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上网查资料,照常打开Wiki(维基百科)。网页跳出一个超级醒目的捐款提示(见下图)。
我心想着,又来了。圣诞节前夕,是北美传统的捐款季,什么NPR(美国国家广播电台),Wiki(维基百科),Khan(可汗学院)等等非营利组织,都号召大家积极捐款。
以维基百科为例,每年年底,只要你上他家网站,都会有劝捐信。记得以前他家也用过黑黄色的搭配,总之弄的很警醒,让你感觉不捐一杯咖啡钱,这网站马上要倒闭了似的。
我本来想着自己已经捐了两年,今年是不是可以做一回搭便车的小猪,就不捐了,但这个信写的声泪俱下,让我实在不好意思装着没看见飘走,于是又一次乖乖输入了卡号。
维基作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产品做的还是不错(虽然上面的资料因为是网民共同编辑,引用时候需要辨别,有时会发现错误)。下面就以它为例,谈谈有关非营利组织的几个重要问题,希望能帮助从业者或者捐款人,梳理一下基本的概念。
非营利组织,最重要的是什么?
募集款项!钱是生命线,没钱了什么都做不了。这个大家应该容易理解。那么,有多少人会捐款呢? 一个重要因素,是你的劝捐行为够不够厉害。
我们来具体看看维基百科是怎么做的。
1)要打动人心。使人捐款的不是脑袋的理性判断,而是被打动的心。看看人家捐款用的词(以下是我的翻译,原文在上面图片):
“看起来你用维基挺多的,我希望你觉得它有帮助。让你捐钱,我们也觉得不好意思,但我们依赖于平均$15的小额捐款,然而只有不到1%的人会捐。如果你能捐3块钱,也就是星期天的一杯咖啡钱,就能帮助我们的网站运行好几年。是的,我们只需要一杯咖啡的钱。请你花一分钟,帮助维基成长。--维基创始人Jimmy Wales”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相比鸡汤类,经管类的文章,一般来说点赞数都会少的多(原谅我变相为自己拉赞)。嗯,有时候,理性的读者太多,也不见得是好事(开玩笑)。
2)尽量具体化。注意这种影响越具体形象化,效果越好。大家记得希望工程的募捐宣传画,不是一串数字,或者一个饼图,而是一个大眼睛的小姑娘渴求学习的眼神。维基把捐钱诉求具体为“一杯咖粉的钱”,落款不是维基团队而是创始人的名字,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3)立刻就做。捐款这种事儿,是Now or Never。
如果现在不捐,以后捐的可能性更小。这一点,NPR作为一个广播电台,有天然的劣势。其实我听NPR也挺多的,他家很多Podcast也非常不错,如果在国内能收听的话,非常推荐。但是他家竟然没有在自己的app里弄好链接,想要捐款需要另外开浏览器页面点开他家网站......所以,我也一直也没有捐过款。
捐款这事儿,有点像Impulsive Buy(冲动购买),最好让人唾手可得,动心以后不过大脑,立刻刷卡。
募捐的金额是不是越多越好?
你看维基百科的募捐口号,显得可怜兮兮的,好像没有你这3块钱他们马上服务器就Down掉了。事实上,根据董事会定的年度预算,他们每年募捐的目标都超过运行所需。以2014年为例,他们当年募捐到的金额是他们年运行花费的1.5倍。
不过,这也是非营利组织的通行做法。为了保证以后运行顺利,大家一般都会留出盈余来,万一以后哪个大额捐助的机构突然撤资了呢?有关盈余多少,大概是1.5-2倍之间比较好,太少了有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太多了钱容易滥用。
请专业的团队,花巨资来进行募捐,有没有问题?
不但募集资金超过自己所需,很多非营利组织还会花巨额请专业的团队来做募捐活动。在2015年,维基百科在募捐活动上花费了560万美金,请专业团队,做各种AB Testing,目的就是把最能打动你的捐款海报摆在你面前。
虽然这一点也受到不少指责,我个人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不能因为非营利的性质,就高冷的觉得市场活动是邪恶的。当然要做AB Testing,因为不同的劝捐信,效果差别太大了。写标题党不好,但起个有吸引的题目是每个作者该做之事。
不过底线是,不能欺骗捐助者。
如果撒一点“无伤大雅”的小谎,就能募捐到更多的钱,你怎么选择?
