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调这回事儿

2012年,因种种原因,工作四年的我参加了上海选调考试,实现了从上海基层公务员到市级机关公务员的转身,2013年写了这篇文章。因昨天写 《混迹职场重要的不是“鸡汤”是“行动”》,萌生了要以《杜拉拉升职记》为引结合自身经历写职场系列的念头,今早发了 《珞珈六年:说说考研、求职、公考、司考、实习那些事儿》,翻出这篇旧文给大家聊作参考。

到新单位已经有一段时间,从区级机关调到市级机关,虽然一切还在适应中,但还是想梳理一下选调这回儿事,只是想让大家更好的了解选调的个中过程,为那些已经进入公务员系统,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仍想多一种选择换一个环境的筒子说说经验吧。

从考生角度来说,选调程序的启动应该是每年的9月左右,21世纪人才网上会有公告,报名时间非常的短促,针对的对象是公务员,当然事业单位(参公)也可以选择到公务员单位。笼统的说要求实际就一句话:在公务员单位(参公)工作满3年,有意向的筒子可以留心。当然,单位的再次选择就是见人见智了,可以询问下在那个单位工作的人,参考下报名条件等等,大家都是经过公务员招录的人,这些我就不再赘述了。

有四天的时间报名,要经过审核环节。据我了解,有的考生在填报基本情况的时候并不太注意,只是笼统的写了自己的学历学位情况等,建议大家还是应该注意见缝插针的填写自己的所有值得骄傲的既往经历,如在团委/团总支、党支部担任的职务、发表的论文、荣获的年度优秀、个人嘉奖、主持过的节目、文艺特长等。因为经常看到网上有人询问说为什么审核被拒,说有“萝卜”云云,我个人认为:审核被拒不排除和年龄、性别、工作经历有一定的相关度,但可能你在填写这些机械的表格中所透露出的个人能力和信息对于审核有一定的帮助。说句大白话,考选调也是个技术活,有关系的人早通过别的渠道调过去了,我们只要在可能的范围内尽人事、知天命就好。填报好后注意追踪下审核是否通过,如果没有通过或一直没有反应可以改报其他单位。有的单位比较不人性化,可能会到报名截止的最后一分钟还不拒,报名截止了才拒人,所以大家还是应该特别注意一下。

报好名后就是准备考试,有人说,选调还用准备?我个人觉得,适当的准备还是有必要的。选调笔试主要是三种题型,选择、简答、策论文。选择能准备的是时事热点,建议大家翻翻一年的全国和上海的重大热点问题,当然通常还会涉及零星政治经济学方面的问题,我之前考前有过来人建议我看下公务员招录后考试的那本教材,结果因为没人有那本新近教材,只好作罢,大家不妨自己看看是不是需要。简答基本关联时事热点,和公务员招录考试的申论题型不同,是没有材料可以借鉴的,由于答题纸内容非常有限,我实际上只是回答了要点,并没有特别展开。简答和策论文的准备因为手边有本《理论热点面对面》,所以认真的看了看这本书,关键点还作了强化记忆,也不知道最终有没有大的帮助。今年的策论文材料是政务公开,题目是形式主义,由于害怕跑题,我只好以政务公开的角度答形式主义,最终考了77分的成绩。

笔试通过对于选调考试只是敲门砖,身边大多数参加这个考试的同事都有机会参加面试,不同单位的面试的形式是不同的,有的在面试环节还会加试专业或再要求写一篇文章,时间多是笔试成绩出来的那个星期的周末,我所在的单位通知时还询问了我许多个人情况,如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等等,一一作答。我报考的单位面试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自我介绍和初步了解,自我介绍之前会要求将自己的资格证书和获奖材料复印件提交相关单位。二是结构化面试,题目分别是:岗位职责和想法,作为一名政府工作人员,对于发现网上微博有人因某造纸项目污染问题发布去政府机关静坐,怎么办。三是小组面试,题目是上海作为压力之都,怎么看?一轮大家依次发言,时间3分钟,两轮自由发言,总时间2分钟,可以互相提问。需要提醒的是,不到最后大家一定不要放弃。我结构化面试下来感觉不太好,小组面试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建议大家一个是答题抓要点,一个是题目新颖,我的小组面试做依次发言时先说题目是“化压力为动力、变魔都为摩都”,并解释了第一个魔都是魔鬼之都,第二个是摩登之都。并从原因:工作压力大、人才汇集;社会问题:住房难、看病难、养老难;个人性格使然等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并回答了对策,效果觉得还不错。当然,时间的控制和把握也是需要特别提出的。需要说明的是,希望大家对于所有工作人员的问题都要认真回答,有的单位不同环节间歇时间非考官工作人员会做细节提问,如房产、婚姻等,应以自信负责的态度回答。

面试完了就是政审,政审大多数单位是1:1政审,有的会包含家访,这些都非我们所控制,平常心就好。能做的一是和以前的老单位做好沟通,毕竟作为我们大多数公务员走上社会的第一份工作,老单位给予了我们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契机转变,我觉得还是应当以感恩的心态,不管是否走成都要情谊在。二是做好工作的交接,这方面大家都懂,就不再多说了。

最后想说的还是“平常心”三字。我考选调时纠结两件事情,一是性别、婚姻,觉得一个女孩子,没有结婚没有生娃,又是适婚年龄,多少有些担心。二是有非常优秀的原单位的男性同事和我同时进入同一单位的同一岗位的面试,个子高又帅口才不错还有和我不相上下的团工作经验、嘉奖、论文等,两个取一估计我败走麦城的概率很大。而后来的种种说明这两件事情都没有化为现实,一是运气使然吧,二是我觉得大家还是要多些自信。印象非常深刻的是下午面试前一位工作人员问我我和他谁先接到通知下午面试的电话,我回答说他,工作人员问那我怎么想,我笑着顺口说我想我面试还是应该有机会的吧,在工作人员那里估计赚了不少自信分,后来听说最终考官也会参考工作人员场外了解的情况的。顺便说下,我那位同事和我都同时如愿进入了同一新的单位。

恭祝走这条道和还在公务员招录过程中的筒子们心想事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选调这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