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

近日,一个“量子波动速读,10分钟读10万字”的培训引起了大家的注意,该培训方式号称只要掌握了量子波动速读方法,就能在10分钟内阅读一本10万字左右的读物,并且还可以把书本内容复述出来。相关新闻报道中提到:根据深圳某培训机构介绍,“真正的量子波动速读甚至都不需要使用眼睛来参与阅读,而是使用HSP能力里面的透视能力、心灵感应等能力来接收波动的信息。我们在训练孩子们的时候,我们会把书本直接放置在孩子们前面,进行快速的翻页训练来训练孩子们感知波动的信息。拥有了百分百的透视能力的孩子,在快速波动书本的时候,就能感知到书本的信息。”

杭州、深圳等地不少家长被这种“超能力”打动,为了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成为拥有“超能力”的神童,花费不菲(收费在6000元半年到26万“终身制”不等),报名参加了的这种“玄之又玄”的培训。

“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_第1张图片

在一片嘲笑声以及专家的科普中,该培训方式终以“骗局”的称号盖棺定论。而事实上,类似的“全脑开发神功”已经不止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过去也曾有“蒙眼识字”(号称经过培训,蒙着眼睛也能感知到物体、文字或者图案)、“听音频提智商”(号称能通过戴上耳机听音乐让大脑的“松果体”和“海马体”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快速提升专注力和记忆力)等大法被报道和辟谣。

大家不禁唏嘘,这些骗子机构的手法是如此拙劣和经不起推敲,为何还能层出不穷,家长们为何会轻易相信呢?

“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_第2张图片

普遍认为,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这些机构抓住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态,编造了一套“伪科学”,引得焦虑的父母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纷纷放下了基本地思考判断,落入了本可以避过的陷阱。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惜用错了方法。

既然如此,天下到底有没有靠谱的“速读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这个话题。

在介绍“速度法”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一个重要的问题:人类是如何实现阅读的?了解了这个问题后,我们将来就能轻易地识破骗局的伎俩,不会被那些唬人的把戏轻易忽悠了。

“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_第3张图片

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认知神经科学家之一,欧洲脑科学研究领域的领头人,法兰西学院实验认知心理学教授,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在他的著作《脑与阅读》中对人类如何阅读这个问题进行了科学地阐述:人类从眼睛开始对书面文字进行加工,只有视网膜中央的一块称为中央凹的区域才具有足够的分辨率,正因为需要把文字放入中央凹来阅读,眼球在阅读的时候就需要不停的移动。 人的目光在书页上一小步一小步的移动,我们称之为眼跳,每一次眼跳只能辨别出10~12个字母,注视点左侧的3~4个和右侧的7~8个,在这个范围以外我们基本上识别不出单词,只能感觉到有空格。阅读时除了移动,还需要对单词进行识别,专家估计出识别每个词所需的时间达到50毫秒时,阅读速度还可以基本保持正常。

总而言之,眼睛的阅读行为对阅读施加了很多限制,视觉感受器的结构决定了我们必须每0.2秒或每0.3秒就让目光跳跃,这样才能够对整个书页进行扫描。考虑到视网膜的构造,人类阅读地速度是有上限的,那阅读速度达到多少算是很快了呢,迪昂给出的数字是每分钟能读四五百词就是优秀的阅读者了。无独有偶,美国公认经典阅读书《如何阅读》中也提到,每分钟若能达到400-500个英文单词的阅读者就能称为“卓越阅读者”了。

“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_第4张图片

也就是说,人类自身的生理结构决定了阅读速度超过每分钟500个英文单词后,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了。了解了这一点后,是不是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那些动辄号称几分钟读完一本书,或者通过眼动训练就能够“一目十行”的广告您还会相信吗?

您可能又要问了,既然眼睛的构造对阅读速度有限制,那人类可以不通过眼睛进行阅读吗?抱歉,要令您失望了。通过《脑与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知道,脑并不是具有无限可塑性的器官,人类活动也并不是不受限制的。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阅读作为一种文化活动仅仅出现了几千年之久,人类并没有足够的时间进化出一套专门用于阅读的神经回路,只能在基因限定的神经回路中进行。那脑究竟分配了什么神经回路给阅读这个行为呢?1892年,法国神经科学家约瑟夫.朱尔德热里纳发现,当中风影响到大脑左侧视觉系统的一小块区域时,可能引发完全的或选择性的阅读障碍,现在的脑成像研究证实这一区域在阅读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区域在全世界阅读者的脑中位置都一样,这个区域会对书面文字自动产生反应,在不到0.2秒的时间内,还来不及产生有意识的知觉,这一区域就可以识别出字母串,然后这一脑区将信息传递给两个重要的脑区,即主要分布于颞叶和额叶的脑区,它们再分别对单词的发音模式和意义进行编码。

