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有只猫电影
已获作者授权
最近看了蛮多老电影。
一台电脑,三两杯梅子酒,就能从白天看到黑夜,看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啊,老堕落了。
OK,今天就挑一部来聊聊。
这部电影诞生于1995年,豆瓣58万人打出8.8高分,好于98%的悬疑片。
讲述关于宗教与人性。
黑暗的、极端的、残酷的。
我以前说过,这个世界大概永远不会好了。
我想,上帝也是这样认为的。
假如真的有上帝。
《七宗罪》
我猜很多人已经看过这部电影,实在是大名鼎鼎。
导演大卫芬奇主演: 摩根·弗里曼 、 布拉德·皮特 、凯文·史派西 、格温妮斯·帕特洛。
无一不大咖。
为什么我现在才看?
不过是因为我在以前未专业写影评之前,很是不爱看此类的黑色犯罪悬疑片,同理,还有漫威之类的英雄大片。
前类是觉得太黑暗,另一类是觉得毫无营养。
这两年,我不得不观看了大量以前并不喜欢的电影书籍,极大扩宽了我的视野与思维。
人类如果一直满足于自己的温室小屋,不走出去,那他永远不会成长,就废了吧。
写到这里,我突然又想起另外一个角度,历史。
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如果秦始皇是个优柔寡断守成不愿意走出去的人,而不是一个心怀大志厉兵秣马想要统一六国的人,那么中国的战国时代估计还要维持一段时间,统一六朝的国度可能就变成楚国或者赵国。
同理亚历山大帝。
可以说,君王想要开疆扩土的野心与普通人探索这个世界以及向上的野心有着共同微妙的点。
无论高贵低贱,只要身为人,就永远无法摆脱或是罪恶或是光明的人性。
我好像废话太多了,我总是如此,老爱跳题,还啰啰嗦嗦个不停。
然而为了凑数字,懒怠删,你们也就将就看。
说回电影。
基督教里有七重罪孽:暴食、贪婪、懒惰、愤怒、骄傲、淫欲和嫉妒。
与之相对的美德是:节制、慷慨、勤勉、耐心、宽容、贞洁和谦虚。
宗教这个话题很广泛深奥,甚至我认为不能以一个“善”与“恶”字来形容。
中世纪时期的十字东征,1453年君士坦丁的陷落,背后无一不有宗教罪恶的影子。
但另一方面,它毕竟给予了人类信仰。
信仰这个词很缥缈。
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如果非要说有,那信仰的是我们的祖先。
基督教徒与YSL教徒不一样。
他们有上帝,有真主。
极度偏激教徒甚至会为了维护教义发动圣战,犯下一起又一起骇人听闻的罪行。
比如大卫芬奇的电影《七宗罪》。
威廉是纽约警察局的刑事警官,正值退休前六天。
年轻气盛的米尔斯是他的新搭档,刚与妻子搬来纽约。
这时,他们遇到了一起连环谋杀案。
一个胖子被强行塞入大量食物暴食而死。
一个贪婪的律师被割肉而死。
一个吸毒强奸犯被折磨地全身伤痕累累瘦骨嶙峋困死在床上。
一个妓女被嫖客用刀捅下阴而死。嗯,那刀是特殊打制,可以穿戴在腰上,而这是凶手用枪指着嫖客逼迫他穿戴。
一个是被割鼻子毁容,选择自杀而死的女人。
一起又一起的血腥罪行昭示着凶手以基督教的“七宗罪”来惩罚相对应的人类。
威廉与米尔斯联手破案时期研究了大量宗教书籍,探讨凶手的作案手法,甚至追查到了凶手约翰家,却被他逃了。
奇怪的是,约翰明明有机会枪杀米尔斯,却放过了米尔斯。
令人迷惑。
更令人惊讶的是,第五起案件发生后,约翰来到警察局自首了。
在继,“暴食”“贪婪”“色欲”“虚荣”“懒惰”之后,明明还有两起对应的谋杀还未实现。
一个高智商心理变态自以为维护正义的的教徒,怎么会放弃自己未完成的大业而自投罗网。
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看到这里的时候蛮惊讶,等看到结尾就沉默了。
真是令人无尽唏嘘,如此地令人绝望。
至于结尾是如何展开,我不透露。
你只需要知道约翰以一种非常绝妙又变态的方式实现了他的杰作,包括把自己算计在内。
他是一个疯子,一个屠夫。
也是一个傻逼一样的理想主义者。
他觉得世界太肮脏了,那么就用血来替天行道,惩恶扬善,唤醒民众。
又让我想起灭霸。
这世界永远不缺这种人,用极端的罪恶手段,维护他们心目中所谓的正义。
善与恶的距离是什么?
在他们眼中大概是很模糊。
大部分影片里,纽约展现在我们眼前的都是光鲜亮丽,繁华迷离。
在这里,除了结尾的夕阳,一直阴雨绵连。色调始终是深沉,压抑,黑暗。
一如今天的电影内里。
它淋漓尽致展现大城市里人与人之间冷漠、自私、虚荣、懒惰等人性的弱点和罪恶。
其实又有什么稀奇了。
如果杀戮可以拯救罪恶,上帝便无需创造生命。
大卫芬奇通过这部影片批判反思社会的黑暗面,我甚至怀疑他对这个世界绝望了。
就如我一直认为这个世界好不了了。
但我们也一如既往,贪生怕死,战战兢兢把生活过下去。
海明威说:“这是个美好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我同意后半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