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娇娇妈
前段时间,桃子妈看到男神吴尊发了一条微博:
女儿NeiNei居然趁他不在身边的时候悄悄打了耳洞,他非常伤心。
看着8岁的NeiNei小心翼翼地轻扯耳朵,喜悦又骄傲地向爸爸展示自己新打的耳洞,吴尊又惊又喜,俨然一副“吾家有女初长成”的老父亲神情。
但又免不了“哀叹”,自己没能有机会陪女儿去打耳洞,给她加油打气,为此他十分难过。
为了弥补遗憾,吴尊还贴心地为女儿准备了一副小巧可爱的米奇耳钉。
桃子妈只想说:这是什么神仙爸爸!
吴尊对女儿的无限宠爱,更是让网友们变身柠檬精,纷纷吐槽自己的经历:
《游戏力》一书中提到:
每个宝宝生来都是带着一只空杯子,而为人父母的责任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往里面填满“爱”和“亲密”。
每个被满足的孩子身后,都站着无条件接纳和宠爱他的父母。
豆瓣曾有一个话题#父母满足过你哪些无理的要求?#
网友@白小欧白小欧说起自己的故事:
高中的时候,索尼出了WALKMAN随身听。
尽管不清楚父母的具体收入,但是她也能意识到1200元的售价,对于她们家来说价格不菲,她难以向父母启齿。
煎熬了多天后,她还是忍不住告诉妈妈自己想买随身听,妈妈当即就答应了。
她解释说有点贵,要一千多块。妈妈稍作停顿后,还是回她:没问题。第二天,1200元就递到了她的手上。
@白小欧至今对父母心存感激。
尽管自己家庭条件一般,但是父母从没让她在钱上为难过。
父母的宠爱,让她长大后一直有着莫名的自信和底气。
另一网友@是凌凌7呀,对父亲提出的要求那是相当“无理”了。
在他10岁左右的夏天,因为突如其来的任性,他非要吃到偶然间尝过一回的巧克力棒冰。
爸爸领着他,走遍了小镇上的每一间冷饮店,一家挨一家地找,一天尝了几十根棒冰,就为找到他想要的味道。
弗洛伊德曾说,人的一生中,有一个重大需求,即能够被当成重要人物来对待的“自重感”需求。
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父母郑重对待。父母通过这种具体“爱的方式”,更易于向孩子传递爱意。
对孩子们来说,温暖的爱意不是物质的价格标签,而是自己的需求能被满足,自身能被父母充分地看见和回应。
杨幂曾在《北京爱情故事》里,扮演拜金女孩杨紫曦。
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她不惜与相恋多年的男友分手。
她疯狂地买鞋,只有面对满满当当一柜子的鞋,她才有安全感。
而造就她这种性格的原因,是在五年级时,她想要一双99块钱的白色运动鞋。
妈妈承诺她只要考上班级前三名,就买给她。
然而,最终她拼了命考到第一名,却仍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那双鞋。
失望的杨紫曦跪在橱窗前,盯着鞋委屈得失声痛哭。
原本以为这段仅是虚构的情节,时隔7年后,才知道竟是根据真人故事改编。故事的原型,是女星张歆艺。
张歆艺在综艺节目中提起这段往事,仍然眼泛泪光。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回到过去”时,她毫不犹豫地摇头:
“我不回,我小时候太苦了。”
尹建莉老师曾在《自由的孩子最自觉》一书中说过:
扼杀孩子小小的欲望,会导致孩子对某种事物极度渴望,产生补偿心理。
因为总是求而不得,他们会不断从外界抓取和掠夺,期望物质能够填补心灵上的空缺。
而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请回答1988》电视剧里二女儿德善,也是一个总被忽视,从未被满足过的孩子。
因为和姐姐生日相差不远,每年总是在姐姐生日当天,她吹灭蜡烛后,家人再草草拿出新的蜡烛重新插上,算是给德善也过一次生日。
一直期盼能单独过次生日的德善,希望再次落空后,哭着质疑是不是只有自己不值得被父母疼爱。
《被忽视的孩子》一书中说:
这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家长都有过让孩子失望的教育失误。
但真正有害的,是父母对孩子的情感忽视,对孩子情感需求一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大多时候,孩子需要的,其实并不是物质本身。
他只是通过索要的过程,去确认自己值得被爱。
父母一再拒绝和忽视孩子,会让孩子对自我价值产生严重怀疑,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失去爱与被爱的能力。
