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大家都焦虑了,单身的被催婚,丁克的被催生,刚生完第一胎的继续被催。
作为过来人,我能理解身处婚姻、生育、家庭内部劳动分工等问题的青年男女,会是多么地烦恼、不安。
贩卖焦虑的网络热文、蹩脚专家的一面之辞,不能解决思考痛点。
这时候,需要有远见、有系统框架的专著帮助重建三观。
有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对婚姻、家庭问题特别地感兴趣。别的专家用复杂的数学工具分析,而他把经济学工具和人口等社科理论,融入“家庭”分析中。
在他的经济学著作里,内容贴近实际、文笔通俗易懂:
除非婚后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此之前,男女就不会急于结婚。
(换一种说法:婚姻是一种财产制度,越是有钱人越不需要领证。)
随着昔日社会的愈益城市化和进步,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大为减少。
(换一种说法:越来越多的夫妇不愿生孩子,不是养不起,而是生活太精彩。)
已婚妇女时间价值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相对成本。
(换一种说法:妈妈越能赚钱,生养一个孩子的成本越高,所以精英不愿生孩子是有道理的。)
上述这些内容来自经济学家贝克尔,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家庭论》。
其实这本书是经济学著作,里面有密密麻麻的函数和图表,作为普通非专业读者,我表示看晕了。不过幸好,作者会用通俗语言演示这些结论的推导过程。老掉牙的常识(比如婚配、家庭分工、投资孩子等)却是最经得起逻辑分析和统计验证。
在贝克尔求学时期,上个世纪50年代,当时经济发达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突然出现生育率大幅下降、离婚率上升,传统的家庭文化瓦解。要知道,包括美国在内,广泛使用避孕药等节育工具是在60年代以后。后来很多社科专家分析生育率问题时,都把矛头指向晚婚晚育和避孕工具。
贝克尔感觉这些结论站不住脚。他一边收集当时的社科人口资料,一边试图用经济学工具分析婚恋、生育问题。通过分析,贝克尔认为这是社会发展中必然出现的问题:
越是经济发达,越是女性就业率提高、收入增加,生育率就会大幅地下降。
用经济学赤裸裸地分析婚姻家庭问题,可能会让有些人接受不了。但其实,贝克尔是传统家庭模式的支持者。
贝克尔不仅仅关注小家庭的成立和分工问题。他试图构建一个分析家庭的模式,以探究世代更替、阶层固化不平等的问题。
以前听到男女平权、丁克家庭、阶层上升通道关闭等话题,感觉是遥远的发达国家才会有。回头看自己的国家,正在复制欧美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的困境。
虽然贝克尔《家庭论》不是写给普通读者看的书,但它的题材和逻辑思维值得当下的适婚年轻人阅读。如果你没时间阅读,下面跟随我的文字快速浏览这本著作,或许会有所启发。
为了简化内容,下面按这几个板块内容展开。
(1) 结婚的动力
(2) 生几个孩子
(3) 对孩子投资
(4) 阶层不平等
(1)结婚的动力
英国的大学曾经做了一个调查统计,两个在一起生活的人均成本要比单身汉的要低。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生活是不划算的。
在婚恋市场,两性是否主动婚配,要视乎两个人在一起是否比保持单身过得更好。若结婚后某人出现生活水准下降、个人财产有减无增,又从其他方面得不到好处,那么结婚是不划算的。哪怕舆论天天催婚,任何一个理性的人都不会亏本去结婚。
贝克尔在《家庭论》中给出这样的结论:
“除非两性之间的互补性、生产孩子和其他家庭商品方面的比较优势的差异变得十分重要,可以使婚后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在此之前,男女就不会急于结婚。”
传统的婚姻,是包含情感、生育和财产功能。而现实很惨淡:丁克家庭选择终身不生孩子,婚姻就失去生育功能;现代国家的法律,几乎把婚姻剥离剩下财产分配内容。刨去情感因素,婚姻只剩下财产功能。
贝克尔的结论应该这样理解:除非两性在财产收入分配、分工合作的互补性,跟孤身寡人相比有明显优势,在此之前男女不会急于结婚。
这个结论在相亲市场得到验证。钻石王老五身边不乏求偶者,但他不会轻易结婚,因为跟资产、收入远低于自己的异性结婚,婚后不能得到明显获益,同居不领证才是最划算的选择。赤贫阶层的男性无人问津,因为任何阶层的未婚女子不会与之婚配,结婚会使该女子婚后生活更差而不是更好。
在催婚之前,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想想:
“仅仅从结婚中获得的效用超过单身的效用,那么,婚姻参与者就会选择结婚。”
(2)生几个孩子
激发贝克尔对家庭问题感兴趣的,是欧美国家出现难以解释的生育率大幅下降。
贝克尔用数学演算,得出与人口统计学一致的结论:
一位身体健康、从不避孕的妇女,从她20岁至45岁期间,平均会生育出11个孩子。
仅仅靠推迟生育三年,就可以使出生人数几乎减少25%。
但这些结论不能解释,在避孕工具广泛使用之前,人口出生率的大幅下降。
1950到1960年期间,日本的总和生育率下降45%。
1960年到1975年间,台湾的总和生育率下降51%。
虽然传统的家庭模式、生育文化在瓦解,但截至目前为止,人们只要自己的孩子。这就决定了,所有家庭自己生产和养育孩子,无法像商品交换那样用财货直接换取。
我们先从经济学角度看看,生养一个孩子需要哪些经济成本。
“孩子往往不是被买来的,而是由每个家庭利用市场商品、服务和父母的时间,尤其是目前的时间生产出来的。”
生养孩子的成本,主要是表现在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当前时间价值。
