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小谢尔顿》是《生活大爆炸》的倒叙和衍生。
通过谢尔顿(伊恩•阿米蒂奇饰)小时候的故事,讲述了亲情间的矛盾、校园生活和成长的意义。
生命之河湍流而下,轻松而又平淡。
1.
9岁的谢尔顿连跳几级上了高一。
他哥小乔治很是费解,爸爸乔治是橄榄球教练,妈妈玛丽是家庭妇女,一家子一般人,谢尔顿天赋异禀来自哪里?
没错,一定是领养的。
谢尔顿反对。怎么可能,他跟姐姐米希是双胞胎。
开学第一天,妈妈玛丽就紧张得掉下了眼泪,念念有词要主保佑小儿子。
她怕他被同学欺负;怕他太聪明给同学带来压力;怕他的领结过于出格不被接受。
总之,玛丽是头冒金星,忐忑不安。
中午她和爸爸乔治跑到学校食堂门口悄悄观察谢尔顿就餐。
小小背影特别孤单,玛丽倍感难受。
要不是乔治拦着,她就要冲上去冒充高三学姐陪儿子吃饭了。
回到家,玛丽叮嘱哥哥小乔治要陪弟弟午餐。而姐姐米希告诫哥哥:你那样做在班上就会人气锐减。
玛丽很着急。
这样下去,在班上交不到一个朋友,不会出现心理问题吧。
谢尔顿却无所谓,他很享受独处。
他在他的物理世界里神游。思考“接近事件视界时,地心引力所造成的影响”诸如此类的玄妙。
他觉得哥哥和同学比赛能吞多少颗葡萄是无聊,姐姐看卡通是幼稚。
只有能学到知识的“土豆如何为时钟提供电力”类的节目,才能够吸引他。
谢尔顿读过萨特的书,对 “他人即地狱”的断言存有怀疑。不过还是小受影响,他不在乎自己不合群。
阿德勒哲学认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意思“自我认同”,而不用非要寻求他人的认同。
有不依赖他人的勇气。包括不受他人批评的束缚和不为他人的褒奖左右。
人保持本色即可,即使不够优秀,大千世界也依然有自己的位置。(参考岸见一郎《幸福的勇气》P84-86)
在符合社会公众规范,不侵扰别人的前提下,每个人发挥自己的天性,不能说谁好,谁不好。
不合群的硬要去合群,合群的硬要独处,客观点讲,这样压抑天性才不合理。
经济学家阿尔钦举过一个例子(参考《薛兆丰经济学讲义》p21)。
有几个人开加油站,分别开在山顶、自家后院,还有一个傻瓜误打误撞开在了路边。
最后成功的是这个傻瓜。他是否聪明,有没有计划,是不是有理想,有没有情怀,不重要。
只要他刚好把加油站开到了路边,他就能存活。也就是说,傻瓜合不合群也不影响他赚钱。
合群不合群并不是一个人生存自立的必要条件。
所以,玛丽的担心有些多余。
2.
谢尔顿爱思考、爱琢磨、爱质疑,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解释。虽然有些牵强和生硬。
哥哥和姐姐在餐桌上打起来。谢尔顿认为这种爱争斗的习性来自于人类的远古基因。
古生物学家珍.古德研究人猿得去非洲,他认为不必,自己在家吃晚饭就能观察到。
玛丽和乔治为给不给谢尔顿买新鞋发生争执。
谢尔顿觉得这是婚姻中常见的争吵,背后是钱的问题。
他一本正经提问,我们家有经济问题吗?妈妈告诉他没有。
一旁的姐姐米希认为妈在撒谎,说没有是为了安慰你。
谢尔顿联系妈妈的宗教信仰:妈妈不会撒谎,她只是好骗,因为她相信地球是上帝花六天造成的。
听牧师念马太福音第九章第四节,“为什么你们心里怀着恶念呢?”
谢尔顿转头问妈妈,我心里没恶念。你怀着恶念吗?对马太福音他也刨根问底,要搞清究竟。
谢尔顿没学过钢琴,凭听力可以分辨G小调、C小调、F调和降E调。
当他同步弹出老师拉的奏鸣曲时,老师惊讶地说你有绝对的音感,应该去学习音乐。
谢尔顿认为音乐家都吸毒(偏见哦),不符合他的行为规范。
他模仿质子教授戴领结,可惜被他妈用周六到侠睿电器商店的条件给摘了。
谢尔顿的偶像是霍金和爱因斯坦,他的未来理想是研究理论物理。备选方案是做职业火车站检票员,或是流浪汉也行。
反正不会去搞音乐。
配合老师弹琴,是希望被允许使用教师卫生间,学生厕所太臭。他有洁癖。
当谢尔顿发现火车玩具能证明牛顿第一定律时,和姜文导演一样喜欢上了火车。
谢尔顿在车厢上放了一个乒乓球。
火车飞快行驶,摁遥控,球“嘚”的一下蹦出,从隧道上方翻过,火车穿过隧道“嘚”的一下又准确接住。
他认为不管你有多笨,只要喜欢上实验,科学原理定会让你开心、开窍并心想事成。
爸爸乔治前段时间不许谢尔顿做固体燃料的火箭发射实验,因为烧了家里的车库和门口的松鼠窝。
现在谢尔顿改玩喷水火箭。
在实验中,谢尔顿感觉到了尼尔.阿姆斯特朗(1969年7月21日登月第一人)在月球上的那种孤独和快乐。
终于被FBI找上门——早晚的事。
原因是谢尔顿打电话到加拿大矿场,他需要铀做原子能引擎。
玛丽和乔治不太了解铀的作用。好好跟人解释,谢尔顿是个孩子,是不是搞错了。
话音没落,一束强烈的白烟穿墙而来轰碎了窗户。
很是尴尬。
虽然谢尔顿有时候生搬硬套书本知识。
但他很小就知道眼前是个不确定的世界,很多事情要由外部条件决定。
除了侠睿电器商店永远屹立不倒外,其余都是没准儿的浮云。
又是话音刚落,那家有95年历史的侠睿商店就关门大吉。
谢尔顿总在思考、琢磨、质疑、探索和发现,反正是没事找事。
他对新朋友丹说,纳兹科学家50年前解决了发射问题,我为什么不能。
没得到铀,他依然攻克了难关。只不过把父母和两位FBI调查员吓了一大跳。
很好奇长大的谢尔顿是不是还在那条顶着无边无际压力的路上独行。
所以,接下来笔者也许会看《生活大爆炸》。
3.
