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气得一下把天然气报警器拽了下来。
持续尖锐的哔哔声令我头痛、恶心又头晕。
我们经历的是一个前所未有一日千里的时代。规则建立然后迅速被冲击与重建;虚张声势的繁荣,渴求艳羡目光的浮夸式生存。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却独独开始丧失“相信”。谁还在相信,谁还对自己从事的事业,拥有信仰?雪花从天空中飘落,又有几朵能完好如初?
看到和听到的,经常令你们沮丧,世俗是这样强大,强大到生不出改变它们的念头。可是如果有机会提前了解了你们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过只有这些日子,不知你们是否还会在意的,那些世俗让你们在意的事情,比如占有多少,才更荣耀,拥有什么,才能被爱。 等你们长大,你们因绿芽冒出土地而喜悦,会对出生的朝阳欢呼雀跃,也会给别人善意和温暖,但是却会在赞美别的生命的同时,常常,甚至永远忘了自己的珍贵。愿你在被打击的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在美国看《战狼2》
刘裘蒂:让许多中国观众“扬眉吐气”的元素,却让美国观众产生负面反应。中国式超级英雄外销还得靠综合实力。
更新于2017年8月10日 06:26?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刘裘蒂
《战狼2》自7月27日和28日分别在中国和美国首映以来,截至8月6日经历了两个周末,在中国创下超出30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目前已刷新中国电影最高票房纪录),而美国的票房大约为744.7万元人民币。
这之间的差距固然反映了美国只有53所戏院放映此片,但是更多的是《战狼2》扛着“爱国主义”的包袱,凡是所有触动中国观众的民族情结,也正是让美国观众觉得疏离的主题。
上个周末的《好莱坞期限》报道,尽管《战狼2》即将在中国创下票房纪录,但无法得到海外市场认同,却始终是中国电影的隐忧。而我认为这其中除了文化语境和口味不同的挑战之外,《战狼2》的主题,借由一个中国式的超级英雄原型,依托“中国崛起”的叙事,更聚焦了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关于《战狼2》的英文报道及评论,除了谈论在中国的票房,几乎都是围绕着“民族主义”及“爱国主义”的关键词。
英国电视台BBC新闻的专稿标题为“《战狼2》:民族主义动作片席卷中国”,而这篇文章一开始便就片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标语做文章,但是BBC的误导翻译显然加深了这句话的分裂性:“Anyone who offends China will be killed no matter how far the target is.”勉强再翻回白话中文,这句话在英文里听起来像:“任何冒犯中国的人,不论标的有多远,都会被歼灭。”
这句话也曾经出现在《战狼1》,在美国版的《战狼2》被剪掉了。中文原文衍伸于《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里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西汉名将甘延寿和陈汤在攻灭匈奴郅支单于时,向汉宣帝上疏时的奏文。而“明犯强汉者”指的是“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的郅支单于。
中国社会
爱国主义动作片《战狼2》即将创中国票房纪录
《战狼2》上映11天票房累积4.7亿美元,预计将于周二成为中国票房冠军。业内人士表示吴京将成为内地真正的动作英雄。
BBC用的动词是“offend”(冒犯),而不是“attack”(侵犯;攻打),显然把原意里所说的自我防御,在译文中诠释成对任何“冒犯”而准备报复的攻击性。难怪英国有网友问:“难道仅仅是‘冒犯’就该被诛杀吗?”
BBC的文章继续写道:
“那就是《战狼 2》的标语,这个中国的票房宠儿,有相当分量的爆棚男性荷尔蒙(想想:燃烧的枪支、爆炸物和坦克),和捶胸的中国爱国主义。”
捶胸的中国爱国主义!这个标签仿佛把《战狼2》类比为政宣部门,把一个“和平崛起”的故事,解读成“耀武扬威”,吴京是不是有点冤枉?
在纽约看《战狼2》
拜赐于万达集团在2012年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现在许多中国电影可以同步在美国放映。万达影视传媒是《战狼 2》的制作出品方之一。但是中国有评论者认为《战狼 2》在美国票房低落,媒体冷淡,是由于发行推广不力。
纽约是北美最重要的海外华人市场,也聚集了最有国际视野的美国观众。在曼哈顿时代广场旁边的AMC戏院,我看的是8月6日(周日)晚上6点半的那场,现场大约300个座位,坐了六成满。
放映前后我环视戏院数次,触眼可及,我看不到任何一个西方的面孔。
离场的时候,我问旁边的一个女孩儿是否喜欢这部电影,她说:“当然啊,是中国人!”