只有父母的接纳和满足,才能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
他在被爱的同时,学会去爱自己和爱别人。
王尔德说:
使孩子品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愉快。
而这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点上,都显得出奇的吝啬。
我们对待孩子的需求,总是心有顾虑。
我们担心要什么给什么,会将孩子彻底宠坏。
这里,不得不提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米歇尔曾经做过的一个有名的“棉花糖实验”。
米歇尔将32名年幼的孩子集中在一起,每人分到一块棉花糖。
孩子们被告知:立刻吃掉棉花糖的人,将只有面前这一块糖;
而坚持到十五分钟以后吃糖的人,可以额外再得到一块。
多年之后,米歇尔发现,当初能坚持等待的孩子,自控能力更强,因此更容易取得成就。
于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延迟满足孩子,不对孩子予取予求,常常对孩子说“不”,就能锻炼孩子的心性,让他离成功更进一步。
然而,一个事实被我们忽略:
实验中选择吃不吃糖,做出是否“延迟满足”决定的人,是孩子自己。
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延迟满足”,进行了概念偷换,将做出决定的主导者,变换成了父母。
由父母决定要不要满足孩子的需求,什么时间才进行满足等等,孩子们只能被动等待,完全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
罗杰斯说:
“真正的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和要求的。”
刻意为之的“延迟满足”,变成了父母控制孩子、达成目的的手段。
它既不能锻炼孩子的耐心,也不能教会孩子学会等待,只会破坏亲子关系。
尹建莉老师说:
父母应该让孩子的生活始终是温暖的、流畅的,简单的,给孩子以丰足感和幸福感。
只有被父母宠爱,常常被满足的孩子,才会被幸福感包围。
图片来源于网络
《顺应心理,孩子更合作》一书指出,如果父母愿意尝试理解孩子,愿意改变自己固有的观点,适当顺应孩子,不妨可以考虑从以下三点做起:
l适当满足,适当拒绝
孩子的要求并非完全无理,父母没必要全盘否定。可以视情况,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
曾经黄磊分享过一个妙招。小女儿要吃冰激凌,完全拒绝一个孩子对冰激
凌的渴望显然不近人情。
于是,他将一个大冰激凌分装在一个个小格子里,每次给女儿一小格。
这样,既满足了女儿吃冰激凌的愿望,又不用担心过食冷饮给孩子造成伤害,皆大欢喜。
l 先说好,再说不
先顺应孩子的要求,适度地满足孩子,再和孩子一起商量,把需求限定在一个合适的“度”内。
稍大些的孩子,总会想要些名牌服饰,不单纯是因为虚荣,还有可能是社交需要。
父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可以给孩子买上一两件后,再跟孩子提出适可而止,不可以非名牌不穿。
先说好,顺应孩子需求。投桃报李,孩子才更愿意接受约束。
l 规定的执行要有弹性
女儿和我约定看半小时电视后去看书。阅读时间到了,电影情节却正精彩。
强行关掉电视只会让双方不欢而散,看看时间尚早,我干脆默不作声陪坐一旁。
电影中危机解除后,女儿抬头看了看钟,自己起身关掉电视。
她一边往书桌前走,一边主动说:“妈妈,今天读书时间延长10分钟。”
你看,规定的执行有了弹性,连孩子也可以变得通情达理。
《弗洛伊德的使命》里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无可置疑地深受父母宠爱的人,会终生保持胜利者的感觉,而这种成功的信念,会导致他这一生,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
好好宠爱和善待我们的孩子吧,唯有如此,他们才会拥有一张没被生活欺负过的脸,他们才会活出幸福的模样。
END
作者简介:本文来源于公众号娇娇妈(ID:jiaojiaoma8),嗨,我是娇娇妈,专注于服务数百万妈妈的家庭教育平台,我的文,偶尔理性冷静、偶尔温暖深情。但愿,我们相识后,你懂自己也懂孩子。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