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粮通过混改尝到红利——仁达方略观点

中国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国企混改无疑是改革中的重要一环。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混改是重头戏之一,报告提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 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这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基本一致;另一方面,报告提出“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对国家提出的混改,仁达方略认为:国家希望能够将民企灵活的市场应对机制,和创新的管理体制,引入国企内,从而开出了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药方”。最常见的混改实现方式是,在保留原国有企业主体的前提下,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在国资掌控的股份中,一部分出让给民企,由民企来持股。国企混改相当于把占中国最大比例的经济资源的生产力盘活释放出来,这对中国经济是件好事。

顺势而为,中粮通过混改释放非核心业务

中粮的定位,从一开始就很明白: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如果说中储粮是国家的“粮袋子”,那么前身是粮油食品贸易公司的中粮集团承担更多的则是运用资本手段完成农业产业链整合,在国际市场上完成市场竞争、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需要承认的是,由于历史、经济等多方面原因,纵然已成国内农业巨无霸的中粮放到国际市场上依然不占优势,我们无论从资本还是资历都太过年轻,意图用十年的时间来完成与之比肩的国际化布局显然为时过早。根据中粮集团2016年融资融券募集说明书,2015年受益于中粮来宝农业和尼德拉的并入,公司营收达到4006.6亿元,同比增长58.4%,然而净利润仅13.2亿元,也就是说净利润率仅0.3%左右,并且过去五年净利润呈下滑趋势。2016年7月18日,中粮中纺在京召开改革战略重组启动大会,中纺整体并入中粮成为中粮全资子公司,与此同时,中粮集团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方案公布。

中粮改革的方向是将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历时一年时间,中粮系统地完成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方案》等重大政策配套,将使中粮突出粮油食品主业、整合资产、打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主体,成为国家农粮食品领域的国有资本投资平台、资源整合平台和海外投资平台。根据“小总部、大业务”原则积极部署瘦身健体工作,压缩管理层级,实现三级管控,法人单位减少20%。而重组中纺是中粮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企业的重要内容。按照“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三级架构,中粮集团已经开始瘦身健体,压缩管理层级,构建“小总部、大产业”体系,中粮集团已将职能部门从13个压缩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至240人之内。在聚焦核心业务的同时,中粮坚决淘汰退出非主业低效资产。针对一些长期亏损、扭亏无望的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积极探索兼并重组、破产清算、产权转让等多渠道的国有资本退出方式。从2016年开始,中粮集团已经陆续剥离了金帝巧克力和五谷道场等亏损资产,而这也是中粮集团在资产整合层面的前奏。目前,中粮已完成巧克力、方便面、羊绒、木材、利海船务等业务的退出,2016年共完成36户“僵尸”和特困企业的处置任务。

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进全产业链全球化战略布局方面来看,2014年中粮收购尼德拉和来宝农业,将全产业链延伸至国际重要粮食主产区。中粮以混合所有制、资本运营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手段,在下属企业引入非国有产业资本、社会集合资本、PE私募股权等战略投资者,内部形成若干专业经营、独立上市的业务板块,增强各板块业务竞争力,加速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愿景。从中粮2016年重点混改的四家公司(中粮置地、中粮工科、中纺集团、中粮包装)来看,混改方式基本集中在资产注入、引入资金、员工持股这几个方面。

初见成效,利润增长同比增长79%

中粮集团“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方案已经逐步落地。中央三大投资主线逐渐明晰:即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旗下的子公司或孙公司利用母公司资源进行产业整合升级,提升经营效率;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战略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制度,提升公司活力;考核权及任命权逐渐下放至国企董事会,促进国企管理层约束激励机制改革破局。中粮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化和国际化改革进程,实现行业地位、市场价值和公司治理等方面“领跑”行业,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大局。据中粮集团方面介绍,2016年,中粮完成改革顶层设计,出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的“中粮方案”,树立了“十三五”期间“321155”目标,并在年末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在全球大宗农产品价格低迷和部分业务不合并报表的背景下,中粮完成营业收入4083亿元,同比实现增长,实现利润总额61.5亿元,同比增长79%,超额完成全年主要预算指标。

自2016年正式启动混改以来,中粮系成绩显著。通过改革,2016年中粮集团完成营收4083亿元,利润总额达61.5亿元、同比增长79%。

中粮集团表示,2017年将从“整合、品牌、混改”三处着手,深化改革。预计到2018年,中粮下属18家专业化公司全部混改,解决体制问题。到2018年争取全部混改,真正实现引入战略投资,优化企业治理,解决体制问题,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建立行业领导地位,实现上市发展。

中粮集团未来集团改革方向基本确定:引入各种资本的同时,通过实现国际化全产业链、业务板块分拆上市等办法措施,将中粮集团打造成一家以粮油食品为核心主业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

混改的多重效果已被广泛认可。中粮就是率先尝到混改红利的一家央企。

整个2016年,中粮集团所属四家专业化公司推进混改,共获约103.58亿元投资;至此中粮已有12家专业化公司实施混改。中粮工科就是混改效果显著的一则案例。根据中粮方面提供的信息,2016年1月,中粮工科以增资扩股方式同步引入外部投资者和员工持股,其中持股员工出资1.074亿元。中粮表示,中粮工科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和推行核心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利益与员工利益绑定,扭转了最近三年经营业绩持续下滑趋势。北京产权交易所近日披露了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的增资项目,拟募资总额为80亿元,其中至少50%为非国有资本或社会资本。中粮资本是中粮集团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按计划,本次增资后新股东持股比例合计不超过39%,其中员工持股比例约5%。

仁达方略认为,此次增资方案不仅引入了民资,还设计了员工持股,可谓改革的一大亮点。当前,中央已提出混改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此番中粮提速混改,适逢国企改革步伐近期明显加快。而作为国企改革关键抓手,混改也重新成为改革热点。

仁达方略项目总监:丁跃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粮通过混改尝到红利——仁达方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