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太短
作者:paul graham
译者:魏舒
有少量删节
人生苦短,谁不知道呢。可当我还是个小孩时,却没太当真。真是因为人生短吗,还是说我们恨的其实是人生如筵席,终究要散场?如果把每个人的生命都延长十倍还会有人觉得它短吗?当时看来,这个问题是无解的,因而逐渐将它抛之脑后。后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成为父亲让我悟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答案就是,没错,人生真特么的太短了。
有孩子之后,我学会了把流动不居的时间变成了可测的时间单位,比如,你和你两岁的孩子就算一年里每周都能见面,这期间所有的周末加起来也不会超过52个。又比如,圣诞老人的传说只有3-10岁的孩子才会信,所以孩子最多只能体验8次父母精心为他准备的魔法。线性的时间很难掂量出多与少,那就换一种方式来表示,想象一下你手上握着8枚花生,或者一个书架上只有8本书供你选择,就能很直观知道什么叫少得可怜了。
现在你知道了,人生真是短啊。可是知道了这个事实能让你的生活起什么变化吗?
于我而言,这变化是翻天覆地。首先,它让“生命太短,不能浪费在xx上”这句话变得振聋发聩。它不再是演讲时的陈词滥调。只要你真的开始明白“生命太短,不能浪费在xx”上,就必须要倔强地让自己跟这些事说拜拜。
当我把这个问题抛给自己的时候,第一个从我脑子里蹦出来的词替换掉那个xx的是——瞎扯淡。你可能会问,什么是瞎扯淡?就是那些因生命太短而千万不要去做的所有事情的总和,是你人生中的垃圾食品。
过往时间里,你都把时间花在了哪些瞎扯淡上呢,每个人心里肯定有数:可开可不开的会议,毫无建设性的争论,官僚主义的繁文缛节,对他人过错的执着,堵车,容易让人上瘾却对成长无益的消遣。
瞎扯淡跟你扯上关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硬的,强加给你,一种是软的,引诱你。强加给你的瞎扯淡有时必须接着,因为你得活下去就要挣钱,挣钱就意味着要做不少破事儿。有时候,越是赚得多的工作,越需要人贱嗖嗖地献上自己的时间。只是有一些人更加决绝,他们宁愿去赚钱机会少点的地方,但能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彻底远离那些瞎扯淡的事儿。
当然你不用大动干戈,完全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小范围内做一些改变。微调之前,要清楚不同类型的雇主为你准备的瞎扯淡也不一样,大部分大型机构比较精于扯淡。但只要你把远离瞎扯淡当作第一要务,就能避免让老板和同事轻易偷走你的时间。
如果你是自由职业者或供职于一家小公司,你可以通过筛选客户来远离瞎扯淡。只要你敢于跟有毒的客户说“不”,你就能轻松削减生活里的瞎扯淡,而且收入也不会少多少(甚至会多),因为你有更多时间去思考了。
有些瞎扯淡实在是在所难免,但更可怕的是,很多瞎扯淡是你自己招来的,这种瞎扯淡要顽固得多。那些引诱你浪费时间的东西,更具有欺骗性。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在网上跟人吵架。有人跟你抬杠,甚至是不怀好意地对你进行人身攻击。一个人受到攻击的最直接反应是为自己辩护,可像许多人类本能一样,这个功能已经适应不了时代了。
在网上跟人撕逼会上瘾,但最危险的还不是这个。我以前曾写过,技术进步的一个副产品是让我们更容易对喜欢的东西上瘾。这也意味我们需要更有意识地去避免“上瘾”,要能时刻反观自身:“难道我真的想用这种方式度过我的时间吗?”
想避过瞎扯淡,就必须要持续不断地找出那些我们真正珍视的事情。不同的人珍视的事物不尽相同,大部分人需要很长时间去了解到底什么才是自己最在意的。一小部分人很幸运,在生命的早期就已经知道自己热爱数学,照顾动物或者是写作,之后就找到途径把大把的时间消耗在这些事情上。而绝大多数的平凡人在开始生活时,都有点饥不择食,手上事情一大把,喜欢的也做,不喜欢的也做,是随着经验渐长和时间推移才学会如何区分二者。
年轻人受到的干扰尤其多。对于初高中生,小伙伴怎么看自己好像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了。如果去让成年人反思年轻时哪些事情做错了,几乎所有人都会说自己那时候太过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你真正想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那些被称为重要的事情。跟朋友喝一杯咖啡是你想做的,因为之后你不会觉得这段共处时光是被浪费掉的。
而家中小孩尚且年幼值得你庆幸,因为他们会敦促你把时间花在真正的紧要之处——他们身上。他们会在你刷手机时抓住你的袖子恳求“能和我一起玩吗?”而极有可能,这是帮你避免荒废人生的最佳选择。
生命短暂,并且它经常会出其不意地让人意识到它的短。你越是觉得什么是理所应当,它就越会悄无声息地离你而去。你以为你永远都会有时间爬山,写书,但突然有一天,你会发现那扇名叫“可能性”的窗户已经永远地关上了,没人通知你。而这些窗户里,最悲伤的那扇名叫“亲人离世”。他人的生命也很短暂。我母亲去世后,我好想之前能多陪伴她一些时间啊。我以为她会一直在,她是那样安静,以至于让我产生了这种幻觉。但幻觉不会变成真相。我想很多人会跟我犯一样的错误。
如果不想被时间惊吓,最常用的办法是设法觉知它的存在。如果时局不稳,那大家很容易看透生死。但不知道为什么,我并不觉得老去提醒人家死神随身可能敲门是件好事。更好的办法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你要让自己对真正在乎的事情“急不可耐”,总是等不及要去做、做、做。想去爬山就去,想写书坐下来就写,想陪陪妈妈就多去陪,不要等。你甚至都没必要知道为什么不要等。去做,千万别等。
我读过很多书,但最让我心惊胆战的不是某本书里的金句,而是一本书的标题:詹姆斯·索尔特的那本《烧日子》(Burning the days)。可不是么,每一天都像一根香烟一样,烧着烧着就烧没了。现在聪明人特别喜欢的一个概念叫“心流”,指的是沉浸在一件事情里,忘记了时间,它其实有个一个心眼很坏的表亲,叫“任时间飞逝却毫无知觉”。
让时间慢下来也是可能的,我已经做得越来越好了,是孩子救了我。跟年幼的孩子在一起,会有很多特别美好的时刻,让你不由自主地关注。
我因为母亲过世而难过,并不仅仅是因为我特别想念她,而是我觉得有些事情我本可以做却没有做。我大儿子马上就要7岁了,我当然也会想念三岁时的他,但我没有任何遗憾,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了父亲与三岁儿子共处的最佳版本。
拒绝瞎扯淡,喜欢就去做,品味分分秒秒。做到这三点,人生苦短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