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思辨

走向思辨

  最近读余党绪老师的《走向理性与清明》,收获颇多,感触更深。

我一边读一边去反思自己平时关于整本书的教学,发现自己常常也是和余老师书中写的一样犯有类似的错误。比如: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包括自己常常犯有感知--印证 式阅读的倾向。如果我们停留在感知----印证式的认知上就会妨碍我们形成真知灼见,因此只有摒弃感知---印证式的阅读习惯,才能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更有效的阅读。

何为感知--印证式呢?在这本书中余老师举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生》还有鲁迅先生的《祝福》,《生》中的老汉与《祝福》中的祥林嫂他们在某些地方是相似的,比如:大家都认为这两篇的主人翁都是“看与被看”,无论是祥林嫂还是老汉都需要观众,需要看客,需要“被看”,而那些看客们也在看中得到了他们想要的。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这两部作品的价值几乎为零,这就是感知---印证式的显著表现。

  如果我们从思辨的角度来看这两部作品,结果你就会发现看似相似的作品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不同。还是以前面两部作品为例,我们先来看看《生》中的老汉,小说中老汉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但也是一个看起来淡定自若的人。阅读之后,你会发现老汉比祥林嫂更加会掌握平衡,他懂得维持“看与被看”的微妙的平衡,并且不去打破这种平衡。他看也被看,但是他只止于看看而已,始终只用花样来迎合看客,决不出卖内心的伤痛。在小说中有这样一句“他决不提起这些事”,祥林嫂不同她把自己的伤痛撕开给众人看,看完之后她或许得到了一时的安慰,但是每一次提及其实都是对她自己的又一次伤害,而对于那些看客来说只不过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罢了。我们可以从鲁迅先生的看客框架去欣赏《生》,(因为在鲁迅先生笔下看客比比皆是)如果想要真正的理解《生》,又必须超越关于看客的惯性理解。

  现在 我们回去思考“老汉为什么决不提及这些事呢”我们从思辨的角度去思考:也许老汉有着某种人性的洞察力,或许老汉也曾经和祥林嫂一样哭诉过,倾诉过,但是结果并不比祥林嫂好,于是他领悟了,从此之后,他选择了闭嘴。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没人能真正理解自己,同情自己,帮助自己。所谓的换位思考感同身受都是一厢情愿罢了。既然如此,何必当真呢!这就是老汉的智慧,当老汉看透了一切,反而释然淡定了。我们是不是从老汉的身上看到了沈从文先生的影子,从祥林嫂的身上看到了鲁迅先生的影子。(鲁迅先生一直为新文化喋喋不休是不是与祥林嫂的喋喋不休,大声疾呼一样)。读到这儿我们就会发现原来还可以从文本中读到这些,这就是思辨阅读的优点。因此余老师说:要真正理解文本,就必须借助独立自主的,以分析与论证为基础的思辨阅读,而不是自以为是的感知印证阅读。 写到这儿我好像找到了通往整本书阅读的有一条有效路径----思辨读写,我将不断地去学习并且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去践行。整本书阅读虽然由来已久,但是在新时代下又该如何进行有效阅读呢?相信读完这本书我会更加明晰。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向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