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职场的一两年,
是大多数学生三观颠覆最大的时期
学生时代没有生活压力,
所处社会环境非常单一,
想事情很单纯,
但到了职场,
有一些学生思维真的不可取。
列举一些常见的思考方式,都是在日常辅导学生求职时常遇到的,如果中枪了,一定要谨记于心,未来工作中不时反思。
1、认为要准备好了在做
只有考试才需要复习好了再去考试。因为考试大纲和如何复习是事先知道的,甚至老师还会划题。
但是工作里可不是这样。如果目标已经清晰,不论自己当前有没有准备好,都要开始朝着目标前进,在前进的过程中让自己强大,而不是等着自己强大后再前进。
2、被动等结果
老师留作业,写完老师找你要作业,考试好了老师主动表扬你,考差了老师主动找你辅导。这都养成了被动的习惯。
在职场里,工作任务需要去主动争取,和领导下级的沟通很多时候也是必须要主动才可以,甚至犯错了也必须主动先低头。
3、遇到不可预期的困境选择逃避
学生时代,高考是最大的目标,到了大学,不挂科或者考研出国是最大的目标。
当然找工作也是一个目标。这些目标都非常明确,甚至截止日期都定好了,而达成这些目标的方式方法也都是现成的。但工作里大多数事情都是未知的,永远不知道接下来面临什么困难。必须要习惯遇到困难解决困难,承担责任而不是逃避。
4、以自我为中心
谈恋爱时,不少人都希望找一个懂自己,会照顾自己的人。其实这种想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恋爱中永远不会找到所谓完美的另一半,工作里也永远不会有老板同事乃至下属去围着你转。
5、高估自己
如今本科入学率已经超过40%,大专80%的年代,天之骄子的称呼离大学生越来越远。实际上我们99%的人都是普通人,并不比别人高出一截。
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水平才能合理的制定目标,才能避免高不成低不就。
6、习惯呆在舒适区
学生时代是一条轨道上一步步走过来的,很多事早已被安排好随着大流走就行。职场中不确定性大,需要主动脱离舒适区才能有所成长。比如学的专业明明不好就业,还要随大流去考本专业的研究生,不去主动弥补就业能力的短板。
7、认为热情和兴趣大于一切
面试时必问问题,为什么您想从事xx工作。回答说我很感兴趣,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世界很现实,对一个工作的热情和兴趣不代表能胜任,更不代表适合去做。
8、给自己设限
我是学xx专业的,所以我只能做xx。我是文科生,所以我没办法成为程序猿。这是典型的给自己设限的思维。社会上的确有不少机会是依照以往的背景经验设定好了门槛,但有更多的机会其实门槛并不明显。只要争取都有机会。
9、没有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
在中学时我们会发现,重点班的学生和普通班的成绩差距往往越拉越大。因为重点班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在职场中,好的工作平台和团队可以为个人的价值带来巨大的加成。
10、眼光不够长远
两个offer,一个月7500和8500。不少学生会欣然选择8500一个月,并不会考虑未来的涨薪幅度,成长机会,跳槽机会,更不会想公司乃至行业发展大趋势。找工作时一定要放在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长度上去考量。
11、太在乎别人怎么看自己
领导批评一句,难受半天。甚至还瞎想是不是看不起我,是不是我做的不好,是不是性格不合。
稍微做成一点小事,就期待别人给你大大的称赞表扬,不表扬就仿佛对不起你。情绪和行为太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容易打乱自己的节奏。
12、羡慕嫉妒恨
我和他一个学校的,一个老师,他还不如我,怎么连他都能找到好工作。不少同学看到身边的人某方面混的比自己好,很容易心态失衡。和上一条一样,这属于心态太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因此更努力积极上进当然好,但更多的人只会羡慕嫉妒恨,继续浑浑噩噩的过日子,期待大馅饼砸下来然后回过头来去炫耀,让别人羡慕嫉妒恨。
13、不会保护自己
实习的时候没签合同,最后没给发工资。租房时房东坐地涨价,无奈多掏了好几百块。初出茅庐的学生进入社会,经常因为这类事情被欺骗伤害。凡事儿做好最坏的打算,但还要保持最热忱的心。
14、爱做伸手党
