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影传媒CEO任兮扬:用产品思维营销电影,好口碑促进行业良性循环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观众品味提升对国产电影的助推作用”主题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作为一场“史上最低中途离场率”会议,发起人通影传媒(北京通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CEO任兮扬有话要说。

通影传媒CEO任兮扬:用产品思维营销电影,好口碑促进行业良性循环_第1张图片

01

为什么主办这次会议?

根据每日财经、中国报告大厅以及前瞻产业研究院的观察报告显示,自2013年开始,中国电影票房市场迎来了愈发繁荣的时代,这种繁荣不仅体现在电影题材和票房方面,还有电影更加明显的商业性特征。

电影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投资进入市场,行业的趋利性就越强。在这种大环境下,影片种类、数量极多,即使是电影的淡季,一个三线城市的影院都能排到3-4部影片,烂片的出现简直不可避免。而现在的尴尬境地是,观众的观影选择权提高了,但对于电影的审美还待提高。

所以,市场上的影片无法得到公正的评价,烂片也无法被抵制,市场鱼龙混杂,电影市场反因为日益繁荣而让优秀电影人灰心、让高知观众失望。

基于电影行业的现状,通影传媒CEO任兮扬感知到,其实不少兼具审美与品位的观众和优秀电影人之间其实存在着“神交”,而提升观众的观影品位其实对行业的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本次主题论坛的举办才显得尤为迫切。

通影传媒CEO任兮扬:用产品思维营销电影,好口碑促进行业良性循环_第2张图片

02

会议主要讲了什么?

作为一个专业影人的开放论坛,场内几乎所有的电影人都有机会深刻而且激烈地探讨自己的电影观点。

资深电影人,同时也是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奖影片《红衣少女》编剧、导演的陆小雅提出,自己非常重视电影的受众,毕竟电影人是“给别人讲故事的人”。曾为《铁齿铜牙纪晓岚》《楚汉传奇》编剧的中国电影文学会理事、副会长,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影协电影文学创作委员会委员汪海林,他认为除了受众,电影也应该关注自身的“修炼”,毕竟不少受众对于电影的评分,并不代表电影的真实水平。

当天与会的大咖还有电影导演、影评人、文化评论家、脱口秀主持人江小鱼,出生香港TVB电视台编剧漫画出版人、编剧、导演、制片人刘定坚,中国第六代导演、作家、独立制作人王超。

经过观点的碰撞和自身经历的探讨,这些资深影人们达成的共识在于:电影输出与文化的输入和输出相辅相成,而文化输入和输出除了制造电影的人之外,观众也是很大的一部分。就拿写影评的观众来说,影评人的言论会影响很多“吃瓜群众”,可是影评的专业性并不在于“看过多少电影”而是自身文学艺术素养,因此仅是那些“为爱发电”的影评人就不一定真的懂电影,更遑论带有“广告性”的影评者和可能不应该在此处被提及的“专业黑。

论坛围绕“观众品味提升对国产电影的助推作用”展开,一方面是在呼吁专业电影人产出优秀的高口碑作品,另一方面,也希望观众对于影片的公正评价能使得电影行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通影传媒CEO任兮扬:用产品思维营销电影,好口碑促进行业良性循环_第3张图片

03

通影传媒扮演什么角色?

通影传媒立足的根本,是相信电影本身兼具艺术性和商业性及娱乐性。作为“移动互联网口碑营销”模式的开创者,通影传媒的CEO任兮扬被问及“电影内容与营销的关系”时答道:“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其实是相互依存的,做电影营销就得‘用产品思维做电影,用好口碑为高票房护航’,内容和营销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生产和售卖的关系,产品质量过硬,也需要后期的口碑营销增加传播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不得不重视营销的力量。”

说起来,电影算是特殊商品,毕竟普通产品一上市,售卖期会很长,可电影的上映期决定了它其实是“限时产品”,尤其是不少中小成本的电影,如果“限时售卖期”的销售不达标,市面上就再也见不到这部影片了,即使它的内容再好,也不一定会有“重见天日”的那一天。

要知道,电影营销人的本能,是哪怕看一部再烂的影片,也能找到它的传播点,甚至是闪光点。而优秀的电影营销,是在影片及格的基础上,避免之前所述“沧海遗珠”遗憾发生,让一部电影实事求是地获得它应该有的评价和票房。

通影传媒就是一直秉承着这样的初心,在行业开辟了影视品牌全案宣传营销的一条良心道路,希望为中小成本的电影献力,不让“明珠蒙尘”。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影传媒CEO任兮扬:用产品思维营销电影,好口碑促进行业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