万亿美元,是全球第7大、美国第6大资管机构。公司资管收入占比26%。纽约梅隆银行资管业务采用多家附属资产管理公司“精品店”模式,精品店统一分享总公司销售平台和IT资源,投资策略则由各精品店团队决定。
商业银行是我国资管市场的运作主体,规模占比近半。2014年底,我国各金融机构资管规模达到57.9万亿。剔除通道重叠规模后,经估算,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约34.5万亿。其中,银行理财15.02万亿,占比44%,从体量上看是国内资管市场绝对领先者。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距离真正的“受人之托、代客理财”资管业务本质相距甚远。对银行而言,理财产品也主要是作为存款的替代品存在,存在隐性担保、刚性兑付(信用错配)、期限错配等问题。在资产配置方面,银行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存款和非标为主,权益类占比还不到7%。国内与美国银行资管相比较而言,发展差距较大,但从另一方面解读也是表明我国银行资管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1)从整体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我国银行业整体提升空间很大。2)伴随金融改革和转型速度加快,我国银行资管未来料将出现分化格局,同质化竞争的痛点必将驱使特色银行登场。
银行理财有望回归资管本质。从产品端来看,净值型产品将是发行重点。从资产端来看,在资产荒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有动力加大对权益类投资,分享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的红利。在金融监管框架重构、混业混改的强预期下,在银行业面临经济下行、不良攀升的阴影下,银行资管业务腾飞、实现轻资本转型是改革红利有效落地的一大着力点。银行陆续成立资管子公司,这不仅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增强风控,更加有利于提高激励机制,促进资管业务的市场化运作,并有利提升估值,银行间的差距和差别势必将拉开。
综合考虑到既有的资管业务优势和金融改革逻辑,我们积极关注和看好招行、光大、浦发和兴业未来在资管市场的发展空间。1)光大和招行具备一定的资管业务领先优势,将深度受益我国银行资管市场的成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2)浦发的金融控股集团布局日趋成型,兴业的全牌照金控平台布局也在稳扎稳打进行中,未来将显著受益混业经营的放开,资管业务优势将直接体现于在银行、投行、信托、基金等各公司业务间的协同发展之中。
1. 美国资管市场全球最大,银行深度布局资管业务
1.1 美国是全球最大资管市场,银行系资管规模不容忽视
美国是全球资产管理规模最大市场,AUM占据半壁江山。2014年,全球最大500家资管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AUM,Assets Under Management)合计78.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1%,欧洲和日本均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AUM增速3.4%,北美地区则实现5.8%的较快增长。其中,美国处于规模绝对领先地位,在全球前500强资管机构中上榜217家,AUM41.4万亿美元,占比53%,在全球前20大资管机构中上榜11家且AUM占比高达65.5%。
资产管理机构受客户所托,向客户提供投资管理及附加服务,在美国,法律上是一种信托关系。美国的资管机构主要包括注册投资咨询机构、保险公司、银行控股公司和银行、以及私募基金。其中,注册投资咨询公司是指依据投资公司1940法案,并在美国证监会注册的投资咨询公司,包括公募基金。在美国,公司从事公募业务必须向证监会注册,银行控股公司以及保险公司的子公司从事公募业务也需要向美国证监会注册,因此规模统计在注册投资咨询公司内。而面向机构投资者或少数高净值客户的专户类业务由各类机构各自统计。
根据美国财政部金融研究办公室OFR数据,2012年,美国资产管理AUM不考虑重叠的加总规模为53万亿美元,各部门之间有所重叠,但考虑到混业经营背景,通道重叠的规模不大。其中,注册投资咨询机构AUM为23.3万亿美元,占比43%;保险公司AUM为8.1万亿美元,占比15%;银行控股公司或银行的AUM为12.7万亿美元,占比24%,其中专户类规模10.4万亿美元,集合信托基金和共同信托基金规模为2.34万亿美元;私募公司AUM9.8万亿美元,占比18%。
