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条件养育就是溺爱孩子吧?

学了无条件养育之后,很多父母有困惑,我是不是在溺爱孩子?

1.孩子说他不冷

Ami妈妈说,“冬天我儿子(2.5岁)在外面玩水,我问他冷不冷,他说不冷。想到要无条件养育,就让孩子玩了。可旁边路过的爷爷奶奶都数落我,怎么大冬天的还让孩子玩水,孩子要冻感冒的。我心想你们不懂,我这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可是孩子回到家里,晚上就发烧了。孩子爸爸说我,什么都敢答应孩子,简直是过度溺爱。我心里也挺委屈的,孩子说不冷,我满足了他的需求,我给了无条件的爱,怎么最后都是我不对啊。难道我真的在溺爱孩子吗?”

无条件养育,是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可不是孩子口头上的需求,而是孩子真实的需求。2-3岁的孩子正是一个过渡期,他们从完全没有行动能力的小婴儿,到能跑能跳,像大人一样自由地行动,他们以为自己已经是个独立的人了。为了体验这种自主感,他们几乎会对所有的问题都回答“不”。即使他们可能真的想要,他们也会先试着说“不”,来告诉大人,自己和你们是不是一体的。

所以孩子处在这一时期,“不”就不一定是他们的真实需求。如果你观察到孩子手脚冰凉、肚子也凉了,为了孩子的健康,还是有责任照顾好他,让他保暖。在《父母需要一张清晰的教育蓝图》一文,也提到孩子需要的是权威式父母,我们需要给孩子合适的指引。只是你跟孩子的沟通模式上,不是绝对地独裁式,也留给孩子表达自己的空间。

2.孩子打妈妈

小卡妈妈说,“我女儿(3岁)一生气,就打我。而且还打我的脸,打得我好疼。她一打我,我就想起来小时候我弟弟也总是欺负我,他也是这么打我的。有时候我自己也掉进了问题区,就没办法无条件的爱孩子了。不过有一次,她打我,我就让她打,想着让她打过瘾。然后我告诉她,妈妈很疼,她也表现出很内疚。”

孩子小时候打妈妈是很正常的,小婴儿是全能自恋的,他们以为全世界都是围绕他转的,尤其是妈妈,他以为妈妈和他是一体的,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有时候他们会分不清我和妈妈有什么区别。如果他们遇到了挫折,他们会以为这是妈妈的错,就会打妈妈。

所以妈妈也不要做圣母白莲花,孩子打你,就让她打到爽。这是溺爱,放任其不良行为。而是知道孩子现在可能遭遇了挫折,情绪上需要找一个出口。一是可以看看她的挫折从何而来,是不是能满足?二是情绪出口不一定是要打妈妈,有没有替代的解决方案?涂鸦可以情绪出口,扔沙包可以是情绪出口,甚至出去草地上跑一跑也可以是情绪出口,就看父母怎么引导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时候打妈妈只是想和妈妈玩,但他们还没有学会好好控制自己的力量,以为是和妈妈玩,结果却把妈妈弄疼了。这时候妈妈要给孩子发“我信息”,就是你这样的行为,会妈妈造成痛苦体验。告诉孩子妈妈真实的感受,不是要让孩子内疚,而是要让孩子知道这样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

比如父亲可以跟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格斗游戏。游戏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被弄疼了,父亲可以跟孩子说“对不起,爸爸,不是故意的。爸爸,知道弄疼你了。”如果孩子弄疼了父亲,父亲也可以要告诉孩子,“我被你弄疼了,就像刚刚你感觉到疼痛是一样的。”这是让孩子有感同身受的体验。同时,也在游戏中学习控制自己的力量。

3.孩子不想上学

小林妈妈的儿子9岁总是不想上学,妈妈学了PET(父母效能训练)以后,也是想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经常帮孩子跟老师请假。老师颇有微词,时不时地就让父母来学校,抱怨小林作业又没写,小林上课小动作不认真听讲,小林不积极参加班级活动......小林每天早上醒来就会跟妈妈说,自己不想去上学。妈妈想,“那为了满足孩子需求,我是不是应该带孩子休学一年,出去旅行?又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太溺爱孩子了?”

随着妈妈的深入学习,一层层地拨洋葱片,最后找到了孩子的真实需求是想引起父母的注意。孩子不想上学,是因为爸爸妈妈经常在他晚上睡着以后吵架,他以为爸爸妈妈吵架是因为他不够好、不够乖。但是只要他说不想上学呢,爸爸妈妈就会聚焦到他身上。不去上学妈妈就会一整天把他带在身边,爸爸也会经常打电话来问他的情况。

现在孩子不想上学、不想写作业的现象非常普遍,背后的原因可能各有不同。有的孩子是因为学校的功课对他太难了,失去了信心;有的是被老师不公平的对待;有的是和同学相处的不好;也有的是为了引起父母的关注,等等。

不是孩子不想写作业、不想上学,就听之任之,那才叫溺爱。而是孩子说出了自己的需求,父母是否能能判断,这真的是孩子的需求吗?

孩子说什么就满足什么,那是溺爱。而无条件养育,是父母通过沟通和观察,去发现孩子的真实需求。作为父母,我们要满足的是孩子的真实需求。

怎么才能找到孩子的真实需求呢?

希望球爸球妈的文章和线下读书会能帮到你。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条件养育就是溺爱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