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人商城:从海底捞到Facebook,浅谈农产品电商社交化发展

海底捞的张勇谈到『服务理念』的时候,讲过一句话:“把人伺候好”。

这里面的“人”既包括客户,也包括员工,还包括其他的利益相关者。

如果把这句话套用到农产品的电商里,特别是B2C、C2C,O2O的农产品电商,也一点都不为过。

农牧人商城:从海底捞到Facebook,浅谈农产品电商社交化发展_第1张图片

再牛逼的电商,你始终逃不过跟人打交道,跟人打交道,你就得懂人的基本行为特性。

谙熟人性,在农产品行业里尤其适用,在这个行业里,我们的消费者有太多的痛点,首当其冲的就是信任问题

在当前大环境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以前仅满足填饱肚子的需求会被更有品质更安全的需求所代替。

而当前貌似运转顺畅的农产品市场下实际上暗流涌动。

环境问题、安全问题不断冲击着消费者脆弱的信任感,而解决这个问题的核心途径之一就是“互联网+”的运营模式,特别是互联网社交运营模式。

如果一个产品具备了社交的属性,以信任为基础,产品营销还会难吗?

我们看到很多做农产品的朋友圈微商一天到晚刷朋友圈,刷的只有产品,没有“人”、没有人性、没有人格,冰冷的产品是无法直接跟人建立链接的,能跟人建立链接的唯有具备社交属性的产品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的是人的入口,微信恰恰是最好的工具,微信朋友圈与熟人圈的关联度极高,一个具备社交属性、人格化的产品恰恰容易产生商品购买的转化。

所谓“社交基因”,就是以产品为媒,让消费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商家产生互动。

农产品电商的角色不仅限于纯电商平台,更应是个用户交流交友的平台,一旦挖掘到了深层次的用户需求,用户的驱动力量无疑是巨大的,这个时候,对于平台来讲,就是办好社交平台,顺便把产品卖出去。

今天的互联网农产品营销是以人为本的营销,不通人性,不具备社交属性的产品营销都是不具备持续性的。

那种把农产品直接搬到互联网上销售的企业只是增加了一个电商渠道而已,或许这种方式部分利用了互联网的部分优势,但营销模式与传统方式并无二致。

真正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属性的优势,创新的营销模式来满足部分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应该是联网农产品运营的可预期未来模式之一

未来,唯有深挖自身以及产品的社交属性。如此,方可走得更长更远。而社交电商的宿命与突破,都在移动端。

依托社交流量去做有特色的产品,是最对口味的,因为有特色的产品本身就有碑传播的天然因素,越有特色,越小众化的东西,越适配社交流量。

但是,社交流量必须融入到产业改造中才有价值,否则又会沦为骚扰用户的广告。这一系列问题也是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最头疼的。

农牧人商城:从海底捞到Facebook,浅谈农产品电商社交化发展_第2张图片

但是,我们看看facebook的商业化尝试,还是有些名目的。

Facebook以前是用google的广告系统,所以一开始尝试广告或者电商的时候,效果奇差,因为facebook拥有前端流量,关于成交部分的数据,是没有深入开发能力的。

现在,facebook从Google挖了一批工程师自己做了广告系统,经过不断磨合,效果已经很好了,甚至好过Google的关键词广告。

这套系统的好处就是可以跟踪每个用户的购物和兴趣,相当于用户的商业属性在不断成长,用户不是反感广告,而是反感自己不需要的广告。

微博也是一样,微博以前广告泛滥,让大家反感是因为微博上没有做好用户的商业属性成长,所以,农产品平台做不好这一点,只是强推好产品,是仍然做不好移动电商的,哪怕再用公益的名义也不行。

移动端的用户拥有天然的账号体系,这是PC端无法比拟的,想想看为什么Google、百度最近大力推广账号体系?

因为没有账号体系,就没办法跨屏跟踪用户,用户的商业属性成长就无从谈起。PC端只能计算点击,但连Google这么强大的智能公司也没办法做好PC端的用户商业属性成长。

所以,移动电商为什么未来空间巨大?为什么移动电商又不能走PC端的模式,就是因为这种本质的不同。

你可能感兴趣的:(农牧人商城:从海底捞到Facebook,浅谈农产品电商社交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