的确,这似乎道出了一个很简单的分界线:《战狼2》不但塑造了中国群众渴望的“中国式超人”,也传播了中国崛起和国际领导力的寓言。这两者的心理诉求,恰恰触动了中国观众的痛点。
但是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元素,使得中国人为中国电影站队,在美国却有着负面的意味。
整体看来,西方媒体的报道多半是负面多于正面,但是中国的媒体大多选择性地挑了一两句赞扬之词,直到BBC的文章在中国变成众矢之的,但是其实BBC不是唯一用“民族主义”或“爱国主义”来概括《战狼2》的西方媒体。
目前为止在西方媒体关于《战狼2》的报道就两种:一是在中国破纪录的高票房,另一就是西方人的眼里看来,主旋律军事动作片,挂上了“民族主义”和“爱国意识”的标签,不免让人产生“教条”和“政治宣传”的感觉。
外销“中国式超级英雄”
今年七月初迪士尼和网易宣布,将共同打造中国首部漫威超级英雄漫画,呈现具有时代感的“中国超级英雄”。之前漫威的各系列漫画已采用不少中国元素,比如在1973年首次出现在《漫威特别版》的功夫大师上气,其原型是李小龙。其他还有参加过国共内战的肥眼镜蛇、在昆仑学习拳术的铁拳、棍术惊人的超胆侠等。
但是李小龙是华裔在国际电影舞台上唯一的接近超级英雄的偶像(成龙拒绝“超级英雄”的定位,也公开表示对此类电影的反感),他的作品涉及殖民主义所引起的不公正和种族间的冲突,表达了英国统治下香港华人感到的不安和边缘化,以及身份定位和认同的焦虑。
在李小龙的电影中,中国武术成为对抗外国霸权的力量,将传统武术与民族认同结合变成了叙事的核心。但是片中用来对抗殖民主义的是一个无形抽象的民族主义,不受任何具体的民族国家的圈限。
自从李小龙之后,在国际电影里还留有一个中式超人的空白。而这个中国式超级英雄的载体正好是“中国崛起”的故事。
在重庆发布会上,吴京表示:“中国的观众憋得太久,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我只是恰好点燃了观众的爱国热情。”
吴京也曾在央视《开讲啦》栏目上放下豪言:“国外有汤姆?克鲁斯,史泰龙,阿诺德?施瓦辛格,咱中国荧屏上也应该有这样的纯爷们,我要拍一部纯爷们的电影。”
在剧院里,至少有一半是跟我一样不带男性荷尔蒙的女士,我虽然不是动作片的狂热粉,吴京的作品还是让我觉得很爷们,而剧中冷锋对于女上司龙小云的“痴情”,和龙小云用“结婚令”向他求婚,不免又挑逗了女性观众的少女心。
今年刚出版的新书《跟超级英雄学领导力》(Lead Like a Superhero),分析了12个美国经典的超级英雄偶像,以及他们代表的各种不同形式的领导力。
作者塞巴斯蒂安?李察以为,我们需要超级英雄的原因是帮助我们逃离枯燥平凡的日常生活,借着沉溺在儿时的幻想,寻回一点我们失去的梦想,而特别对男性而言,找回一点男子气概。正如《蝙蝠侠》电影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所说:“超级英雄在大众文化心理弥补了一个空缺,相当于(现代版的)希腊神话。”
如果说英雄主义唤醒我们为比个人(“小我”)更有意义的价值(“大我”)而战斗,在中国社会,超级英雄与民族认同的集体意识不可或离。这也就是为什么冷锋一介孤胆英雄,最后靠着中国海军舰队的支援而完成撤侨的任务。
《战狼2》从选题到道具,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崛起的骄傲:中国海军052D驱逐舰、北汽BJ40红色越野车、”军转民“都市SUV东风风神AX7、最新改型的59D 式坦克 . . . .
在视觉上,《战狼 2》正是给予电影观众壮观的“中国制造”的银幕阅兵。正如吴京本人表示:“选择国产59式的原因,就是想让世界看看中国军工的实力。”
中国崛起和软实力
一个新闻出来,主角是当红炸子鸡的时候都要问一句XXX是谁。
而一些偏门的外国作家演员的新闻则是先查一下他的代表作,然后马上表示自己粉他几十年了。
郑渊洁:86年我参加一作家笔会,作家们谈自己看过什么书。一人说完一俄罗斯作家的书后问我:你看过?我摇头。她大惊:你连他的书都没看过你怎么写作?到我发言时,我瞎编了一个名字,我说我最近在看库斯卡亚的书特受启发你们看过吗?70%的人点头。我说这名字是我瞎编的,从此我再没参加过作家笔会。
在这里,可以听到最荒唐的新闻,如某处的大蜘蛛怎么成了精,受到雷击。奇怪的意见也在这里可以听到,象把海边上都修上大墙,就足以挡住洋兵上岸。这里还可以听到某京戏演员新近创造了什么腔儿,和煎熬鸦片烟的最好的方法。这里也可以看到某人新得到的奇珍——一个出土的玉扇坠儿,或三彩的鼻烟壶。这真是个重要的地方,简直可以算作文化交流的所在。
我们现在就要看见这样的一座茶馆。一进门是柜台与炉灶——为省点事,我们的舞台上可以不要炉灶;后面有些锅勺的响声也就够了。屋子非常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都是茶座儿。隔窗可见后院,高搭着凉棚,棚下也有茶座儿。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各处都贴着“莫谈国事”的纸条。
《乙酉笔记》记了一段松江海鲜记:作者曾羽王生于万历年间,万历末年他六七岁,记得当时海鲜很便宜,最美味的河豚也不过五六分银子一条,松江青村人请客都要上十几味海鲜。他听老人说,嘉靖朝曾经有过海禁,一寸船板也不许下海,当然也就没海鲜吃,他总觉得疑信参半(没海鲜吃,这怎么可能呢!)
