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漫笔“微日记”(101-105):氵曼讠炎“1001夜”

林子漫笔“微日记”(101-105):氵曼讠炎“1001夜”

KJ林文斌2016-03-08 01:16:52

《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曾经温暖了我的童年生活……

【2016-03-01】氵曼讠炎“1001夜”

跨过一周岁的门槛,“林子漫笔”开启了它新一轮的征程。在网络软文浩如烟海的信息时代,如何写好这第101篇“微日记”,让它更有生命力呢?

思索了许久,我都找不到答案。审视自己,我才发现自己并非这个疑惑的根源。不是因为我内心的迷失,而是因为在追溯林子漫笔一路写来的痕迹时,铺开的层层思维穿越了时空恣意流淌,以至于一时间漫出了我的视力范围,甚至于都不知道该怎样去描述那番感受。

无论是365天,是101篇,还是畅想未来的1001夜,林子漫笔的本意就是漫无边际、落笔写意。既如此,还要那么多条条框框和设定的路径做什么?没有中心思想,没有段落大意,没有问题分析,没有对策措施,林子漫笔,本就是一片精神的圣地。

只不过,或许是女儿的出现,改变了林子漫笔的写风、笔锋,她让它变得更加柔情万种。这种改变,其实也是必然。人的成长,总会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而渐变。或许越往后走,越会少了意气风发,然而沉稳安宁不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吗?冲锋陷阵久了,谁都会累,休憩一下转个身,能量满格再出发,岂不很好?

这代表了新起点的第101篇和意味着旧阶段的第100篇,都以“林子漫笔”的周岁生日——2016年3月1日为时间背景。希望这代表了101天的第101篇,加上那些不是“微日记”的近300篇林子的漫笔,能够一直写下去,一直写下去,一直写下去,慢慢写成1001夜。

没错,这或许是一个打小以来一直割舍不掉的情结。《一千零一夜》的童话故事,曾经温暖了我的童年生活。我愿用这种写日记、讲故事、谈心得的方式漫谈人生,给读者们描绘一组不一样的1001夜。

【2016-03-02】手抄党章“一百天”

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作为帐号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昨天又一次火了。这个公号的功能介绍为“这十年,我们好好学习。与习一起进步,一起担当。错过习的前60年,不再错过现在。”一直活跃在“学习”的前沿,一直倍受党内外人士的关注,我当然也是其无以计数的粉丝之一。

然而,前天我却失职了。当“学习小组”前天发布《8700万党员,人人可参与!与学习小组互动:手抄党章100天》的文章后,我因为周一的事务性工作,没有及时跟进,出现了对重要信息的暂时性失明。直到今晨,我才发现昨晚发布的《【手抄党章100天】第1天:进来看看,有没有你朋友的书法》,我才发现自己迟到了。

中办关于“两学一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的学习教育方案明确要求全体党员“逐条逐句通读党章”。通读不能左耳进、右耳出,怎么才能脑中记、心中留?“学习小组”尝试手抄的想法和做法是个不错的办法。“在屏幕和键盘时代,我们中不少人,已经很少有机会认真写字。读完,再写下来,用笔而不是用键盘写,将让我们重温书写的美好。”书法,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边练书法边记党章是个有主意、有创意的好方法。

点击进去,我才发现这个活动真的是太受欢迎了,一天之内,几千幅“手抄作品”,篇篇洋溢着众人对党的挚爱与信赖。有的笔迹遒劲得可以当书法家了,有的纸张漂亮得可以做手抄报了,有的仿古写成繁体字,有的专门启用新本子,有的附上手抄打卡登记表,有的居然把它写在水杯上。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乃至旅居国外的有志之士,都聚到“学习小组”开了个远程PARTY,纷纷用手机上传自己的真情之作。

学习小组每天会发布当天需要抄写的内容。党章全文(不含标点),一共1万5千多字,按100天抄完,每天平均抄150字左右,相当于手写一条微博。让我们一起拿起笔,激发我们内心深处的党章意识吧!

【2016-03-03】有一种爱“叫唠叨”

成天唠叨,烦不烦啊?这或许是许多孩子的心里话。

孩子转眼开学有一个多礼拜了。这些天在家里,从包书皮到做作业、从日常起居到吃喝拉撒,看到孩子和孩子他妈之间发生了不少口角,让我产生了不少思考。爸爸和妈妈都很爱孩子,只是爱的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形式不同而已。相对来说,妈妈爱得更直接、更具体,从孩子的认知角度来看,可能会感觉说得更多、管得更多一些。

立场不同,看法就会不同。妈妈觉得自己的苦口婆心不被接受特委屈,孩子觉得自己的方方面面都被约束特郁闷,彼此之间需要加强沟通,然而这不能成为孩子可以“不听话”的“通行证”。孝顺作为传统美德,不顶撞长辈的顺从、听话是孝之表象。在没有沟通好之前,首先应有听从父母教导的意识,才是一个乖孩子。

以前,我发表过一篇豆腐块:《尽孝须尽早》。今天,我还想补充啰嗦一句:尽孝得多笑。父母不关注孩子在经济上物质上如何孝敬,更期待孩子在陪伴上精神上给予慰藉。“常回家看看”,哪怕是“洗洗筷子刷刷碗”抑或者“拉拉家常聊聊天”,都是孩子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

对于还没长大出门的孩子,并不存在“常回家看看”一说,但同样有“听父母的话”之责。孩子学得好,父母就省心,让父母省心就是回报父母的一种孝行。孩子不能总是等到有了自己的孩子,再去感受和回报父母的辛劳,而应当从能够回报的每一处点滴上做起。好好学习、认真吃饭、不再磨蹭,多帮父母做点事,这个家庭该有多幸福?

