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另一个自己

旅行中的另一个自己_第1张图片

 好几年前的一个三月,去同学所在的杭州找她玩。列车下午从武汉出发,黄昏时到达江西。那是我第一次离开湖北,看到“南昌”两个绿色的大楷体字被写在真正属于它的地方,一个我从未来过的地方,心里有无法言说的激动。十来个小时的硬座,我极力保持清醒,不想错过与每一个陌生地点的相遇,哪怕只是匆匆一瞥。

在之后的几天里,我走上了桃红柳绿、游人如织的苏堤,也在一座小镇里亲历了具有江南风味的小桥流水人家。西湖边的雷峰塔外表看上去并无多么眩目,灵隐寺也与一般寺庙差异不大,但那些熟悉的向往过无数次的名胜古迹让我的相关阅读一下子有了可靠的对应物,我从此不再只能借助想象来理解富庶文明的江浙一带。    

这种初见时的惊异不断扩大世界在我心里的面积,也不断丰盈着我的内心。后来,我的脚步越走越远,我在秋天的南京登上了中山陵,俯视着这个被笼罩在淡淡云烟中的树林城市,并把所有关于六朝古都的认识与它的现实碰撞。我乘坐着高铁穿越一条条隧道来到恩施的大山深处,在与当地孩子的近距离相处中对地理课本上的“山区”有了切己的体验:几年才能见到父母的留守儿童、走四十分钟才能到达的小卖铺、晾在屋顶的一排排黑乎乎的熏肉、时刻担心会掉下去的盘山公路。

旅行中的另一个自己_第2张图片

我也在贵州的“乌江酸汤片片鱼”火锅里让自己的味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享受,那么干净爽口开胃的酸味,那么种类繁多又异香扑鼻的辣味,重新定义了我对“酸爽”和“香辣”的认识。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登上了黄山,恰巧赶上了一场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我由此相信雪花真的可以用“一片两片三四片”来形容,而我平时所见的不过是雪点而已。如果下次再教《黄山奇石》,我一定能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猴子观海”、“天狗望月”的鬼斧神工。

第一次来到海边,光脚走在细软的沙滩上,眼望着无边无际的海面和模糊的似乎一直不动的渔船,我瞬间明白了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所写的“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及“烟涛微茫信难求”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岸边小贩卖的各种各样的贝壳满足了我童年时期所有的幻想和愿望,我吹起小螺号,声音并不是很悦耳,然而小学三年级跟着老师唱“小螺号,滴滴地吹”的情景清晰地浮现在脑海里。为了多年前的那个小女孩,我买了很多美丽精致的贝壳项链和风铃。哈哈,她再也不会跟我吵着要了。

旅行中的另一个自己_第3张图片

第一次坐飞机去国外,特意跑到窗户边看云朵。晴天下一团雪白的棉花糖飘荡在半空,地面阡陌纵横,绿意盎然。庄子说:“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其邪?”换个角度看,天边的云朵并没有那么神秘,而眼前寻常的田野却是那么可爱动人。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有太多主观性了,难怪“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我在相邻而发展相距甚远的两个国家里感受到智慧和正义可以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在因没有网络而不使用手机的时间里感受到不被打扰的专注之乐,在与途中陌生人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形形色色有趣的生活方式。

商业化让很多地方越来越相似,但我还是愿意走出去,把自己置于更广阔的天地,并在其中体会世界的参差多态以及自己的狭隘,它们提醒我要保持好奇和宽容——在不同的风景中更新自我,去接纳和允许与自己不同的存在。

                                                      卷耳

                                             2019年8月18日星期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行中的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