在上述数据口径中,注册投资咨询机构中包括银行、保险从事公募业务的资管子公司。我们根据前20大资管机构比重进行大致测算,如果将这部分资管规模分别统计在银行、保险资管规模中,银行资管规模达到18.4万亿美元,占比由24%提升至34%;保险公司资管规模达到10.5万亿美元,占比提升至16%。在美国混业经营模式下,银行既可以自身从事资管业务,也可以通过子公司资管机构开展业务,总体上从AUM体量来衡量,银行系公司都是美国资管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014年,美国前二十大资管公司中,有10家是金融控股公司,其中由银行主导的控股公司4家,保险控股公司1家。在商业银行推行混业经营、实现多元均衡业务的格局下,银行系资管成为市场重要角色。
1.2 美国资管行业集中度高,银行系资管权益投资占比大
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激烈,规模优势、成本优势和品牌效应等行业属性和影响因素使得资管行业集中度较高。从全球范围来看,资管行业集中度较高,2014年前20大资管机构占前500家资管机构AUM的比重为41.6%,较2013年提升了0.6个百分点。从美国的情况来看,更是如此:以规模最大的公募产品为例,美国前5大公募基金规模为6.6万亿美元,美国资产管理规模达49%;前25大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为9.9万亿美元,占74%。
资本市场的繁荣以及市场化的投资环境,促使资管类产品在权益类投资占比保持较高比例,实现互相促进的共生繁荣。大型资产管理公司具备显著的领先优势,产品线非常丰富,包括衍生品、权益、固定收益、货币市场基金、ETFs、共同/集合信托基金产品(CTFs)和专户私募类产品。黑石等全球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在各类产品的规模都超过了500亿美元。2014年,前500强资管机构的AUM资产投向以股票和固定收益为主,占比分别为45%和34%。
根据OFR数据,2012年剔除掉统计在注册投资咨询机构口径的资管规模和披露信息不足的专户类产品外,银行系资管(主要是共同信托基金和集合信托基金)的权益类投资占比达到58%,考虑到注册投资咨询机构的资管(相当于公募基金)权益类投向占比也很高,我们推算银行系资管的权益类资产整体占比超过50%。其中,剔除掉公募业务的银行系资管投向资产中,权益类投资规模为1.35万亿美元,占比58%;固定收益类规模为0.44万亿美元,占比19%;货币类投资规模为0.24万亿美元,占比10%。
1.3 美国混业经营环境下,银行花样深度布局资管市场
在混业经营的环境下,美国商业银行开展资产管理业务的架构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由综合性银行设立资管子公司,类似于我国银行系基金公司,例如摩根大通银行,通过金融控股公司的形式,单独成立资管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资管子公司可以和银行的各部门尤其是财富管理部门进行合作,在渠道、客户和产品线优势互补、协同合作,有效对接银行个人客户和机构客户的资管需求。二是条线与区域相结合的矩阵式管理模式,资管业务作为综合金融服务的一部分,针对不同的客户对象,由资管部门和不同的客户部门合作分别提供,例如汇丰和渣打,这也与我国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布局类似;三是专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的专业银行模式,此类银行以资产管理和投行业务为主营业务,内部按客户或产品分别由多个部门或子公司开展资管业务,例如纽约梅隆银行,该模式对于我国银行资管而言相对更为陌生,在混业混改期待下对我国银行业轻资本转型也非常具备参考性,所以本报告对纽约梅陇银行的特色资管业务情况进行梳理。
纽约梅陇银行是以托管和资管业务特色闻名的一家著名美国银行,其清晰定位的经营模式、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助力其成为知名特色银行,为我国银行未来转型发展方向提供了借鉴的思路。
2014年,纽约梅隆银行AUM达1.7万亿美元,是全球第7大、美国第6大资管机构;同时,其托管规模28.5万亿美元,是世界最大托管银行。公司的手续费收入占收入比重超过80%,托管等服务费和资管收入占比分别达64%和26%。
纽约梅隆银行资管业务采用多家附属资产管理公司“精品店”模式,按照不同的专业投资领域和服务客户对象等特色分为13个资管子公司精品店,精品店统一分享总公司销售平台和IT资源,投资策略则由各精品店团队决定。从资管投资品种来看,公司广泛投资于股票、固定收益、货币市场产品等各类金融产品。其中,新兴业务LDI(负债驱动型投资)随着养老金的兴起而迅速扩张,2014年,公司1.71万亿美元的AUM中LDI为5040亿美元,占比由2010年的17%提升至29.5%;公司资管资金的权益类配置比例保持在15%以上。