这下明白了吗?负责阅读的区域在“视觉区域”,只有通过视觉系统处理后,人才能从书本中识别语音和语义,试图不依赖眼睛就能进行阅读根本是目前的人脑无法企及的能力。了解了这些后,您还会觉得“蒙眼识字”“量子波动”是可以花点钱就能学会的“超能力”吗?可能这个情节只能在科幻小说中才有了。

说来说去,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究竟还有没有“速读法”这回事了?

当然有,而且说起来特别简单,也根本不用花费巨资。

《如何阅读》这本书中指出:阅读时的三个致命错误是走神,重读,默读。解决了这三个问题,其实就掌握了速读的钥匙。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三个错误逐个击破。

“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_第5张图片

首先,走神。大伙听到后可能会觉得不可思议,这也算是致命错误?

想想我们平时的生活吧,其实是充斥着被干扰的因素的:同事家人的召唤,电子邮件的弹出,耳机里播放着音乐,电视机放着连续剧,手机10分钟看一次,好玩的小视频要分享,淘宝京东大促来了忙着买买买,早晨空气清新想看点书可惜起不来,晚上夜深人静想看点书兜兜转转还是去了朋友圈。发现了没有,想在这样的状态下企图营造专心阅读的氛围基本是痴人说梦。阅读的速度和效率看似是阅读者的问题,实际上和周围的环境却息息相关。提高阅读速度的第一大法:提高专注力!选择一个适合您自己的不太容易受干扰的“触发扳机”时间,比如一上地铁就塞上耳机,远离干扰,屏蔽一切电子设备进行阅读,比如吃完饭后的半小时休息时间,就找个安静角落,放下手机拿上书开始阅读,比如碰到排长队,或者候机坐火车的时间就可以用来阅读。对于孩子来说,培养专注力更是尤为重要,是学习效率提升的基石,如果您的孩子专注力欠佳,不妨试试先从一本孩子爱读的书本开始操练孩子的专注力吧。

第二、三个要解决的问题是重读和默读。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重读和默读的问题是针对成人读者的,对于一个正在学习的小学,初中生甚至高中生来说,逐字阅读是必须的,因为孩子们正在学习每个单词的拼写和意思,还没有经验来根据上下文猜测词汇的意思,所以学生在阅读时进行重读和默读是很正常的。但是成人读者就可以依赖自己的背景知识尝试更快速的阅读了。在《如何阅读》这书本中,给到了这样的一组数据:非虚构类的作品中的核心信息大约占40%,另外60%是填充字数,细枝末节或者解释说明,而这些细枝末节你只需要用20%的时间进行略读或者扫读就可以了,这样你就节约了40%的阅读时间,通过这样有选择的主动阅读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获取信息。正如同,开车前司机总会先看一下地图,了解一下目的地的方向才开始行驶一样,阅读者在阅读非虚构类作品前也可以采取预览的办法,看一下大纲,主副标题,段落首尾句等,这些地方通常都埋藏着一本书的核心信息和重要观点。

在《如何阅读》这本书中还介绍了遇关键词停顿的方法,这一方法很有用,可以立刻提高阅读速度,也可以避免默读,所谓关键词是句中比较重要的词汇,通常多于三个字母,且体现整个句子的含义。通过寻找并抓住关键词,可以既省时间又能理解句子。你只需要每次移动眼睛时注意到关键词即可,这样做实际上拓宽了视距,理解力也会跟着提高。

简单总结一下本文,首先,由于人类生理结构的限制,试图通过学习“神术”来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是不可能实现的。想成为一个每分钟阅读500字以上的卓越阅读者,需要进行日积月累的专注阅读,在阅读中不仅需要训练眼动,快速抓取关键词,更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核心信息的提取,也就是说,书读的越多,你就能读的越快。

阅读有没有捷径,古语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书山有路勤为径!借用《如何阅读》中的一句话:寻找不同的方式来体验这个世界,你经历的越多,拥有的背景知识就越多,而这又反过来帮助你读得更快,理解的更好。唯一限制你,丰富你的背景知识的,就是你探索新领域的意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天开始阅读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量子波动”是个笑话,这才是靠谱的“速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