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02

我对别人对待我的方式有些期待。

譬如刚刚,我在写一些事情的时候,窗口边就来了小孩的家长,小孩的爸爸拿着单子朝我喊了医生的时候,我就不高兴了。

长期处于一种被病人催的情况下,我都魔怔了,想着自己每次都被催催催,你们就不能等一等,我马上就来了啊!

结果,我依然感觉自己被病人催了,然后不开心,丢手机了,我知道我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了,然后撒在病人身上。

好在,我自己瞬间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然后赶紧亡羊补牢,语气温和的对家长交代一下什么时候拿单子,家长也没说什么,配合着就走了。

我跟羞愧,我觉得我在耍自己的小性子,在一个十一个月大的女宝宝面前,在一对家长面前,我是那么的不成熟,我这样做是不对的。

我明白。

我觉得自己今晚才意识到,我自己身上所藏有的控制欲望。

我在乎别人对我的一言一行,我在乎别人说的话做过的事,我也喜欢去跟别人比较,我有很强的虚荣心,那些被我压制的虚荣,总是时不时的漏出来,有时候回想起来,真的很羞愧。

最近很喜欢毕淑敏老师的书。

她说她喜欢眼神坚定的人。

是的,不光是她,我也喜欢。

有时候我看到有些同事的眼神闪烁,内心总是觉得有种异样的感觉。

有时候我看到同事在那边窃窃私语,我很想知道什么,但又控制住自己,不必要知道。

我想表现得很土一点,却总是虚荣的把自己打造成一个文艺青年。

最近,越来越看不懂自己了,我觉得一个人的心,真的是玲珑剔透,复杂纷繁。

时而清明坚定,时而矛盾迟疑。

这也许就是人的意义,也许人都是这样的吧。

我有时候总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恩怨清明,有规章制度的办事相处方法,后来才发现这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重在于难得糊涂,以及不去计较或者海阔天空。

因为我每一次的介意,总会在下一次的欢喜中忘却,然后又开始周而复返,好像,人生就是这样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

仔细想真的是这样,我与一个人相处模式总是好——不好——好——不好这样的一种循环,然后再辐射广一点,就是和好多人相处,我是这样的模式,这里的人肯定是我的熟人,经常相处的人,那种偶尔遇见或者泛泛之交的人,我永远都没有这样的感觉。

为什么呢?

因为经常相处,亲密关系,越近才开始越在乎对方,越想知道对方更多的东西?

有些东西知道的多了,也不是好事,适度就好。

我现在开始克制约束自己不去问别人一切隐私想关的内容,我既不想知道也不想听到那些所谓的隐私。

自从没有秘密后,生活清检平淡了很多,我个人压在心上东西整个都轻了。

旅行或者游玩,都能让我体验很多其他不同的风景人物画还有方言,很喜欢,并且一直做下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