经济学里面有个“机会成本”概念。打个比方,你手头上有一笔资金,可以投资项目A或者项目B。如果投资项目A,没有钱投资B由此带来的损失就叫做“机会成本”。
生养孩子也存在“机会成本”。假设这个家庭是母亲亲自怀孕、分娩产出孩子,然后主要靠母亲在家抚养教育,由此带来丧失就业的经济损失,就是生孩子的“机会成本”。
这样子,生养孩子就有成本价格,和付出时间那一方的收入联系起来。
生养孩子的成本越高,家庭对孩子“数量”的需求就会越低。
贝克尔结合大量统计资料,得出这个结论:
“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发达国家妇女挣钱能力的提高是已婚妇女劳动力参与率大大增加和生育率大幅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这个结论,在《家庭论》出版之后的几十年一直未曾发生改变。
不过贝克尔撰写《家庭论》那个年代,已婚妇女推迟生育没有现代人严重。去年日本政府统计,全日本已婚妇女初次生育的平均年龄首次超过30岁。想象一下,将生育年龄从20岁推迟至30岁,即使没有避孕、政策干预,自然状态下会大幅减少孩子的数量。
近日看到一篇统计,也印证这一点,推迟生育年龄是实现“少生优生”的重要一环。
女性每月自然怀孕几率:
30岁 20%
35岁 10%
40岁 〈5%
45岁 〈1%
女性流产几率:
30岁 11%
35岁以下 14%
40岁以下 39.3%
45岁以下 47.1%
这样的统计结果,其实还是回到贝克尔的理论。如果不是女性赚钱能力跟男性平起平坐,已婚女性大规模参与就业,初次生育年龄也不会这么迟吧。
(3)对孩子投资
在分配资源、生育孩子问题上,父母有绝对话语权。时间、收入、财产等资源有限,该分配在自己的消费娱乐呢,还是分多一点投资孩子身上呢?
贝克尔是这样考量父母:
“假设父母的效用取决于自己的消费和孩子的质量,而孩子的质量用孩子成年的财产来衡量。”
不论哪个阶层,当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人力(父母花时间照料、教育)和非人力资本(财产继承等),最终体现在孩子成年后的经济收入。
贝克尔说:“投资和捐赠,是连接孩子命运和父母的桥梁。”
社会上对于“拼爹”既爱又恨,其实是可以理解的。如果把孩子视为家庭“资本”,他包含父母的投入资本、长辈亲属的捐赠,以及由此带来的资产收益。一个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他身上的资本显然会比贫穷家庭的孩子要多得多。
和富裕家庭相比,中低收入家庭留给孩子的资产投入显然远不如人力资本投资。
这些家庭,对孩子投资的收益率高于其他资产的收益率。他们的父母选择“养儿防老”而不是靠其他资产养老,是符合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原则。
毫无疑问,孩子数量较多的家庭,对每个孩子的投资较少。但这并不意味着,获得父母投资较少的孩子,未来的收入水平受限于父母原先的水平。贝克尔的家庭理论推演到阶层不平等,发现阶层会发生变动,富裕阶层趋于平庸、贫穷阶层更易跃升。
(4)阶层不平等
贝克尔分析“家庭”是基于这个假设:“每个家庭都使两代人之间的效用函数最大化”。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每个家庭从结婚、生育孩子、投资孩子、积累财富、分配财产等环节都会充分考虑两代人的利益,尽量实现两代人的满足。
当一代又一代家庭重复,我们就会看到世代更替。
由此演化出,较为富裕的家族和较为贫困的家族。
阶层之间会发生不平等现象,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从小获得财富资产,日后他会享有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消费力;而缺乏资产的贫困家庭,将会受制于财力而降低生育率和对孩子的投资。
但实际上,阶层不平等并不是固定的。
贝克尔认为,“孩子的人力资本不依赖于父母的资产和收入。”贫穷的家庭可以通过借贷获得资本,对孩子进行人力资本投入,日后孩子成年后的收入会超越原先父母的阶层。“教育改变命运”,贫穷阶层是有机会发生阶层上升。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在《家庭论》统计数据得到印证:
较富裕家庭,收入趋于社会平均值更快;
较富裕家庭,消费水平更容易固化。
富裕阶层的收入趋于平庸,但消费水平不肯降级将就,大概率的结果是富裕家庭随着时代慢慢降级。
阶层的变动不仅仅在于富裕的家庭。较贫穷家庭,消费趋于社会平均值更快,也即是说他们消费升级更快、消耗财产收入的诱惑更大。阶层之间竞争变迁,这是一个家庭在哪个时代都会面临的考验。
(5)结语
曾经有个世界顶级富豪说过,如果现在把全球的财富平均分配、实现经济上人人平等,他相信,不到3年时间他会重新成为世界级富豪,他的国家还是会出现严重的贫富不均。
站在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家庭”是参与经济活动的最主要的社会组织。专家、政客关心的“贫富不平等”,归根结底是每个家庭、乃至每个家族之间的财富差异。
从阶层维持来看,富不过三代;从人口更替来看,穷不过三代。
家庭不平等,始终在不停地变化中。
但无论如何,两个人总比一个人更能承受生存压力,一个家庭总比一个人有更多机会去消费和增值。家庭的续存和壮大,不过是替个人延长时间的价值。
后记:
本文图源百度,部分插图来自日剧《不结婚》《家族的形式》剧照。近几年日本涌现很多“催婚”“催生”题材的电视剧,然而效果并不如意,官方统计的结婚率和生育率一年不如一年。
崇尚“全职太太”文化的日本最新统计,女性就业率超过70%,恐怕是又一次印证贝克尔的理论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