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作者:曹林
突想奇想,妄评下中国各大新闻院系的毕业生,纯属个人感想,带着个人偏好,权当雪夜扯淡,只说整体印象不谈具体案例。
一、复旦新闻
如果用几个标签来形容,我会选这几个:情怀、有趣、才华、开放。我很喜欢身上带着复旦基因的新闻人,每次跟他们交流都感觉特别有趣,有专业素养,却不轻易卖弄;有鲜明的立场判断,却不会以让你不舒服的方式直接表达出来;有新闻理想和人文情怀,却又很务实,不会让你感觉在凌空蹈虚。男的儒雅有趣,女的热情大气。复旦新闻中南方人比较多,所以身上带着浓厚的南方气息,情怀与世俗融合得很好。媒体圈中很多著名的情怀文都出自复旦新闻毕业生之手,其他学校的人写不出来。
缺点就是有时比较圈子化,有时让人感觉“过于聪明和精明”。
二、人大新闻
我的印象:专业、深刻、严谨、无趣。在我心中,人大新闻在专业上的第一位置是不可撼动的(虽然人大新闻现在的师资面临着青黄不接,老教授相继退休),毕业生的专业素养极高,出调查记者,出高管高官,出名编名记――这种专业素养源于人大极严的校风学风,我是人大新闻学院的业界导师,参加过学生的论文答辩,目睹过教授体无完肤的点评快把学生说哭的场景。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应该是最高的。
不过也许这是一所文科太强的大学,缺乏理工科的熏陶感染,也许是“管得太严”,学校太根正苗红,学生的思维总让人感觉不是那么活跃,低调内敛,也显得不是那么有趣。专业素养高,有时太循规蹈矩,严谨有余,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才华。复旦的脑子比较活,而人大的比较一根筋,认死理。
三、中传新闻
我的印象:浮躁、功利、不读书。不好意思,这话不是我说的,而是很多北广毕业生的自我评价。也许跟专业定位有一定关系,做电视新闻,干的是抛头露面的事儿,很容易陶醉于追求那些光环和虚荣。北广出了很多名主持、名主播、名出镜记者,很是风光。学生只看到了学长们的风光,而看不到他们在后台的努力,很容易滋长一种抛头露面、急于成名、急于实践的急功近利。师兄师姐人脉广,实践机会多,认识各种人,参加各种饭局,到各大媒体实践,可大学四年就这么荒废了,没读几本书,没好好听几节课,没有认真学好专业。虚荣,可才华却撑不起这种虚荣,肤浅,有光鲜的开始却没有厚积薄发的后劲。中传学生应该是各大新闻院系中最“社会化”的,在学校中过早被社会化,缺乏学生气。
当然,这样的学校也会出白岩松这样有思想有才华的人,在一片浮躁地安静地读书和思考。我在北大教新闻评论,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学生每周五晚上坐两个小时的地铁到北大听我的课,风雨无阻。他们是想从那种格格不入的浮躁氛围中走出来,寻找可以交流的思想场和有归属感的大学文化。
四、清华新闻
我的印象:有想法、好奇心强、英语很好。本报最著名的版面“冰点周刊”,原先是被清华新闻毕业生垄断着的,形成了我对清华毕业生迷信般的好感,觉得他们身上都有很强的科学精神(清华的基因?),英语都很棒(是因为国际传播最强吗?),有国际视野,有才华有想法,女生比男生更优秀。
五、北大新闻
我的印象:自由、情怀、聪明、读书多。好吧,我真掩饰不住对北大新闻毕业生的喜爱,因为我在这里教了快五年的书了,在新闻评论班上见识过这些学生的思想活跃和深刻,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大声表达。虽然北大新闻断过几代,新近几年才建院,但有着北大精神的底子,使从这里走出来的学生身上洋溢着对自由的追求。
不过钱理群教授说得对,北大学生身上精致的利己主义也是很明显的,在我交往中有时也能清晰地感受到。
六、华科新闻
我的印象:严谨、敢闯很拼、缺少才华。我的母校,我的母系,就不敢作太多的妄评了。我在这里读了七年的书,爱这里的一切。
七、中大新闻
我的印象:开放、活跃、格局小。我在中山大学驻校教过一学期的新闻评论,可能因为这里主要是广告、公关和设计,总觉得这里的学生缺乏新闻追求,对新闻没有太大的兴趣。身处南方,背靠港澳,有南方系的感染,想法多,很独到,追求自由,但缺乏对中国社会深刻和多元的认知。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同城的暨南大学。
其他新闻院校的学生就接触比较少了,没有太深的印象,只是听别人说:南大新闻跟复旦比较像,有想法有情怀。浙大新闻,奇怪,在北京竟然没遇到过浙大新闻的毕业生,难道都做生意或者都留在杭州和南方了?武大新闻,珞咖山熏出来的,文字与思想俱佳,不过没有闯劲。
