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帮大佬杜月笙的细水柔情般的爱

        杜月笙是上海青帮大佬,因为自己的生意,曾在宋子文的家门口放过两枚炸弹,在孔祥熙的家门口放过棺材,1928年绑架过宋美龄。这样一个男人,在世人眼里是一个十足的坏人,但是令我们感动的是他对孟小冬细水柔情般的爱。

      像流水般细润的关心

       12岁的孟小冬在一次登台演出时,恰巧被坐在观众席的戏迷杜月笙看见,从此杜月笙格外关心这个姑娘。

     当初梅兰芳和孟小冬决裂后,杜月笙又担心又高兴,他担心孟小冬太过痛苦,就让四姨太姚玉兰(姚玉兰和孟小冬亲如姐妹)把孟小冬接到上海,让姚玉兰百般宽慰她。并且杜月笙主动调解梅孟关系,并替梅兰芳垫付了4万美元赡养费。

       孟小冬住进杜公馆后,杜月笙非常高兴,他甚至不知道如何去讨好她,他吩咐下人:“孟小姐的一日三餐必须丰盛”。一次,孟小冬生病了,上海很多医生都没有医治好。杜月笙非常着急,他用一小列火车去北平把孔伯华(孟小冬在北平的医生)请过来,孔伯华告诉他:“孟小姐没有大碍,只是进补过大”。随后开了很便宜的药。杜月笙送给孔伯华十万大洋。

        当日军占领上海后,杜月笙希望孟小冬和自己一起前往香港,但是孟小冬拒绝了。在孟小冬回到北平后,一心一意跟着余叔岩学戏。无疑孟小冬是余叔岩最得意的门生,余叔岩也把余派艺术毫无保留的传给了孟小冬。京派有“传男不传女”的传统,因此孟小冬成为余叔岩秘密弟子,要求她没有师傅的批准,不能登台演出。但是孟小冬既要生活,又要打点戏班上下,杜月笙一直都在资助她。八年来,杜月笙往返于香港和重庆之间,一直很挂念孟小冬,希望孟小冬能够回到自己身边,不需要一个人四处飘零,没有必要那么辛苦。杜月笙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对孟小冬却是百般的疼爱。

   她想到的,他都想到了

      1945年9月,抗日结束,杜月笙回到上海,邀请南北名伶,准备在自己60大寿上演出。当然杜月笙邀请了孟小冬,但是孟小冬犹豫了,因为她知道梅兰芳也会在这,场面难免有些尴尬。而这些,杜月笙早已想到,他让两个人同时出演不同戏的大轴,两个人始终无法见面。

         演出结束后,孟小冬只留了一件褶子作为纪念,其他的行头全都送人了。然后向杜月笙和姚玉兰辞行,理由是:“我思念远在北平的母亲”。杜月笙觉得自己对不住她,觉得她一个女人在外面过了这么多年很是不易,但知道她倔强的性格又不好强留,于是给了她很多珍贵的金银首饰,但是孟小冬只拿了一块金表作为纪念。孟小冬离开上海后,杜月笙的心里总是充满内疚,他安排得意的门生,在北平以孟小冬的名字买了一栋房子,这是孟小冬一生名下的唯一一栋房子。

     1948年末,人民解放军攻到北平,人心惶惶。杜月笙让姚玉兰写信给孟小冬,劝她能来上海。姚玉兰最后一句话:“让我们像一家人一样生活”。这句话让一直都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孟小冬心动了,她随即收拾行李。但是由于战争年代,水路、陆路都无法走通。这时家里来了两位客人,说:“杜先生派的飞机到了”。战争时期,能够租到飞机,只有杜月笙能够办到。到达上海后,杜月笙带病到机场迎接,并安慰她:“把杜公馆当成自己的家,以后若有机会,一定让你再度登台演出”。孟小冬非常感动,感到世上少有的温暖,想起杜月笙对她的百般的好,认为杜月笙就是自己今生的归宿。

       1950年,杜月笙打算全家迁往美国。杜月笙在数需办的护照人数时,孟小冬说:“这次我去美国,是丫头呢,还是女朋友呢?”这一句话,满屋肃然,也让杜月笙如梦初醒,当即宣布立即于孟小冬结婚。但是却遭到家人反对,杜月笙置之不理,他想在自己死之前,为自己也为孟小冬完成这个心愿。结婚那一天,63岁的杜月笙下了几乎没有离开的病榻,穿上了长袍马褂,被手扶轮椅推到客厅,由人搀扶着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孟小冬依偎而立。杜月笙叫来了女儿女婿,让他们向孟小冬行跪拜之礼,以后称她为“妈咪”,而不能喊小冬阿姨。一年后,杜月笙病逝香港,临行前说:“这辈子妈咪最苦”。

       孟小冬这一生,只有杜月笙最懂她的心,给了她渴望的家、名分与温暖。虽然是夕阳婚礼,但仍然让我们感受到杜月笙心底的细水般的柔情。这不禁让我想到《一个好爸爸》这部电影,虽然这个爸爸是青帮老大,但是他愿意为了女儿改变自己的一切,堂堂正正做人,不让女儿受到一丝的伤害。这种温暖的爱,像溪水一样滋润着我们的心,留下的是永久的感动与怀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青帮大佬杜月笙的细水柔情般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