回到开篇的话题,世界上所有的妈妈都是唠叨的,但妈妈的唠叨倾注了世界上最无私的爱。为了孩子顺利成长,唠叨起到了不断强化的作用,等孩子长大成人出门远游了,再想唠叨孩子,孩子也听不到了。等孩子以后再回家,妈妈可能也没力气也舍不得唠叨孩子了,嘘寒问暖还来不及呢。

所以,世上有种爱叫做唠叨,还请儿女们多多珍惜。

【2016-03-06】爸爸是种“奢侈品”

今天摆弄好久没有浏览的朋友圈,发现一篇深度好文《有一种奢侈品叫爸爸》,该文是“潮爸辣妈亲子团”转自“梯田亲子堂”的微信文章。作者在开篇中的一句话,就让我有了读下去的冲动:“我发现,对一个女人,最有杀伤力的男性魅力,居然是爸爸带孩子的美。”

众所周知,孩子们上学放学、看病逛街、出门游玩,甚至于在家里的漫长时光,陪伴他们最多的,是妈妈们,以及老人们。那么,爸爸们都去哪儿了?

是的,爸爸们“一定没有闲着,一定在祖国大好河山各个角落为小家庭而奋斗”着,然而,“看孩子是女人的事,好不好?”“因为孩子,去和领导请假,不好吧?”“爸爸正在忙工作,别闹!”“去去去,去找你妈去!”似乎大多数的家庭,都有着这样的“传统观念”。

然并卵,爸爸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你造吗?你真的知道吗?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最需要爸爸的陪伴,因为在孩子们的眼中,爸爸是力量的象征,爸爸是值得信赖的支撑,爸爸是天底下无所不能的人。

哪怕家中有能顶半边天的女人,也有吃苦耐劳的老人,爸爸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作为孩子的一片天,岂能无故缺席?注意,这里的“故”,不包括工作忙、应酬多、真的很累等难以自圆其说的理由。试想,你再忙,忙得过大大么?局再多,有多少是可以推辞的?是很累,可是陪伴孩子其实也是一种调节和放松呢。

所以,请不要再以各种名义去推脱父亲的责任,请不要再找各种借口去搪塞自己的懒惰。勇于担当,不仅是伟大英雄的事儿,也是每一位平凡父亲的事儿。别忘了,你的家在等着你,你的孩子需要你,做个奶爸不丢人!

【2016-03-08】王芳传授“育儿经”

前天,孩子他妈买了一本王芳的书《最好的方法给孩子》,近两天几乎都快崇拜死她了,甚至在半夜给女儿喂奶后,还忍不住再读上几十页。身为知名主持人、电视节目制作人、新浪知名博主,她其实还是畅销书作家,除了之前的代表作《我是爱情科代表》《一个孕妇三个帮》,目前正计划推出《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最高的情商给孩子》《最尊贵的教养给孩子》系列作品。平均每天要主持3档节目,管理着100多人的公司团队,还要经常组织夏令营、训练营活动,却一点儿不耽误教育孩子的事,她是怎么做到的?

她深知忙碌的自己陪女儿的时间就像零钱,妈妈的拥抱会唤醒孩子美好的一天,所以她睡得再晚也会早起去亲孩子,直到女儿乐醒。她深知死学加苦学是没有出路的,只有掌握方法、活学活用才有可能成为学霸,所以她总是潜心教孩子学方法,让女儿走遍世界都不怕。她深知过目不忘靠的不仅仅是记忆力,更是观察力,所以她发明了“在哪里”游戏,帮助女儿练习情境记忆。她深知现在的孩子啥营养都不缺,就缺维生素T(Touch)和维生素Y(YES),所以她每天都会通过TT几下向女儿传递爱意,通过YY几次帮女儿培养自立。她深知爹妈啥样,孩子啥样,所以她总是通过女儿身上存在的问题,反思自身这面镜子的不称职。她深知专注力的培养,最怕看似关心的唠叨,所以她在女儿吃饭、学习、玩耍时,能不打断就不插话。她深知沙漏和闹钟非常管用,有助于强化时间观念,所以她巧妙地借助这两件宝物并持之以恒,神奇破解了女儿从小养成的爱磨蹭的毛病。

翻阅过程中,我被她总结的这些“育儿经”折服了。凯叔、三川玲、李菁菁、何静等几位作序的人也对她给予了高度评价。“这个了不起的女人,将会成为未来的教育家!”我更希望每一位妈妈,也都能成为称职的家庭教育家。今天是妇女节了,借此节日,恭祝天下的妈妈,都能为带出乖孩子、好孩子、棒孩子而笑靥如花!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xNzMxOTg5OQ==&mid=408004052&idx=1&sn=d180fa10f08dc51f51e550b4c6533a68#rd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子漫笔“微日记”(101-105):氵曼讠炎“100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