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1张图片

最近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新闻吵得沸沸扬扬,很多人为上海人民叫苦。垃圾分类的确是个头疼问题,可是不能因为这件是难做就不去做,毕竟从小我们就被教育要吃苦耐劳,父母也经常告诉我们:突破一切艰难险阻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如今报效祖国的时候来了,更应迎难而上啊!


下面就说说最近我做的关于垃圾分类的小实验。


缘起——

也许是巧合,在上海垃圾分类的新闻出来之前,我看了一篇环保主题的公众号文章。文章的图文搭配看上去相当的触目惊心,它讲述的核心是如今世界上塑料垃圾污染非常严重,其中海洋最主要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当时我就觉得作为普通人的自己应该做点什么。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2张图片

计划——

我的计划是这样的:用一星期的时间,将垃圾进行分类。第一,看看到底能不能坚持;第二,看看能攒出多少塑料垃圾。我的分类标准很简单:首先把塑料垃圾单独放在一起;其次把厨余垃圾单独放在一起;第三类垃圾就是厕所垃圾,比如卫生纸什么的。


看似简单的一件事,操作起来可不那么容易,第一天我兴致勃勃的把各种垃圾分好,可是第二天就出现了问题,因为塑料的制品太多,储存是个问题,为此我找来一个大塑料袋,把塑料的盒子、罐子等压平再放进大塑料袋,至于平时吃的瓜子壳花生壳我都统一归为厨余垃圾,和水果皮以及蔬菜皮等放在一个篮子里,我网上查了一下,这些皮和碎屑等可以进行发酵后作为花肥来用,非常好,于是我清空了一个大花盆,把厨余垃圾及时倒进大花盆密封好,这样有效避免了腐败产生的细菌。


结局——

一周下来,我还真养成了习惯,当制造完垃圾后会很自觉的把它放进相应位置,我们家人口不多,我和老公都是上班族,很少做饭,即使这样我还是攒了满满一大袋子塑料垃圾以及一袋子厨余垃圾和一袋子厕所垃圾。(另外两种垃圾比较恶心就不上传了)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3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4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5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6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7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8张图片

但是这时问题又出现了,这些垃圾该如何处理掉?直接丢进垃圾箱?那这么多天做的努力不是白费了吗;分好类放在一边?垃圾车来了之后又会把它们统一丢进车里。


之前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位韩国留学生因为要搬家,很多小东西带不走,就分好类放在小区的垃圾箱旁边,中国的学生看到了,觉得不可思议,问他为什么不把他们直接丢进垃圾桶,韩国学生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该丢进哪个垃圾桶?有些东西还是好的,万一有人用的到呢。这个故事我一直记在心里,期盼着中国有一天能够实施有效的垃圾分类。


我很无奈,因为小区是老小区,旁边放的是没有任何标识的几个大垃圾桶,平时没见几个人会按类别投放垃圾,所有垃圾即使分好类垃圾车也会一铲子全部倒在一起。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叫做“北京的垃圾都去哪了?”,文中提到北京居民每天制造的垃圾多达2万多吨,由于垃圾处理成本较高,处理的办法多是填埋和焚烧,我们的环境早已不堪重负。


回到前面的主题,假如地球上绝大多数的污染源之一就是塑料,那么在我们生活中到底存在多少塑料呢?我惊奇的发现,这一周攒下来的垃圾就真的只有塑料和可降解的厨余垃圾等,我又巡视了一下我生活的空间,更加惊讶:食品包装、各种笔、台灯、化妆品容器、洗漱用品、吹风机、垃圾桶、脸盆、甚至冰箱和空调的结构都是塑料……原来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塑料,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塑料!


逛一逛超市你会震惊:货架上摆满的几乎全是塑料……(以下是我随便拍的超市货架图)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9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10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11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12张图片

目前为止没有一种有效措施可以处理塑料造成的危害,那么作为普通居民的我们该怎么做呢?我和身边的朋友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大家一致同意的办法是:少用塑料制品。是的,我们的生活和塑料密不可分,不用是不可能的,作为普通人,唯一能减轻环境负担的办法就是少用了。


说起来,你可能不会相信,已经有报道称,我们的饮用的自来水中含有塑料微粒,并且这种微粒无法过滤,所以或许你还以为塑料污染还和自己无关,就大错特错了。“覆巢之下无完卵。”人类作为食物链的最顶端最终又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类体中。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13张图片
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_第14张图片


实际上尽管塑料垃圾危害如此严重,但是其他垃圾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例如废电池、废灯管、废药品、废油漆等,这些垃圾对自然造成的破坏更是直接性的,其严重性不言而喻。


我个人觉得上海垃圾分类做法无论执行效果如何,都开了个好头。更加值得欣慰的是,全国开始效仿上海,已经确定的垃圾分类工作目标是: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其中北京已经推动垃圾分类立法,处罚标准不低于上海。


很多人与此同时总会提到日本的垃圾分类,日本的垃圾有很多种分类,并且分类规则严格。先说种类之多多到哪些类别呢?细分起来包括:瓶罐垃圾(装过饮料、食物、调料的各类瓶子都算作瓶罐垃圾)、容器包装塑料(包括方便面盒子、快餐盒、保鲜膜、塑料袋等)、大型垃圾(例如大型家具、电器、自行车等)、非可燃性垃圾(玻璃陶罐、小型家电锅碗瓢盆之类)、可燃性垃圾、报纸纸箱等纸类垃圾……日本的分类规则严格体现在哪呢?举个例子,拿神户市来说,市民一旦违反丢垃圾规则,就有可能会被处以10万日元(相当于人民币6000多元)以下的罚金。除此之外,在日本,每个地方扔垃圾的时间也不同,如果你随意丢放垃圾,不会有人给你善后,迎来的就是处罚措施。


日本用了多久才换来了今天的结果?答案是40几年。大致的阶段如下:1970年日本国会通过了《废弃物处理法》,此时的处理措施基本上就是填埋和焚烧两种;1997年实施《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日本人开始将目光投向垃圾回收;1999年日本在《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中提出了“3R”理念:Reduce、Reuse、Recycle(减量化、再使用与循环利用)。3R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所以你去日本看到相当整齐干净的环境绝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繁琐的垃圾分类,换来的是高质量的生活。而现在,你还在为上海的垃圾分类繁琐感到同情吗?


其实我国垃圾分类也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开始(20世纪90年代)、试点探索(2000~2015年)和快速发展(2016年至今)。前两个阶段的结果并不理想,原因可归结于:垃圾分类方式可操作性差,缺乏到位的宣传教育及立法支持,行为自由化及无完整分类处理体系,先分后混乱导致无法实施。随着我国逐步完善垃圾分类方法,出台可操作性强的法案,加上互联网的宣传,可以不断提高全民责任意识,有效的垃圾分类指日可待。


然而我更关心的是分类后的垃圾处理去向,但是事情都是一点点做的,做好垃圾分类是人类环保进步的开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我做了这个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