这是维基百科曾经面临的一个问题。他们在某次捐款的活动广告中声称,自己的生存完全依赖(entirely dependent on)小额捐款人。你在查他家的网站就会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包括比尔盖茨美琳达基金会在内的很多基金会,都是他的捐助人。
好在,维基百科经过激烈的内部讨论,最终决定撤换不实广告语,即使这样意味着他们的募捐金额会受到影响。
主要靠个人而不是企业捐款,是否就能保证没有偏见?
基本上所有非营利性组织都声称,自己的经营不会受捐助者的影响。也就是说,你只负责捐钱,经营权在我。如果你干涉到我的经营权,我宁可不要你的钱。
当然,这也只是理想的情况,事实上会复杂得多。
比如,“The New America Foundation” (新美国基金会)不久前辞退了一个项目负责人Barry Lynn。这位Barry,一直都在猛烈的批评Google的垄断地位。而这家基金会,从1999年成立至今,从Google的董事会主席Eric Schmidt本人和Google,收到了大概2000万美金的捐助——虽然他们说自己从机构的捐款不到总额的20%。
本来Google表现的也很大度,大家一直相安无事。但今年,出了一档子事。Google因利用自己的垄断位置打击竞争对手的行为,被欧盟一下子罚了一笔巨款:27亿美金,而这位Barry先生,很“没眼色的”在新美国基金会的网站上,恭喜欧盟的胜利,并且敦促美国的管制机构做同样的事情。
尽管基金会负责人公开发表声明,说没有任何捐款人指使她解雇Barry。但这种时间表上的衔接,实在是脱不了瓜田李下的干系。
我认为比较大的可能性是,虽然没有人指使负责人做这件事情,她很不难不进行自我审查(这一点,中国的网民应该容易理解)。作为组织管理层,她自然会考虑组织的发展。作为非营利组织,资金来源是生命线。怎么好意思一边拿着捐助人的巨额资金,一边说捐助人的坏话呢? 下次见到捐助人,场景不会很尴尬吗?
如何拿别人钱财,又不与别人消灾?
如何让非营利组织,完全中立,不受捐款人的影响?这个问题不容易解决。不过出发点是,要设立一套机制,保证信息的透明和公开,让大众至少有判断的依据。任命一个多元化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进行监管,即使非营利组织不要求像上市公司一样出年报,但是出于为捐助人的负责,需要公开捐款信息和使用情况,在成本不太高的前提下,越详细越好。再不济,像维基百科,至少可以在它网站上查到所有$1000以上的捐助人和机构名单。
我刚入职场的时候,觉得非营利组织的头衔自带光环。能有一天作为专业人士加入非营利组织,做点有意义的小事,是我一直以来的期望。
不过,和任何组织一样,非营利组织也有自身的问题和挑战:
为非营利组织工作,需要考虑如何在对捐赠人和机构诚实负责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扩大自己的力量,做更多的有益的事情。
作为捐助人,也需要擦亮双眼,谨防有些机构,打着非营利性组织旗号,利用人们的善良和公益心进行敛财,而钱都用来给干女儿们买包包了。
图片如非特别注明,则来自网络。
你好,我是Echo,在加拿大工作生活5年。
分享 “有点深度,不失温度” 的北美生活体悟和商业财经观察。欢迎关注。
其他商业财经类文章:
邻居的房少卖了$7万: 缩水70%的中国海外炒房团和“灰犀牛”
加拿大上网比例是中国的近2倍,但为啥没有双11剁手节?
我和小妞:万圣节糖果经济学
简单理财9原则(含全球财商测试)
大爷您真会开玩笑:川普推行税改,是为了和中国看齐?
谁说鱼和熊掌不能兼得?跟Google高管学习管理智慧
我们不玩儿小孩子过家家|“硅谷最重要的文件”教给我们什么?
每周必逛这家店|Costco购物体验
普通人最好的投资策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