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九)

      一、探究学习产生的背景与特点

      “探究”的概念,是教育学自古就有的研究课程。“探究学习”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探究学习”是遵循科学家运用的方法和精神,教师和儿童一起研究科学现象的教育。

      探究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点: (1)儿童自主地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获得科学知识。(2)旨在培养儿童从事研究的必要的探究能力。(3)旨在有效形成认识自然的基础——科学概念。(4)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

      探究学习的过程为: 在研究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的主动参与,发展探究能力,获得理解客观世界的基础——科学概念;进而培养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这是现代理科教学应有的模式。

      二、探究学习理论的主要内涵

      “探究学习”理论的核心人物是施瓦布,他从“现代科学的本质”的高度,主要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探究学习的必要性。他主张,儿童自主地掌握他所探讨的事物的过程,就是教学过程。通过探究得到的知识,不是单纯事实性的知识,而是被解释的知识,正是在探究的过程中蕴含着教育的本质。

      “探究学习”理论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加涅,他为探究学习的实践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加涅认为,学习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学习所必需的能力,学习终结时的能力,将会比早期能力更高一层。加涅把知识摆在了重要的地位,把重点放在能力上。他还认为,“所谓发展是学习的结果,学习是发展必须依存的前提条件;而学习不能归结为单纯的成长过程那样的人的内部倾向与能力的变化。教学是学习的必要条件。”

      三、探究过程的要素分析及其教育价值

      “探究学习”的特征就在于重视探究过程,强调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将“探究学习”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教育时,必须从总体上作出构想,即借助比较低层次探究能力的作用,形成初步的科学概念;由此,逐渐地培养高层次的探究能力,获得抽象性程度更高的科学概念;借助这种探究能力和科学概念的培养,扎实地掌握探究未知世界所必须的科学方法。

      研究者们根据自身的经验,析取了探究学习过程的构成要素,主张这些构成要素可分为三个范畴: 观察过程(通过人的感官获得有关现象的信息的过程);信息处理与表达过程(处理所获得的信息,并用适当的符号表达该信息的过程);理论化过程(超越假设的推论、模型化、理论等所掌握的信息,求得具有普遍性的法则的过程)。

      “探究学习”论与“发现学习”说一样,为讨伐传统教育,开拓创造教育吹起了号角;“探究学习”论推动了理科课程、教材、教法的根本改造;“探究学习”论推动了对教育目标论的分析研究。“探究学习”论有它的合理内核和积极作用,这是肯定无疑的。

      “探究学习”值得我们探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程的逻辑》读书笔记(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