由于主打托管和资管业务,所以从客户端来看,公司主要服务企业、银行等机构客户和高净值客户,前100家客户中75%是企业客户,没有设立零售业务板块。公司的客户囊括了80%以上的世界500强企业和三分之二以上的美国前1000家养老基金,以及75家央行。
2. 商业银行是我国资管市场的运作主体
目前,国内主要商业银行基本构建了总行资产管理部为主,理财业务与各类资产管理类子公司的信托、保险、基金等业务相辅相成的大资管架构。随着监管政策的放松,陆续有银行分拆理财业务成立资管子公司,市场上的众多资产管理机构,包括信托、券商、基金、保险资管和第三方理财机构,都在共同探索扩大资产管理业务。
2.1新政迭出,我国迈进“大资管”时代
2012年以来,一系列“新政”推出,监管松绑,资管业务百花齐放。2012年各项创新政策密集出台,资产管理领域的“新政”不断。政策的松绑使得各类金融机构的监管业务分割局面被打破,银行、信托、保险、券商、基金、期货、私募等各类金融机构在资管业务上有了延伸,均全面介入资管领域的竞争中。各子行业相互交织,形成跨领域、跨行业竞争合作的“大资管”特征。
继2012年新政后,银监会进一步扩大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的试点范围:城商行首次进入试点范围;保险资管可以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公募基金、设立私募基金;券商资管可以开展公募业务、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并取消大集合产品发行;基金公司可以受托管理保险基金;基金公司可以设立基金子公司开展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并且基金子公司获准发展类信托、PE等投融业务;私募基金可以开展公募业务。
2.2 我国银行理财规模迅速攀升,占资管市场主导地位
中国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机构包括银行、保险资管、信托、基金公司、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私募等金融机构。在我国,银行资管业务当前主要是指理财业务,国外AUM指标对应于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余额。据简单加总统计统计,2015年三季度末,我国各类市场主体资管总规模约69.6万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21%。
2014年底,按照简单加总,我国各金融机构资管规模达到57.9万亿。其中,银行理财规模、信托规模、保险机构占比较大,分别为15.02万亿、13.98万亿、9.33万亿。但是,57.9万亿中重叠部分多,在统计中会重复统计,例如,银行通过信托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子公司做通道业务;此外,57.9万亿中也有虚增了资管规模的部分,例如保险资产管理规模中实际上进行投资管理的部分少。剔除通道重叠规模和虚增资管规模后,经估算,我国资产管理规模约34.5万亿。国外AUM指标和我国银行理财产品规模指标本质类似。
1)保险资管规模为1.29万亿元。2014年底,保险业资金运余额为9.33万亿。考虑到投保人以保障为主要目的,保险公司将保险资金保值增值用于承担赔付支出,不符合代客理财的本质,所以剔除用于投资赚取收益的承保收入这部分保险业资金运用额。而保险公司设立保险资管公司开展的资产管理业务,则符合“代客理财本质”。保险资管公司从事资管业务主要包括:企业年金业务、公募业务、投连险管理业务、保险资产管理计划。截至2014年底,保险机构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规模为0.29万亿元;公募业务部分资管规模已经算入公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中,因此不考虑这部分规模;投连险业务管理规模由于占比份额低,因统计数据缺失,在此忽略不计;2013年2月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产品业务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允许保险资管公司发行资产管理产品,包括“一对一”定向产品和“一对多”集合产品,目前,保险资管的产品化进程不断加快,据2015年保险监管工作会议披露数据,2014年底保险资管资管产品累计规模为1万亿。因此,按照企业年金业务与保险资产管理产品募集规模,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管规模为1.29万亿。
2) 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近年来发展迅速,规模分别为4.53万亿和2.13万亿。截至2014年底,公募基金规模达到4.53万亿元。此外,基金公司专户业务规模为1.22万亿。2014年底,私募基金资产管理规模为2.13万亿,其中包括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私募创业投资基金、私募商品基金。
