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昨日跟母亲视频,发现她越发的苍老了:额头的皱纹又多了几许,脸上的皮肤松驰了许多,唯一没有变的是她中气十足的嗓音:”哎呀,小末末,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欢乐呀.太太恨不得一把抓来抱在怀里” “我告诉你呀,这是天上掉下的一颗星星,什么事也没有比看孩子更重要的事了”, 每一次,母亲都这么嘱咐我,”我告诉你呀,孩子要多喂水,他也会口渴的啊,可怜的他还不会说......” 自从我出生开始,母亲就是这样操心的吧,如今我都有孙了,她还是一样放心不下,每次还是一样絮絮叨叨,一一地嘱咐. 

小时对母亲的记忆大多来自母亲的描述吧.我自己记得的最早的时候,是有一天放学回到家里,看到母亲变成了短发(以前的长发是怎样的,不记得了),只记得那天的母亲,剪了短发,坐在门口吃饭,我当时的心里在想,我的妈妈,变老了么?可能小时候的村里人都是留长发的吧.只有年龄稍大的人才留短发.每天早晨,她都在厨房里忙碌,为了不让我们吃隔夜的饭,总是一大早起来淘米,煮米,洗菜,让我们早早吃了好去上学.上学是我们改变命运的机会,谁家的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了,母亲会一直在我们耳边称赞他.母亲是非常爱学习的人.在纳鞋底的夜晚,母亲会跟我们讲述她因为家境贫寒只上了半年学的无柰,虽然这样,让她引以为自豪的是,去市场卖菜买菜,她从来不会算错帐,家里邻居卖粮卖猪,有时也会请母亲去帮忙算算.虽然她从来不认识小数点,但是几元几角几分从来是不会算错的.她请我和弟弟都她如何记土方,小数点就一直没弄明白是个啥.乘法口决背得溜溜的. 母亲还学写字,我们写作业的时候,她有时也来学习,后来我去武汉上学,每次的邮政汇款单,都是我母亲亲自写的. 

我会唱的第一个歌,是母亲经常唱的”妈妈给小菊缝棉衣,一针一线缝得密,妈妈缝衣多辛苦,我穿棉衣要爱惜.”一边纳鞋底,一边唱歌,有时讲故事,有时背诵毛主席语录:”我们要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解放军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走过别人的瓜地,鞋带松了也不能弯腰” 我的没有念过书的母亲,用她知道的仅有的这些知识,来教育她的孩子们.记得有一次,我在路边摘了十来跟幺爷爷的饭豆子,妈妈知道了,严厉的批评了我,还非拉着我去给幺爷爷送去,我哭得稀里哗啦地,送去认错了.

虽然有时很严厉,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在母亲的赞美中度过的.她从不吝啬她的欣赏和赞美.放学回来,她会夸我的衣服很干净.我在家里收拾卫生,洗杯子,她也总是说:”哎呀,只要你在家里,家里总是好干净的.””你买的东西总是很有用的”,我记得夏天的时候,大人们都会为地里的庄稼没水发愁,我有时安慰说:没事的, 说不定下午就会下雨呢.母亲也会说:”是呀,你说的是对的,会下雨的.”在家里帮忙做农活的时候,母亲也会跟村里人说,这个农忙,幸亏有孩子们帮忙.

母亲在她37岁那年经历了一个重要的挫折,就是我的父亲去世了.爷爷年迈,家里的重担一下子都落在母亲头上.那两年,家里也特别不顺利,首先是弟弟生病,一场病,妈妈流了多少眼泪,到处借钱,所幸的是弟弟经过几个月的治疗终于康复了.家里仅有的一头牛也死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捉襟见肘.还要给我们准备上学的钱.我记得那年夏天农忙,家里没有见过一粒肉.母亲和继父一边多种地增加家里的收入,一边盘算着如何精打细算地把日子过下去.收割了油菜去换油,她会算是直接拿油菜换油,还是卖了油菜去买油,哪个能多一斤半两的油.直到现在,她也常常说:” 有谷有米不抛洒,想起当年吃糠粑.要向你姑婆婆学习,任何时候都要勤俭节约,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姑婆婆养育了8个孩子,母亲很是佩服她.

现在日子慢慢好起来了,如今我和弟弟都成家立业,我的母亲,还是跟以前一样,勤垦地劳作着.拖着糖尿病的身体,还种着十来亩的地,自己喂鸡,喂猎,种菜.亲戚们劝她不要种地了,她说,孩子们都有孩子们的生活,也有孩子们的难处,我能动的时候,还是要自己捞吃的.每次给钱给母亲的时候,她都会说:”你不要给我钱,你一大家子,还有孙子,都需要用钱,你顾好你们自己就好了.”无论什么时候,她都在想着惦记着她的孩子们.

     生活有时很苦,有时很累,想起我的母亲,就有了坚持下去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