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张图片
传承与守望

人,最大的命运是他所遭遇的时代。

——申赋渔《匠人》


乡土式微     手工年代的凋零

曾几何时,在广阔的中华乡村大地上,瓦匠、豆腐匠、木匠、剃头匠、花匠、铁匠、杂匠、织布匠等百工兴盛,他们连缀起整个村庄的乡土生活图景。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2张图片
▲篾匠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3张图片
▲缝纫匠

2000多年来,中国匠人人才辈出,勤奋而智慧的中国匠人们创造了灿若星河的工匠技艺,从被罗马人惊为天物的丝绸,到薄如蚕翼的纸张,最后形成了烧造、织绣、印染、编结、木作、营造、装潢扎糊、剪镂、刻印、画绘、塑作等诸多门类。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4张图片
▲木匠

而最早让世界认识和记住中国的,恰恰也是中国的工匠技艺——“瓷器”,从此,这种工匠技艺成为了中国的名字。

老人们都记得,生活中所需的一切,曾经就在屋前屋后。那时的日子直接、新鲜,带着手心的温暖,那时的人们以情相待,用心相处。然而,随着乡土的式微和手工时代的凋零,他们的命运,也成为时代大波浪下的微弱涟漪。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5张图片
▲老千层底布鞋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6张图片
▲老千层底布鞋

工业时代的到来,使得传统手工业饱受重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雕细作的传统工艺,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渐被冷落,传统工艺生存不易,传承也日益艰难,以致多种传统工艺逐渐衰落,有的则只能在非物质遗产名录中才得以一见,无数的优秀老艺人无声无息地逝去,不仅带走了一种种中国传统工艺的断绝,也带走了不厌其烦、精益求精的中国匠人精神。

匠人这一族群衰落的背后,是中国千年农业社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原本热热闹闹的传统“熟人社会”,正向现代西方“陌生人”社会转变。曾经邻里间浓厚的乡土人情、传统文化,在时代转型过程中遭遇巨大的撕扯和断裂。这份在中国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羁绊,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稀缺的东西。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7张图片
▲水族马尾绣

水族手艺人    失落故乡的守望者


传统文化与手艺传承之变,在我们泱泱中华的核心区域尚且如此,更不说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有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三都。这里生活着56个民族之一“四分地球三分水,天上人间唯一族”的水族人。水族在民歌中,常以“像凤凰羽毛一样美丽”来形容自己的家乡。在中国的少数民族大家庭中,水族有自己的语言、历法和被誉为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致力于全球非遗传承保护与产品内容开发的古来美集,在这里幸会了传世珍惜的水族马尾绣。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8张图片
▲三都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9张图片
▲水族文字水书

自古以来,王朝的变迁,时代的更迭往往与一个家族的荣辱难以分割,水族先祖在战乱灾祸中被迫三次大规模的迁徙,在唐朝时期来到贵州都柳江、樟江流域一带。从此以后,大部分水族人就在这里过着定居的生活。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0张图片
▲水族端节赛马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1张图片
▲水族端节祭祀

水族自古便有养马赛马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以丝线裹马尾刺绣制作图案的好处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马尾不易腐败变质,经久耐用;还有马尾上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光泽;另一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形如古代钱币的铜饰,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同胞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2张图片
▲水族马尾绣

据说,马尾绣背带在水族生活礼仪中具有特殊意义。马尾绣背带以及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新生儿的必备礼物。一般来说,每个水族妹子一生中只能接受娘家送的一条马尾绣背带,就算改嫁再生孩子,娘家都不会再送背带。这种传统的主要原因是马尾绣背带制作工序繁杂、价格昂贵、经久耐用,娘家人希望自家女儿婚姻稳固,家庭幸福美满。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3张图片
▲水族马尾绣背带

走进水族马尾绣之乡   支持匠人的坚守


如果你曾经去贵州的山区支教,亦或是只是去大山深处去感受无与伦比的自然风光。那你一定会有意无意的看到过这些精美的刺绣,和小朋友们那张花花的小脸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我想你也一定留意到,还是有人趁着午后的阳光,和邻里老人一起为将要出嫁的女儿绣一双钩头鞋和一件背带。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4张图片
水族妇女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5张图片
▲水族马尾绣钩头鞋

一直以来,水族女子从7—8岁就开始学编织马尾绣,创制图案,15岁时基本掌握了马尾绣的制作方法。只为在自己出嫁时能够带到婆家代表自家手艺及颜面的背带。2006年,水族马尾绣被列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为这一古老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遗憾的是,掌握马尾绣全面工艺、具有深厚功底的妇女人数极少,大多数是老艺人。解放初期,这些刚刚学会手艺的民间艺人,遭到“文革”冲击,马尾绣手艺后继乏人。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6张图片
▲水族马尾绣老艺人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7张图片
▲水族马尾绣老艺人

由于现代教育、升学、工作、“打工潮”的出现,以及工业化生产、现代文化、审美观念的冲击,使得年轻女子极少愿意学习马尾绣工艺和愿意使用马尾绣工艺品。传统的水族绣娘们,因为不能靠此维生而不得不远走他乡外出打工。因此,就留下了小小的他们——山外的人,都叫他们留守儿童。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8张图片
▲水族儿童
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_第19张图片
▲水族儿童

2015年12月,中国儿基会携手国内知名专业非遗保护传承团队{古来美集},共同发起“传承与守望”——挽救水族马尾绣公益众筹活动。他们将带着保护活着的文明的梦想,带着水族人的希望,带着所有人的信任和寄托,用镜头和纸笔,记录下水族人指尖穿梭的一针一线,探索水族蕴含的人文之道、工艺之道。本次活动正在京东众筹平台火热募资中,期待更多心存善意的人能够助力本次活动。

公益活动募资通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很忙,你有没有时间听老手艺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