3)银行通道业务重叠部分:
(1)信托公司是银行通道业务的主要来源之一,经测算,信托资管规模5.23万亿。商业银行为了绕过监管限制,通过信托公司来发放贷款。随着监管层对银信合作监管加强,这部分业务规模增长缓慢。2014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信托公司风险监管的指导意见》(99号文)对信托公司的通道业务进行了说明,要求金融机构之间的交叉产品和合作业务,必须以合同形式明确项目的风险责任承担主体,提供通道的一方为项目事务风险的管理主体,厘清权利义务。通道类信托业务在未明确风险责任承担主体时,一旦发生兑付危机便会造成银行与信托公司之间推诿,“99号文”后,银信合作中的通道业务逐渐向券商资管和基金子公司中转移。2014年底,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为8.75万亿,这部分主要是信托从银行获取资金,我们当做已经算入银行理财规模中来处理,因此,信托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剔除通道业务后规模为5.23亿元。
(2)券商资管与银行合作是通道业务之一,经测算,券商资管规模2.87万亿。截至2014年底,券商资管规模为7.95万亿,其中集合计划为0.66万亿,定向资管计划为7.25万亿,专项资管计划为0.037万亿,定向资管计划占了绝大部分。2011年来,银证合作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银信合作模式受监管限制。对于券商而言,借助银行庞大的资金与客户规模可获得新的业务增长点;对银行而言,借用券商资管通道可规避银行资金的监管限制。因此,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合作本质上也是一种通道业务。银行理财与券商资管资产规模重叠部分较多,假设券商资管从商业银行处获得的受托资金规模占到定向资管业务总规模的70%,按照2014年底的数据,定向资管规模为7.25万亿,其中5.08万亿为银行通道业务,因为银行理财规模已经将这部分计算在内,剔除这部分规模,2014年底券商资管规模为2.87万亿。
(3)随着监管层对银信合作监管的加强,银行理财中的通道业务也逐渐向基金子公司业务中转移,经测算,该部分资管规模为2.24万亿。2014年底,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3.74万亿,假设基金子公司从商业银行处获得的受托资金规模占到总规模的40%,通道业务规模为1.5万亿,剔除这部分业务后,基金子公司资产管理规模为2.24万亿。
剔除银行通道业务部分规模后,通过以上测算,2014年底,我国资产管理规模为34.53万亿,银行理财、保险机构、信托资产、公募基金、基金公司专户、基金子公司、私募、券商资管、期货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分别为15.02、1.29、5.23、4.53、1.22、2.24、2.13、2.87、0.0012万亿。
自2004年光大发行第一只理财产品,商业银行理财进入爆发性增长时期,但主要是作为存款替代性产品存在。2009年以来,银行理财资金一直维持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速超50%,2014年底,理财资金余额达到15.02万亿。
银行资管是国内资管市场上最庞大的主体。银行资管规模最大,客户数量最多。在我们测算的34.5万亿规模中,银行理财占比44%,从体量上看是国内资管市场绝对领先者。
2.3 我国银行理财距离成熟资管本质尚远
面临着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我国银行需要依靠改革转型发力,积极开辟中收增长点。目前,我国银行理财收入复合增速高,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我国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仍然不够成熟。
