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1)

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1)_第1张图片
病中的酒神 (自画像)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术家中,有两米开朗基罗。一位是人称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他的《哀悼基督》、《大卫》、《奴隶》、《摩西》等是不朽的雕塑作品,他的西斯庭教堂天顶壁画《创世纪》及《最后的审判》也是壁画的极致。

雕刻家米开朗基罗作品中,扭曲的人体及挣扎体现了生命的孤独,使观众感到肉体和现世的短暂,及神的永恒。米开朗基罗的人体充满动感和力量,是半个世纪后的巴洛克风格的先驱。

巴洛克就是如扭曲的珍珠般奇特、炫目的绘画格调,呈现出的是动态、力量、及光线的强烈明暗对比、和以这些元素营造出的冲突与戏剧效果。

巴洛克绘画之父,是比雕塑家晚一世纪出生的画家米开朗基罗,人称卡拉瓦乔的天才画家。

1571年秋,画家米开朗基罗出生于意大利的米兰,1571年因瘟疫,一家人迁往卡拉瓦乔镇。和达芬奇来自芬奇,委罗奈斯来自委罗奈一样,成名之后,世人以他们的故乡来称呼他们。

卡拉瓦乔父母早丧,十三岁师从画家彼得扎诺学徒。20岁那年,他只身来到罗马,以实现他成为伟大画家的抱负。

削水果男孩

酒神巴库斯

当时的罗马,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凋逝的年代。

起初,卡拉瓦乔在罗马有过一段潦倒的日子。他辗转于成名画家的画室里充当枪手,生活贫困,整天与娼妓、流氓、小偷、乞丐等市井人物为伍。

这一时期,卡拉瓦乔的知名画作为《削水果的男孩》,《捧果篮的男孩》和《病中的酒神》(自画像)。三幅作品都非常写实,洋溢着青春的气息。,卡拉瓦乔因此成名。

《捧果篮的男孩》令人惊讶的是卡拉瓦乔的静物描绘技巧,他曾画过艺术史上最早的一幅静物《水果篮》。

卡拉瓦乔的水果篮线条清晰而结实;明暗鲜明的光影;写实逼真的苹果、葡萄、柠檬、无花果、竹篮、干枯的水果叶子和虫眼儿。

卡拉瓦乔的画带给我们的是真实,美在他的静物中没有地位。水果该怎样就怎样,篮子也是,那是真实的水果,是我们每天见到的水果。

这幅静物中,真实就是一切。据传说,蒙特主教看了这幅画后,转过身去,双眼充满泪水。主教没有留下画作。不久,画就被人们遗忘了,重新出现时,被认为是荷兰无名画家的作品。1919年,被专家鉴定为是卡拉瓦乔的真迹。

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1)_第2张图片
捧果篮的男孩

水果篮

卡拉瓦乔很快就受到了教廷与贵族的垂青。他画中的写实形象、市井气息、逼真效果,使他的画作具有极为醒目的风格,令时人惊艳。

卡拉瓦乔成了蒙特枢机主教的门客,罗马的知名画家,他进入了上流社会,周旋于教廷核心人物之间,并为教皇绘制肖像。是为同行羡慕、忌妒的画坛红人。

因为父母早逝,卡拉瓦乔的性格非常暴戾。与权贵冲突时,他从不示弱;行于街市之时,也常与市井之徒拔剑相向。多年的下层社会生活,赋予了他一身草莽之气,时常让他生出事端。庇护他的贵族与主教们为此疲于应付。他在罗马住了了十五年后,犯下了杀人重罪,以至于教庭都无法庇护,卡拉瓦乔开始亡命天涯。

卡拉瓦乔的一生就是一幅阴郁而又华丽的画作,那是一幅以意大利特有的勾心斗角的阴暗氛围烘托的画作。意大利和罗马造就了他。

卡拉瓦乔在《圣马太蒙召》里的神的召唤之光引导下,为我们带来了震撼视觉和心灵的画作:《圣马太的受难》、《圣母之死》、《圣杰洛姆》、《圣约翰被斩首》、《朝圣者的圣母》。那是卡拉瓦乔的世界,也是真实的意大利,那个世界里充满了苦难、牺牲、杀戮、悲恸、虔诚、怀疑、专注、神圣、凡俗、沉静、骚动、和令人费解的故事。

《圣马太蒙召》是卡拉瓦乔成名之作,画的主角原本是罪人,蒙召后成圣。卡拉瓦乔给罪人注入了神圣之气。

他让耶稣在昏暗的斗室中现身,那是一个三流小酒吧,背景阴暗,密不通风。耶稣手指上发出的光辉,点化了罪人马太,使他成为耶稣的使徒。

一切都源于光,耶稣的圣洁之光。卡拉瓦乔让观众在阴暗的空间,被耶稣的圣洁之光惊醒,让观众看到的已不是一幅画了,而是生活中的真实事件。

圣·马太蒙召
圣马太受难

《圣马太蒙召》中,那种舞台光线般的强烈效果与大片阴影烘托的背景,及明暗对照,使画面呈现出了现实世界中的神迹,令人震撼。

阴沉的大片阴影,可能是卡拉瓦乔时常感受到的世事无常的阴影的体现,可能是他与生俱来的易怒、暴躁性格下的不安全感,也可能是对父母早逝和幼年流浪的记忆。

《圣马太蒙召》完成后,卡拉瓦乔开始绘制《圣马太受难》,他的笔下没有丝毫庄严肃穆。那是他熟悉的残街陋巷,人物惊慌失措、歇斯底里。画面明暗相间,有人在提灯照明,有人在尖叫,混乱紧张之中,一束光照在半裸的刺客身上,观众无能为力,眼睁睁地看着他杀死了马太。

30岁的卡拉瓦乔,因为这两幅传世之作一夜成名,画约源源不断。

画家大胆地采用了自己的观点诠释宗教人物与事件,他自由地运用明暗对照,凭借扭曲夸张的形体、戏剧化的叙事、光影的冲突来表现主题。

卡拉瓦乔在文艺复兴以来崇尚和谐的古典主义中,渗入了不和谐的画风和令人惊异的忧郁。卡拉瓦乔的宗教主题始终不够神圣,他的圣徒平庸凡俗,他的圣母竟然以曾为娼妓的情妇为模特。

卡拉瓦乔的圣马太组画中,《圣马太蒙召》以其独特的光采,令人惊叹。但同一系列的《圣马太与天使》却被认为鄙俗而遭退货。

他的使徒与圣人以赌客与酒鬼为模特,他在告诉人们“圣徒也曾是凡人”。卡拉瓦乔的以俗人为模特的画法,拉近了现世与神圣的距离,能让更多的人走进教堂。

但是,当时的罗马教廷,为反对宗教改革,他们要荣耀耶稣,而不是将神的世界世俗化。这其实是卡拉瓦乔市井生活经验的自然流露。如果他没有杀人,没有流亡异乡,这种将神圣世俗化的风格,能否在罗马成为潮流?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我们的画家再没能回到罗马。

2015年9月,首发于华夏文摘

你可能感兴趣的:(巴洛克艺术之父—卡拉瓦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