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虎啸龙吟有感

脚伤养病于基地,白天协助考核事宜,夜里撰写文稿,闲暇之余看了数集虎啸龙吟,今日醉酒后回想剧情片段,深有感慨。

感慨之一,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看虎啸龙吟有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几句近乎是诸葛亮一生境界的写照。

尽管小说神话于他,但是这种流传千年的思想境界,成为后辈们的忠臣楷模。他看似神,又贴近真实。

他的神,智谋超群,源于他刻苦好学,知识渊博,勤于钻研。

他的真,是出师表的情感流露,不是神的洒脱,而是常人的真实情感,为实现刘备的托孤志愿,他殚精竭虑,事必躬亲,顶着病患之身,连年征战,这是忠贞尽责的真实写照。

他的廉,即使位高权重,从未居功自傲,公正不阿,赏罚分明,曾因作战失败自贬三级,也曾挥泪斩去爱将。

他的清,清心寡欲,一心谋业,临终遗言,家有桑田自给自足,不贪占公家任何便宜,丧事从简,绝不耗费,子孙尽职效力国家而不封侯。

总结的未必全,但是哪一点,恐怕都是人生的高尚境界。

为什么司马懿让两个儿子记住诸葛亮生前的军帐,即使命已归期,案台清洁,不落尘土,一生如此严谨,怎能不让人动容和敬佩。

自己每每半夜写材料,想起片段场景,就想积力效仿,就像深夜的明月,让人看到了楷模方向,即使能达到圣人的百分之一,自己也知足了。

感慨之二,司马懿的心志城府。

看虎啸龙吟有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司马懿心之城府,我之不及也”,这是三国著名谋士郭嘉对他的高度评价。

司马懿作为四代老臣,最后封为晋公,子孙反魏立晋,统一三国,他一生的功绩实在卓越。

我认为最为关键的就是他洞察形势,看透人心,善于隐忍。

洞察形势,十分精明。他的才华毋庸置疑,苦读诗书,勤奋好学,这仿佛都是这些成功人士的基本素质。洞察形势的能力,源于他对历朝历代的深入认知,因此他能看清现实,就能明确站位,作为曹操的行军司马出谋划策,辅佐曹丕并拥立称帝,也能辅佐曹睿巩固江山,三代曹氏都重用他,他还得周旋于曹氏宗亲的各种打压,而泰然立足,说明他对形势的把握非常准确。

看透人心,十分精准。他看透了曹操的王者霸气和猜忌心理,事事谨小慎微,绝不漏出半点野心才智,不像杨修锋芒毕露,最后死于自负。他看透了曹丕的远大志向和阴狠心理,全力辅佐,大胆实施新政,与曹氏宗亲斗志斗勇,让大魏国富兵强。他也看透了曹睿的精明睿智和恋母情怀,几经沙场,与诸葛亮六年对抗,全力保大魏江山,但是曹睿因为生母被曹丕赐死,怨恨于当今郭太后,时时刻刻动念杀心,而郭太后是司马懿的妻妹,他几番保护,最终依然被曹睿杀害,他看出曹睿政由己出的想法,卸甲归田,保全自身。他也看透了诸葛亮的内心,面对军事奇才,他自知绝无胜算,避其锋芒,坚守为主的策略,几经生死,也知道像诸葛亮这样忠贞不渝,鞠躬尽瘁死的人,必然疲劳多病,难以久活,最后耗死了诸葛亮。他把人心看的太透了,所以立于不败之地。

善于隐忍是他对形势的精确把握,对人心的精准洞察,他总是毕恭毕敬,卑躬屈膝,而把志向深深埋藏于心。曹操几次欲杀他,他能在生死面前稳若泰山,隐忍一切责难。曹丕因宗亲压力废他为庶民,他能安于田园等待时机。曹睿杀她妻妹,他也能安然忍痛,毕恭毕敬。他操控的是大势,隐忍的是欲望和野心,出谋划策也都是引导为主,让他的君主在看似圣明的号令下,实施的其实都是他的意愿,这恐怕是最高境界,而他的三代君主,都是充满智慧的人,更见司马懿的厉害。还有他对夫人的隐忍,位高权重的人,在家里确是妻管严,她与妻子下厨做饭,张春华脾气不好,有时对他罚跪,恐怕这个不是隐忍,而是他享受于生活中的忍让,恩爱数年,情意绵绵。这也许是很多女人向往的男人,在外是威望风光如龙如虎,在家确是老实乖巧如羊如狗,没有大男子主义,现在的词就是暖男。

一个善于隐忍的人,是无敌的,你无法测出他的底线,也难以洞察他的内心,比那些因为情绪而暴怒躁动者高超太多,因为有脾气的人,容易被人当枪用,也容易自乱阵脚。善于隐忍,风平浪静,操控自己的情绪,而善于消化情绪,是真正的大智慧。

写到现在,发现有太多的要写,这部剧感慨的太多。夜已深,酒劲过,愿好梦将至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虎啸龙吟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