我国银行理财业务距离真正的“受人之托、代客理财”资管业务本质相距甚远。理财产品投资渠道受限,产品种类较少,无法真正满足客户的资产管理需求。对银行而言,理财产品也主要是作为存款的替代品存在,在约定预期收益率、刚性兑付(信用错配)、期限错配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我国银行理财产品目前仍以面向个人中小投资者为主, 短期限产品为主,彰显其替代居民存款的简单功效,这也是刚性兑付和期限错配问题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所在。2014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占比68%,6个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占比高达87%。同时,被寄予厚望、承担解决刚性兑付期待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仅占3.7%。从运作模式看,封闭式理财仍占主要地位,约为10万亿。在开放式理财中,截至2014年底,开放式非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4.68万亿元,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余额5607.5亿元,分别占比31.16%、3.73%。
银行理财产品以固定收益、存款和非标为主,权益类占比不到7%。截至2014年底,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银行存款、非标是理财产品的主要配置资产,三类资产合计占比91%,其中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占比高达44%,而权益类资产仅占6.2%。
银行理财资金暂不能直接投资于二级市场,现阶段主要通过间接渠道入市。
2014年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允许商业银行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鼓励理财产品开展直接投资。但早在2013年12月,中证登发布《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立证券账户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开设证券账户,但也明确表示“所开立的证券账户仅用于参与证券交易所标准化债券、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优先股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资”,即不能直接投资于二级证券市场。目前银行理财资金主要通过结构化配资、两融受益权、股权质押式回购、增发、PE、衍生品等其他权益类投资“间接”进入股市。
3. 以美国为鉴,银行拥抱“大资管”大有可为
3.1 中美比较揭示:我国银行资管提升空间广阔
银行从事资管业务具有天然的客户优势和渠道优势,当前理财业务也已积累了一定的规模优势。目前,国内与美国银行资管相比较而言,发展差距较大,但从另一方面解读也是表明我国银行资管的发展空间值得期待。
从整体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我国银行业整体提升空间很大。2012年末,美国银行业资产管理余额12.7万亿美元(不包括公募产品),占美国商业银行资产13.1万亿美元的97%,占美国GDP16.24万亿美元的78%,占M2的108%;2014年末,中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余额15.02万亿元,占中国商业银行总资产172万亿元的8.73%,占中国GDP63.6万亿的23.6%;占中国M2 122.8万亿的12.2%。巨大的规模差距背后提示了巨大的跃升机会。
伴随金融改革和转型速度加快,我国银行资管未来料将出现分化格局。2015年6月底,我国主要上市银行披露的理财余额显示,银行理财规模相对资产比例差距不大,总体在20%以内,光大和招行超过30%的水平稳居行业前列。而2014年美国商业银行年报数据显示,美国各家银行AUM占资产的比重分化明显,相差可超过十倍,主要和各家银行主营业务特色和战略重心的不同有关。对比之下,我们对国内商业银行未来的资管发展不由得心生期待,成长过程中的分化格局似乎注定,同质化竞争的痛点必将驱使特色银行登场。
3.2 回归资管本质,加大权益类投资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红利
监管层倡导银行理财向资管转型,实现规范健康发展。2014年12月5日,银监会下发《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理财业务中银行的“隐形担保”和“刚性兑付”问题,推动理财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办法明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是代客资产管理业务,允许以理财产品的名义独立开立资金账户和证券账户等相关账户,鼓励理财产品开展直接投资。明确银行理财产品主要类型包括结构性理财产品、开放式和封闭式净值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产品、项目融资类产品、股权投资类产品、另类投资产品以及其他创新产品。