曹林的这篇文章,对各大名校“有扬有抑”,甚至只有表扬,没有批评。唯独特别关注了中国传媒大学,不仅仅是字数上多,而且“浮躁、功利、不读书”完全没有好印象,在原文中作者还单独把对传媒大学的印象,放在了开头的内容提要里。再看对每个学校的印象,很像是在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所以《雪夜妄评》发布后能在雪夜寒冬中引起热烈激烈的讨论,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来看一下业内人士的评论:
或许是因为《雪夜妄评》的热度超出了曹林的预想,或许是他早已准备好回应。在今天(24日),曹林将《中传学生真的浮躁不读书吗?感谢那些理性争鸣》发布到自己的微信公号上,表示他批评中传的动机是想引起一个关于让学生更多读书的讨论。
中传学生真的浮躁不读书吗?感谢那些理性争鸣来自: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 作者:曹林
无意中捅了个马蜂窝,让中传新闻的有些老师和学生不高兴了。记得一年多前在中传的一次讲座中我也谈到过这个问题,批评广院学生在圈内留下浮躁不读书的印象,当时我在讲座现场这么说时还赢得了学生们的掌声。这个掌声让我肃然起敬,我知道,这掌声里面既有自省,也有对批评的宽容。
仔细推敲,我这个说法有没有问题?当然有。如果我成熟一些,应该有前面加一个限定,少数中传的学生,个别人。如果我圆润一些,应该先作一些赞美的铺垫,比如有趣啊、聪明啊、情商高啊、自由啊、专业扎实啊――讲真,写的时候,我确实想铺垫一下的,但后来仗着跟中传比较熟,在那边朋友多,还是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我的意见。从说服和交流效果看,这篇文章可能是失败的。看过一句话:打着真性情的旗号,去说一些不顾别人感受的话,其实只是情商低的表现。――这个,我需要学习。
做出这个判断,我做过调查统计吗?没有,“浮躁、功利”之类完全是个人的印象和价值判断,可能不太好统计――我确实听过不少朋友这么评价过,包括广院自己的学生。这仅仅是一种个人印象罢了,并不是一棒子打倒所有人的全称判断,我接触的中传人很有限,显然没法儿做全称判断。这不是正儿八经的传统媒体评论,不是调查报道,不是研究鉴定,只是自媒体吐槽而已。当然,这样简单的判断可能确实陷入我所批判过的标签化,这也是我所需要反省的。
我那个简单判断的另一个问题是,没进行严格区分和界定。中传很大,“中传新闻”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不同学院和专业的氛围不一样,我那个笼统的判断会让一些老师和学生很委屈。很多学生留言时都委屈地谈到“你难道不知道中传自习室天天爆满吗”。
今天下午与中传几个老师聊到这事儿,他们的宽容和理性让我很感动,有老师跟我介绍说,北广过去的有些问题可能如你所说,浮躁,功利,散漫,有些学生不爱读书――不过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之所以从“北京广播学院”改为“中国传媒大学”,也有这种考虑。这个老师介绍说,教育部的评估,传媒大学比过去的业内老大还多0.5分,而且是以科研为主的评估。学校进行了很多改革,都致力于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塑造严谨扎实的学风。
有人要问我的动机了,你批评中传的动机是什么?如果非逼我给一个动机,就是想引起一个关于让学生更多读书的讨论。我之前在北大课堂上曾经“挑”起个这个讨论,而且挺成功。今年读书日前夕,一篇《高校图书馆借阅量创十年新低,孩子今天你读书了吗》的报道引发舆论讨论,报道以北大为例,称如今大学生读书越来越少。我敏感地觉得,这是一个非常适合“激发讨论”的评论话题,一方面谈“学生读书越来越少”这个热点,一方面新闻说的又是北大,北大学生肯定有很多话要说。然后我就在评论班的微信群里布置了这个题目,让北大学生谈自己的观点。一个学生文思泉涌,立刻写了篇题为“借书少了并非就意味着读书少了”的评论――由于角度独到,有理有据,而且是北大学生现身说法,我推荐给《新京报》发表这篇评论后,引发了很大的舆论反响,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
学新闻的人,遇到不同观点,应该学会用笔去论战,用媒体人方式去解决不同观点,用事实和逻辑去说服,而不是发短信骂别人“傻逼”,或扎堆去别人微信去打群架,或用一句“你在标签化我们”这种万能的盾回避所有的批评。在这场讨论中,中传学生多表现出了理性交流的态度,即使有不满,也表达得很克制,让我尊敬,让我反思我判断的简单粗暴。
编辑:夏文、马冬(实习)
内容来自:吐槽青年:曹林的时政观察、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