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Day 22

前几天,在罗辑思维上听了一集:“怎样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可能大家都能想到的一个答案:练习1万小时。那么,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如何有效去计算1万小时?

也许,1万小时的原理我们都听过,若要在某个领域出类拔萃,你必须至少投入1万小时。而这1万个小时,并不是普通的1万小时,它要求每个小时都必须全神贯注、全面针对自己的弱项进行的大量重复地练习。

举个例子,假如你想登上“写作”这个领域的顶点,那么,你必须每天伏案写作好几个小时。今天,你写了一部短篇小说用了2个小时,也许这2个小时并不能算到1万小时里。是否想过,很多岗位的工作人员,他们投入的工作时间绝对超过了1万个小时,但是还是止步不前,依旧一天天地重复以往的工作。

1、只在“学习区”练习

学习的理论上,有一个“舒适区”理论,简单解释就是: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在舒适区内完成。

想象三个同心圆,最外的一个圆叫做“恐慌区”,中间的叫“学习区”,最里面的则是“舒适区”。平常你都会呆在舒适区里,如果要学新知识,你就会来到学习区。但如果要学的东西太多太难,你就会来到了恐慌区,恐慌状态一出现,你就会逃回到舒适区。

回到“写作”的例子上,为什么说“也许那2个小时并不能算进1万小时里”呢,主要是得看它是在舒适区,还是学习区练习?

如果是在舒适区,你只是重复学习你已经知道的东西;如果是在学习区,你获得了新的体验,你是在针对自己的弱点练习,你明白了如何描绘情节、如何组织语言。

只有在学习区的时间,才能算进1万小时里。

2、大量重复地练习基本功

想要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高手,关键在于“刻意”地在这个领域里,大量重复地练习,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那么,先说说这个练习,练得是什么?是基本功,是基础,是套路。

看武侠剧,大多有这样的场景:某人拜师学武,开始师傅都不会教啥招式,总是叫先练习马步,也有“入门先站三年桩”、“要学打先扎马”的说法。马步桩,双脚分开略宽于肩,采半蹲姿态,因姿势有如骑马一般,如桩柱般稳固,因而得名。马步蹲得好,下盘稳固,平衡能力好,不易被人打倒,还能提升身体的反应能力。马步是练武前的基本功之一,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空学那些拳谱套路上的招式,而没有实际进行全身肌肉的重力与耐力训练,最终将会沦为花拳绣腿。

记得小时候上音乐课,我们总是吵着老师教流行歌曲,而老师却是拿着那些无趣的乐谱,从“哚唻咪发説啦嘻哆”一句一句地让我们练,练节奏,节拍。多年以前学习的基本知识,直到前阵子接触到钢琴,自己才意识到这个基础有多重要。

前段时间,有个开琴行培训中心的朋友,因为有事需要找人帮忙代班(代班:其实就是准点开门让学员来练习),刚好自己有空,就过去帮忙几天。印象比较深刻的两位学员:一位是妈妈,每天她都会准时过来练习一个小时,然后再去接儿子放学。一位是小女孩,二年级学生,每天她都是放学后先回家做作业,吃完饭,大概七点左右才来琴行练习,八点多爸爸会来接她。某天开了门,学员还没有来,我就拿了本教材,自己边看边练,从找中央调C,看节拍;指法练习又从高抬指,低抬指,准备、触键、持续、离键,跳音、顿音,连音,一步步去试练,那一刻,自己才明白以前老师教的乐谱有多重要,如果没有基础知识做为支撑,拿着教材就像看“天书”。

学习钢琴演奏,从学习音阶、琶音这些“基本功”开始,具体的练习还有识谱,唱谱、节奏、慢练,分手,分节,分段,重点,难点,合手等。就像自己开始练习五笔输入法时,也是从基本的指法开始练习,然后背字根,拆字,编码,独字,词语,三字,成语,直到能自如地在键盘上码字。然后才是追求每分钟能码出多少字的速度。

都知道,天才来自刻意练习,比如运动员、外科医生、飞行员、狙击手。必须要进行长时间的刻意而有针对性的练习,当成一种习惯来培养。

比如说说自己的经历:

1、先从精力管理开始,培养有规律的生活节奏。早起早睡,效率非常高。

2、了解自己的黄金时间,在这个时间集中注意力,刻意练习效果最好。可以把一天中最重要的事放在这个时段处理。自己早上7:00-10:00,这个时间效率最好。

3、随时获得有效的反馈。要对错误产生敏感度,一旦发现自己错了,就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4、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如果你是练习指法,可能你可以练习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用脑,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刻意练习不好玩,它要调动大量的身体和精神资源,全力投入。

想要把一个套路,一个技能,哪怕仅仅是一个生活习惯,甚至是一种心态,“长”在自己身上,唯一的办法是不断重复,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刻意练习-Day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