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化学习

在《如何学习》中提到一个有趣的方法:孵化。这是一个违背直觉,颠覆认知的学习方法。

孵化是什么?孵化就是当你对一个难题,投入足够时间以后在不经意间产生的顿悟过程。这个方法要求你在碰到难题被困住以后,转移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或者休息娱乐,利用暗时间帮你拓展学习思路。这是一个快乐又合理利用好时间的方法。但是本书说的比较笼统,晦涩,其实在芭芭拉.奥克莉的《学习之道》对孵化有更通俗易懂的说法叫发散式思维。

我们的大脑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模式,自21世纪初以来,神经学家已经对大脑中两种思维网络模式间的互相切换取得了研究上的长足进步,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和更加放松的休息状态,这两种思考状态基于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分别称为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

专注模式下的思维活动对学习必不可少。专注模式意味着我们高度专注一个特定问题或者概念。它是利用理性、连贯、分解的途径直接解决问题的一种模式。把注意力集中到某样东西上,专注模式就开启了。

通常,你首先会将一个问题逐词逐句地注入大脑,比如读书或查阅课堂笔记。你的思维触手就会激活专注模式。在专心揣摩问题之初,你的思维是集中而狭隘的,循规蹈矩地走那些你已经熟悉的路径。你的思想在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中,急于快速抓住一个解决方案。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手电筒发出的光,打开开关,富有穿透力的光柱就打在了你关注的目标上。但有时候,你会无意中发现高度集中的思维却是南辕北辙:你忙着在脑中某处搜寻答案,而真正的答案还远在大脑的另一边呢。

发散模式对学习也同样必不可少。当你放松注意力,任由思维漫步时,发散模式思维就出现了。

松弛状态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宝贵的灵感。发散模式看起来跟任何一个特定脑区的关系都不太密切,它更像是“弥散”于整个大脑之中,容纳了更为开阔的全局视野。就像手电筒的光,发散模式下,关柱会分散开,照亮的范围更广,但各处的光强度都会降低。如果你要学点新东西,这种思维模式就会助你一臂之力。《好奇心》中说过,因为知识有群聚效应,当新的知识找不到可依附的点时,它很快就会从我们的工作记忆中溜走。发散思维让你无法专注解决某个特定问题,但它可以让你离解决办法更近一步。

通常,专注模式生成了初步思路之后,发散模式的灵感才源源涌现。(看来发散模式也难为无米之炊!)

学习在两种模式之间转换,择一而用。如果我们开始就用专注模式处理新的概念和陌生的问题,很容易陷入定式效应。定式效应就是说因死盯着有瑕疵的方法不放,而在解决问题时陷入僵局。要发掘新点子,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最初的专注,接着也需要给注意力放个假,让它从眼前的问题上溜开一会儿。切换到发散模式可以帮助我们从中解脱出来。记住这一点,有时候你的思考得灵活点。想要解决问题,理解概念,你可能需要在不同的概念之间转换。最初的想法反而可能是误导。

要解出难题或是学会新概念,至少要有一个你在无意识思考的时间段。而正是在这些你并非直接关注的时间间隔里,发散模式得以用新角度看问题。在此之后,当注意力重新转回到问题上时,你就可以将发散模式传达的新想法和新模型整合起来了。

想要学得好,就得能在两个专注学习期之间空出时间,让神经模型得以巩固。这就像砌砖墙一样,你得给泥浆留出干燥的时间,妄想通过几次突击就学会所有知识,神经结构得不到时间加以巩固,只能砌出一堆歪歪扭扭的砖墙。

进入下一次专注模式前,应该留出足够长的休息时间,让你的意识完全从手上的问题脱离出来。当然,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灵感还没来得及传给专注模式就会消逝掉。这里有一条经验之谈,学新概念时,别扔上一天才回头复习。发散模式不仅会让你以新角度看待学习内容,也会帮你把新观点整合到已知的相关信息上。开始摸索全新的概念或问题时,大脑要费上一些时间,调停专注模式和发散模式之间的紧张状态。专注模式下的工作,就像在为砌墙提供砖块,而发散模式则是用泥浆把砖块逐渐结合在一起。保持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非常重要。

在公元前二世纪,叙拉古的赫农王让一名金匠制作了一顶王冠,但他不确定这顶王冠是否适用纯金做的,于是便召见了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阿基米德,让他在不破坏王冠的情况下,鉴定它是否是纯金所制?阿基米德已经知道了金子的密度,如果他能计算出王冠的体积,便可以确实王冠是否纯金,但是王冠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他无法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计算。回家后,阿基米德闭门谢客,冥思苦想,但百思不得其解。

一天,他的夫人逼他洗澡。当他跳入池中时,水从池中溢了出来。阿基米德听到那哗哗哗的流水声,灵感一下子冒了出来。他从池中跳出来,连衣服都没穿,就冲到街上,高喊着:"优勒加!优勒加!(意为发现了)"。

学习的过程有时是自相矛盾的:正是我们要学的东西,让我们难以发挥学习能力;我们需要全神贯注才能解决问题,可专注也会阻碍我们找到所需的新方法;持之以恒是关键,但南辕北辙只会带来不必要的挫折。在这本书里,你将遇到许多种学习中的悖论。

你的潜意足够勤劳,让思维不再拘泥条条框框,摆脱那些限制领悟产生的干扰,没有杂念,才有真实的领悟,这就是孵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孵化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