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13

做自己有多难

2018-08-13_第1张图片
图片来源手机壁纸,侵删

谁发明的拖延症这个词,症的意思是病象,把拖延加在一起,是说拖延是病?这是谁说的?

果然,度娘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通过拖延症把人往精神疾病上引,再通往某个不知名的医院账户里,然后...

是的,你没有看错,我又一次为自己的懒惰找到一个看似正当的理由。

近期看了一些不是书的书,为什么说不是书呢?博客,公众号,推文,甚至是新闻,看得越多心越慌,

某某某跌落首富神坛;

完美爱情是堕落的根源;

区块链缔造新财富神话;

东莞还能恢复往日的繁荣吗?

人人都是爱国人士,都是意见领袖,都是绝对正确,道理辩证的比谁都明白,哎~看得我头疼,索性回家陪孩子。

上周末和家人一起去老家背后的山上游泳,大家都玩的很开心,还没有花钱请教练,买门票,对于我这个抠门的人来说,这应该是最开心的事了(此处是捂脸的表情)。

原来内心的喜悦,和钱没多大关系。

你能说花10万做一次海外豪华游比和女儿在家里看小猪佩奇哪个更快乐么?我看未必(估计先进的积极分子又要站出来骂娘了)

今年的热词:佛系,旨在控诉90后和00后的不思进取和怡然自乐。但我看来这是好事,至少证明了如今的年轻人更懂得思考了,从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到崛起的一代,再到为人父母的一代,谁不是历经社会各界关心人士的责备和关怀中走过来的?

看来人从来不会觉得自己老了,只会觉得年轻人越来越年轻。

之前和一个95后(为免误会,有必要澄清,我弟弟)生活了2个月,到我这个年纪才参透的一些觉悟,在他那里却早习以为常,当然,这也侧面印证了我笨了很久。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新一代的年轻人极具个性的展示,创新,其起点应该是不被束缚的内心自由和面对现实的圆润妥协的两股力量的对冲,进而涌现出一种不能被定义的概念(个人观点,能被定义的概念都不叫创新,而后出现的词汇无非是媒体为了传达显得专业的具象总结)。

冲破而重生,浴火方涅槃~

不管是思想,或是可操作的实践,能突破的都是自然的涌现而非刻意的规划。

既要面对海量信息的纷繁复杂,又需要在浩如烟海的意见中捕捉有用的意见,还需要一遍遍在脑海不断上演别人家孩子的戏码,现在的年轻人思想压力可见一斑。

我们太需要得到证明了,以至于我们从来没想过这种需要是否需要。

从他人的赞誉和认同中获得的,真的是我们内心想要的答案?

没人告诉我我是谁,我只想知道我不是谁。

从小对大人们故作姿态的虚与委蛇就不曾感冒,但在不知不觉中,我变成了我小时候最不想成为的人,这样的恐慌渐渐变成习惯到最终的麻木。我为这样的自己感到难过。

教育育的是什么?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不是宝马香车,不是纸醉金迷,不是财富的堆砌,不是养儿防老的陈腐,不是平均分配带来的安宁,不是高楼,不是远方,不是美瞳,不是头衔,不是光环,不是标签,不是,都不是...

那如何才能走到是,走到究竟?也许一辈子也到不了,也许就在当下的这一秒。

该干嘛干嘛~

我是N sir,喜欢生活琐事的探讨,请多指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