利率市场化后,存款有望替代预期收益型产品,助力理财回归资管本质。预期收益型产品在理财产品存量中占绝对优势,其实就是相当于契约型存款,是利率市场化之前的替代品,利率市场化后,预期收益型产品将回归存款或货币市场基金。
从产品端来看,净值型产品是银行资管转型的大趋势,部分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已经以净值型产品为重点,长期来看这有利于打破隐性担保和刚性兑付,但是仍需培养客户的正确理念,短期内难以迅速铺开。2013年10月开始,银行根据监管层试点要求推出了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即开放式净值型产品。与预期收益率理财产品相比,净值型产品最大的特征是去预期化。2014年底,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0.56万亿,占比3.7%。
从资产端来看,理财产品未来在仍以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为主的固收资产投向基础上,减少对非标资产依赖,加大对权益类投资是大势所趋。从美国经验来看,银行系资管对权益类投资比例超过50%,2014年道富银行、摩根大通、纽约梅隆银行资管的权益类投资占比分别为60.3%、21.5%和15.4%,其中,道富银行较高的权益类投资比例是因为道富专业化特色为其量化、ETF业务。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的权益类投资仅为6%,与美国银行资管差距大。
在资产荒背景下,面对监管层对非标业务的限制和债券利率的下行,银行理财资金有动力加大权益类配置,以提升投资组合收益,在资产配置向权益市场转移的过程中,分享我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直接融资比重日趋提升带来的红利。
3.3 资管业务分拆有效助推转型,强烈看好银行资管未来发展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收入规模和占比逐年提升,是拓展中收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披露理财业务收入的上市银行数据,我们对在覆盖范围内的工行、建行、中信、光大、浦发、华夏和北京7家银行的数据进行统计,理财产品收入占手续费收入的平均比重从2009年的14.9%增长到2015年6月底的22.1%。其中,工行、光大、浦发和华夏的比重都在30%左右,处于较高水平。
2014年7月,银监会下发《关于完善银行理财业务组织管理体系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完成理财事业部制改革,理财业务经营部门要按照单独核算、风险隔离、行为规范、归口管理四项基本要求集中统一经营管理全行理财业务。这为银行资管业务成为独立经营主体奠定了基础。
继完成理财事业部改革或设立资产管理部门,2015年以来,银行继续展开积极拥抱大资管时代的新动作,陆续分拆理财业务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2015年3月,光大拉开序幕,拆分理财业务成立全资子公司;同年5月,浦发拆分设立浦银资产管理公司;同年11月,中信公告成立资管子公司……
银行在组织架构上将资管业务分拆成立子公司,不仅有利于打破刚性兑付,增强风控,更加有利于提高激励机制,促进资管业务的市场化运作,并有利提升估值。随着大资管时代的来临,银行多牌照金融控股集团的优势将愈加凸显,短期内分业监管格局或许难以改变,但在时下金融监管框架重构、混业混改的强预期下,在银行业面临经济下行、不良攀升的阴影下,商业银行资管业务腾飞、实现轻资本转型是改革红利有效落地的一大着力点。而在改革转型过程中,银行间的差距和差别势必将拉开。
我们强烈看好银行板块未来在大资管时代的转型和提升空间。综合考虑到既有的资管业务优势和金融改革逻辑,我们积极关注招行、光大、浦发和兴业在资管市场的未来发展空间。1)光大和招行具备一定的资管业务领先优势,将深度受益我国银行资管市场的成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光大和招行2014年底理财规模占资产比重分别达到33%和31%,位居上市银行最高水平。光大在银行理财发展过程中一直引领风骚,是我国发行首单理财产品的银行,也是首家分拆成立资管子公司的银行,而招行凭借零售业务积累了深厚的客群、渠道和品牌优势。在我国银行资管市场的成长过程中,两家银行将凭借当前的蓄力获得业务的进一步跃升。2)浦发的金融控股集团布局日趋成型,兴业的全牌照金控平台布局也在稳扎稳打进行中,未来将显著受益混业经营的放开,资管业务优势将直接体现于在银行、投行、信托、基金等各公司业务间的协同发展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