明明一个简单的问题,百度知乎一下就能找到解答,非要去问领导问同事。想要获得帮助,要让自己值得被帮助,而且还要让帮助自己的人开心愉快。
15、不会问问题
要么问的问题太空洞,要么问的太浅,还有时候根本就问错了。
一定要学会问的更具体,更有针对性,最好是封闭式的问题别人才好回答你。
16、没有正确的金钱观
学生时代的生活费只有一两千一个月,和工作的收入差很多倍。这么多的钱,到底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该在什么地方省钱,什么地方多花钱。
我的建议是要确保花出去的钱要么能够给你带来长远的快乐,要么能够在未来帮你赚更多的钱,如果都不能,这钱就不该花。
17、对人脉有误解
认识的人多不代表人脉资源多。愿意帮助你的人才是人脉,能够主动伸出援手帮助你的是优质人脉。提升自己的能力,待人真诚友善,主动帮助他人,是把认识的人变为优质人脉唯一方法。
18、急于贴标签和否定
除了数学物理公式,任何事情都没有唯一确定的答案。急于贴标签是人的本能,因为可以让自己的认知更简单。比如听老师和学长学姐讲了一两句某行业不好的话,立即给这个行业所有公司所有岗位贴上不能去的标签。信息没有了解充足就下结论,非常片面。
19、认死理,缺乏对立统一思维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深意,智者是脑海中存有多种截然不同甚至对立冲突的思想观念,却可以正常行事的人。所有的道理,只看表面都可能存在矛盾和对立,我们不能只相信其中一边而忽视另一边,而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权衡。
20、容易被吓唬
最典型的例子,有个学生和一家国企签了三方。后来另一家公司给了offer要违约,国企的HR告诉他要等半年后才可以违约,公司规定就是如此。然后他被吓住了,不知道怎么办了。实际上后来经过各种沟通协调,不到一个月就办好了手续。被吓唬住了就只能跟着对方的节奏走,掌控权不在自己手里。
21、心态不稳定
工作中受到一点挫折,就开始否定自己,挫折是多么常见啊,要是每次都难受,那还不没完没了了。职场中宠辱不惊的平和心态非常关键,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建立起内在的自信。
22、对成本没有概念
给领导提一个意见,领导不采纳你非常不理解。这有可能是领导傻叉,但更有可能是你提的意见傻叉,比如执行起来成本过高。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隐性成本的概念,也叫机会成本。
比如说你今晚要花40块钱去看8点-10点场的电影,你所花掉的成本其实不止是2小时和40块钱。从电影院来回路上的1小时以及交通成本10元要计算进去,就是3小时和50块钱。除此之外还有隐性成本,例如你这3个小时如果用来去加班,可以赚150块,那实际上你看这场电影的成本就是200块。这场电影给你带来的欢乐究竟值不值200块呢?
23、只提问题不想解决方案
刚入职场的新人特别看不惯周围的一切。然后就给领导提意见,领导我觉得哪里不好。说多了,领导会觉得你是一个怨妇,只会抱怨。正确的沟通方式是,领导,我觉得这里有待改善,有2个改善方案,A方案应该这样做,花费10块成本和10天时间,获得30块的结果。B方案这么做,花费20块成本和4天时间,获得25块的成果,您觉得这两个方案中有没有可行的呢。
24、重要和紧急区分不清
学生时代一心一意学习就行了,没有太多其他的事儿。但工作里杂事儿特别多,并不是每件事儿都需要去立即做。把事情分轻重缓急四个象限分割好,先做重要和紧急的。
25、三分钟热度
上面提到心态不稳定的情况,就很容易导致三分钟热度。比如说心血来潮定下一个小目标,要好好学python。学了几天之后在实习工作中上手使用,结果犯错被领导批了,心态马上崩溃,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于是学python这事儿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
既然定下了这个目标,而且你认定这对你很重要,那不论发生了什么事儿,都一定要坚持下去。
今天的文章非常长,看到这里你一定非常优秀
如果大家有中枪的项很正常,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会犯,工作很多年的人也同样会犯。
好好学习,好好读书,好好工作,磨刀不误砍柴工,努力成为一个最优秀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