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应该看一次《发展心理学》

一开始以为自己会对《发展心理学》没有什么兴趣,然而看完之后,内心很震撼,像是看着自己从受精卵开始,一路长大,最后死了一遍。

发展心理学,在最初只研究儿童,现在扩大为研究成人的毕生发展。

从妈妈的受孕期开始,怀胎十月,接着宝宝出来后,生理上怎么长大,心理上怎么认知探索这个世界,怎么习得语言,怎么学习动手动脚,怎么和妈妈爸爸发展亲密关系,怎么去信任别人和这个社会,怎么发展自己的气质与性格,怎么培养道德感。

接着是童年期,青少年期,思维认知情绪等等一路怎么发展。讲真,里边谈到的各种理论比外面各种宝妈宝爸训练营靠谱多。

一边看着书,一边回忆自己的过去。

例如看到孩子在初期学习的时候还很难去用抽象概念去思考,只能推理那些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于是便想起以前小学时那个上课怎么讲都听不进去的数学老师,凶巴巴,上课很无趣。还有某个夏天,被老妈逼着做那本绿色封面,厚得可怕的数学应用题练习册,简直毒害了我的童年……!

过了青少年期,便来到自己现在处在的成年人前期。之前以为自己的很多想法心性都只有自己才有,看完书,发现其实自己并不独特。然而大部分世界上这个年龄段的人都以为自己很独特,觉着生命充满可能性。

接着是结婚,与另外一个来到你生命中的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时候心性是避免孤独。接着孩子到来,于是自己又变得更有责任心,更加随和,更为关怀,更加关心社会和年轻一代。

到了中年,我们巩固着自己的兴趣,实现自己的志向。有研究显示,大部分人到了40岁这10年达到自己的人生创造巅峰,当然有些人还能更久。

但同时,我们的智力,认知能力,视觉听觉之类的,开始衰退。白发生出,皱纹增加,身体机能开始缓慢,年轻时积累的各种不良生活习惯一一给我们的身体各种回击。当然,我们越来越重视社交的质量,不再像年轻那样谁都可以称哥们儿。

我们老了,开始变得念旧,开始评判我们这一生是否圆满,是否无憾。我们内心会觉得自己其实还很年轻,可却又觉得自己在不断“丧失”。

最后临终阶段,我们先是否认,然后愤怒,接着乞求,带着些抑郁,最后悦纳。一如生前面对每个灾难。

然后这一生就这么结束。之前看过曾仕强教授在百家讲坛讲易经命运。他说,每个人的命不管怎么算,不管多好,都是死路一条。

最后用个故事结尾吧。今天看了个六分钟视频,是讲外国一对夫妇准备结婚前一个月,找化妆师给彼此化了40岁,60岁,90岁时的模样,最后他们都哭了,看着彼此皱巴巴的脸,他们互道遗言“这一生还好有你陪伴,才有今天的我。”

正如哈佛那个史上历史最长,最昂贵的,关于700多人一生的追踪实验发现。想要获得幸福快乐,与钱无关,与名利无关。与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有关。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人都应该看一次《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