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提升自我,是否让你感觉更沮丧

“亲爱的们,纪梵希小羊皮,我不买了”一大早小丽就在我们姐妹群里发了这个消息。

“啊?小丽,你没事吧?”急性子的蓝儿立马问道。

群里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地问原因。

原来小丽说报了一个两万块的MBA线上班,要节衣缩食,努力学习。接下来的日子,小丽每天早上七点朋友圈准时打卡。在群里,小丽也总是会分享一些励志的话给我们,比如做更好的自己,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学习。

MBA课程还没学完呢,小丽接着报了毛笔书法速成班,三十天突破英语发音班和经典阅读方法九十九天九十九本书。

按照这个拼命上进的节奏,小丽风风火火地投入到终身学习中。下班之后忙着学习交作业,有时候甚至熬夜到凌晨。

一天,小丽让我给一个中肯的评价,是不是觉得她学习能力差。原来小丽在报了各种自我提升的课程后,每天被推着往前走,刚开始觉得前途一片光明,踌躇满志。可是慢慢地,却发现自己根本没有任何提升,反而更多了一些沮丧。这才产生了对自己学习能力的怀疑,怀疑自己,又让她更加沮丧。

其实这不是小丽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我们整个时代的问题。


玩命提升自我,是否让你感觉更沮丧_第1张图片

近两年,很多同事和朋友,都在报各种学习班,把自己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朋友圈里天天打卡分享,也有人去参加各种封闭学习营。知识的细分让我们每天应接不暇,每一个细分出来的知识,就有对应的课程,也有积极参与学习的人。

自我提升的热潮如同雨后春笋,眨眼之间,火遍大江南北。然而,很多人报了各种学习班,知识和能力的提升却很有限,更多的感受是沮丧。

有人反映设定了很多目标,坚持一年下来觉得什么也没学到,心里越发焦虑。有人身在多个学习课程,分身乏术,疲惫感顿生。

无独有偶,前一段时间《纽约客》杂志刊登了一篇关于玩命提升自己的文章,里面提到:“有两个商学院的教授,卡尔·桑德斯多姆和安德烈·斯派瑟就专门研究了这个课题,还花了一年的时间身体力行地去实践,然后写了一本书叫《玩命改善自我:亲历一年优化运动的感悟》。

在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倆做了一张表格来标注自己的进步,每天计算自己走了多少步,记录睡眠周期,精心设计自己的饮食,记下那些负面想法,然后去分析这些数据,来校准自己的行为,再不断重复这个循环。

他们还给自己设定了很多目标,比如在脑力训练月里,要记住Π的前100位数字;在创意月里要出一本关于毒品的书。

就这么折腾了一年之后,他们的感觉是,精疲力竭。”

欲速则不达,我们渴望通过短期学习获得快速提升,当事与愿违时自然就会沮丧。只有放慢脚步,认真而深入的学习,才能逐渐获得提升。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步走。揠苗助长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却在追求自我提升时,犯了这样的错误。

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头写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这句话今天依然适用。

现在,我们有越来越多的方法,去学习,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多的机会,这是最大的好处。如果我们没有智慧而理智地掌握提升的节奏,只顾着追求快速完成很多课程,蜻蜓点水式的学习,就是最坏和愚蠢的转变。

我自己曾经也和小丽一样,同时参加了超过三个学习课程,每天如同陀螺一样辗转在各种学习模式里。早起打卡学习,上班期间也要分神关注学习群里老师是否分享了什么好经验,夜里熬夜写作业。坚持一段时间,沮丧感如同潮水一样向我涌来,因为我发现自己的拼命参与,并没有太多的成果。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兼顾生活和工作,会占去大部分精力,能用来学习的精力自然就少。当更少的精力要同时分给多门课程时候,结果只能是既得不到有质量的提升,也容易让人产生沮丧感。

经过反思,我做出改变,退出了很多学习,尤其是很多速成课堂,只保留两个自己真心喜欢和实用的课。自那以后,每天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学习。很快就开始享受学习的过程,并掌握了技能,对我的工作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学习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事情,太过于玩命提升,追求速度,而忽视学习本质,必将使自己更加沮丧。正确的心态和方法,是自我提升得以实现的首要前提。

自我提升要有节制,不能过度追求数量,而应该是看重质量。再者,自我提升一定不能盲目跟风,特别是跟“名人名师”的风,而是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也是自己最需要的课程。最后,远离“速成”心态。学习如同酿酒,要放到时间里去看,而不是靠速度来衡量。

作者:林艳

教育行业里谋生

英音控的英语专业人

爱阅读爱写作爱去远方荡

喜欢用镜头拍世界

已开公号:侍书君

微信号:林艳今天读书了吗(zisulydia)

你可能感兴趣的:(玩命提升自我,是否让你感觉更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