到他三十六岁,明清易代,顺治朝海鲜开始涨价了几十倍,不过还是有得吃的。后来因郑成功反攻大陆,清廷下令禁海,从此海鲜真的吃不到了。最初不许船只下海,群众用竹筏打渔,后来不许用筏,就改在滩涂拉网。顺治十六、七年间,连渔网都禁了,下令说藏有渔网就以谋反论死,从此没东西可以捕鱼了。康熙二年,海鱼特别多,随着潮水被打到岸上,士兵和百姓争着去捡鱼吃,但百姓一看见士兵,就赶紧扔下鱼跑路,不然要被抓,不过贝壳类的海鲜还允许捡一捡。到康熙二年六月,官府沿海种树,立了界牌,上面写超过这条界限,斩首示众!从此,人们真的一口海鲜也吃不到了。老人们回忆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抽调军户驻扎沿海(作者祖先就是这么从江西被抽选到松江的),当时中原人安土重迁不肯去,明太祖谕告说:“海滨非苦地也。十家三酒店,一日两潮鲜。”谁能想到居然有一天海鲜绝迹了,酒也没法喝了!
康熙三年郑成功失败,有个梁提督来巡视,让地方上去滩涂打了五十斤海鲜,吃得赞不绝口。青村渔民趁机跪在他马前苦苦哀求,梁提督心情好,放宽了界限,从此青村人总算可以在滩上捞鱼虾糊口了,但是仍然不敢用大网。作者也总算尝到了久违的海鲜,青村人热泪盈眶,表示海禁森严的时候,我们都觉得这辈子可能再也吃不到海鲜了!
到康熙六年,还闹出个海鲜案:青村人在沙滩上拾到几条鳇鱼,卖给鱼行吴寿,吴寿送了一条给开凉帽铺的亲戚许良辅。许良辅正在做生意,没来得及吃,被仇家偷窥到,举报给了官府。衙门和举报者轮番敲诈,许良辅被勒索去了五十两银子,对方还不满足,一怒之下,跑去投诉到提督营。然后反复诉讼,官府换了三处提审,许良辅为了这条一斤半的鳇鱼(市场价八分银子),足足花掉四百多两,鱼一口也没吃到,总算运气还不错,官府收钱办事,最后给他把鳇鱼改写成鲈鱼,责罚了勒索者,这事才算摆平,也算一桩含泪的喜剧。[允悲]
这个民族从我们都不存在的时候,从我们的祖辈甚至更远的时候起,就一直坚定地生存着,并将继续把这段血脉延续下去,将来这个民族还会忘记战争的痛苦,还会有人背叛这个国家,还会有人为私利而抛弃整个民族,还会有人在危难时刻苟且偷生甚至发国难财。但是这个民族从未毁灭,因为她总还有那么一批人,在她穷的时候不抛弃她,在她弱的时候不鄙视她,在她需要的时候不背叛她。尽管他们曾经觉得这个社会黑暗的不值得去爱,曾经觉得自己的人生在那些富豪官僚面前卑微得象一根稻草,曾经痛恨爹娘为什么要把自己生在这样的环境下,却还是为了这个糟糕的国家而抛弃了小小的家、爱情、前途,把自己碾碎在历史的车轮下。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那就摸黑生存;如果发出声音是危险的,那就保持沉默;如果自觉无力发光的,那就蜷伏于墙角。但不要习惯了黑暗就为黑暗辩护;不要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不要嘲讽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热情的人们。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
“我国万事不进步,而独防民之术乃突过于先进国”——《梁启超年谱长编》1909年八月十二日《致佛苏俄我兄书》49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我经常会因为自己没生气,而别人非说我生气了而生气。
好像在很多人看来表达不同观点就是生气了。没法进行有智力的交流,全是情绪。
再过个几年,我和孙渣每个月会去趟偏远乡下的小破屋,那里有个远房亲戚老李偷偷养了几头那个,每个月会宰一头,全家人去分着吃,价格虽然贵点,但想想有的人有钱都吃不上,做这行的越来越少了,老李邻村有人做那个,因为舍不得花钱找畜牧站黑兽医给那个做声带切除术,杀那个的时候邻居听到叫声,就被抓了,人和那个都被石刑了,所以大家现在都只敢做熟人生意。吃完回家路上,我一边开车一边嘴里还嚼着那个脯,因为整个脸都蒙着,交警看到了也不知道,孙渣就只能在旁边干瞪眼,真是赶上了好时代。
----海怪子
“我们不幸生活在一个冰冷的时代,个人不足以抵抗遮天蔽日的寒夜,于是善良人只好互赠一句良言,传递一席真话,来作为朋友接头的暗号。我们借此互相辨识,仿佛找到前进的胎记,遂可以彼此搀扶着走完今生。”
----尘世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