谢尔顿一进中学大门就看不惯。
校园里那个乱,到处是一堆一堆吊儿郎当的学生。
这个男生刺青,那个女生怀孕,完全和谢尔顿研读的《学生手册》要求的校风两样。
上学第一天,老师们就拥在校长那里告跳级生谢尔顿的状。
上课不到5分钟,他报告老师前面同学头发过长,后面同学上衣太透。指出班主任有点小胡须。
又在其它几堂课上,说老师水平有限,文凭有问题,不洗澡违反卫生条例,他可以当不合格老师的领导云云。
校长知道谢尔顿说的都是事实,但还是把乔治和玛丽请到办公室。向他们表明谢尔顿比较适合读私立学校。
严格执行学生手册,在公立学校行不通,这个成年人懂的道理,校长不想多解释。
爸爸直接告诉谢尔顿,你想在学校混下去就不能老是举报别人。
谢尔顿需要理由,可理由很复杂讲不清。
爸爸乔治从后果讲起,提起了自己被炒鱿鱼的过往。
因为举报他人破坏球队规则,乔治丢掉了很棒的教练工作,全家从加尔维斯顿搬到梅德福。
谢尔顿暂时还不理解伸张正义,却被炒鱿鱼的情况。
问被炒难过吗?乔治回答主要是生气,也有点难过,当然更多的是伤心。
受了委屈谁不伤心呢。
过去就过去了。乔治只是想让谢尔顿知道,有时候违反规定的那些人并不会得到制裁,自己反而会惹火烧身。
人在不够强大的时候,先要保存自己,才谈得上其它。乔治叮嘱谢尔顿,上学就是读书,少管别人闲事。
其实,真要管也管不了,也不该谢尔顿去管。何况这不是一个管的事情。
校长老师同学看不懂《学生手册》?只有谢尔顿能看懂?
追问几次就明白了:谁都不想改变。
你初来乍到就挑错,是可忍孰不可忍,那就请你离开吧。
践行规定需要条件成熟,需要和旧习惯计较。在强大的旧习惯面前,以卵击石是不明智的。
饭前祷告的时候,谢尔顿脱下手套,轻轻把手放在爸爸手掌上。
乔治…,嗯,很安慰。
谢尔顿来到陌生环境,行事方法来自书本,来自正统的家教。还不会融于现实。
如何把守则、规范和现实结合起来,有分寸地告诉孩子,是父母的必修课。
何况“任何一种学说,都要走出书斋,去接受现实的考验和质疑”(《幸福的勇气》推荐序二P5)
比如这所中学不起作用的《学生手册》。
这些道理,随着长大,谢尔顿慢慢会懂。
4.
妈妈玛丽身教重于言教。
在教堂礼拜的时候,玛丽怼回了前排对谢尔顿的申斥。
开学第一天,他也像妈妈一样勇敢,拉开教室的门,不要人陪自己走了进去。课堂上主动举手,毫不胆怯地与老师互动交流。
玛丽规定饭前要洗手,要家人牵手祷告感恩。还会对乔治、米希说粗话骂卧槽瞪眼,要他们注意用词文明。
虽然谢尔顿自己无所谓有没有朋友,但妈妈在乎。
他到图书馆借了卡耐基1936年写的关于人际关系方面的书仔细阅读。
然后依样画葫芦,找爸爸、同学、老师搭讪和交谈。因为年龄差距太大,没有成功。
和一个越南裔同学丹倒找到了共同语言,他们都喜欢某位火箭专家的传记。
谢尔顿和丹建立了人生最初的友谊。
玛丽很高兴,但及时端正了他的认识:你交朋友不是为我,是为你自己。
“妈妈是个好人,我愿意为妈妈付出”。有这样的母亲定会有感恩的儿子。
玛丽是基督徒,谢尔顿跟她去教堂礼拜,姐姐米希说干嘛去,你又不信上帝。
谢尔顿很笃定:我信妈妈。
谢尔顿懂事、体谅、诚实、守信、坚韧和自律。
一般来说,这些基本原则来自原生家庭,所以,有良好家风是孩子的福分。
谢尔顿无论今后行至何方,从事什么职业,价值观怎样被挑战,以及一往无前地去探索未知的奥秘,这些基本原则都会为他的精神世界垫底。
使他永远有所依傍,并受益一生。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底层逻辑吧。
End
图片源自网络,谢谢原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