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南,北秋悲

图片发自App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有诗云:“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不过,今天我们去的南山,当然不是诗人所写的南山了。据说老底子瓶窑南山的西边也有座栲栳山,南山的东面也有座窑山,而南山又叫狮子山。三座山相距不远,远远看就像厮守在苕溪旁边永远不再分开的“三兄弟”。其余两座山不闻一名,而南山因有“佛道同光”的摩崖石刻而有些名气。

国庆不敢去人海的西湖,我们没做功课,没看攻略,只是地图定位就来南山这里爬山走路寻访摩崖石刻。瓶窑以良渚文化的发源地著称。瓶窑的窑山更以风景秀丽,群众性晨练活动的最好场所而为人推颂。不管寒冬还是夏日,每天人流不息。可是离它几百米的南山少有人知晓,我来来回回走这条104国道几百次居然都不知道路边有这别有洞天,真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啊。

南山造像距今1000多年,是元代僧徒利用采石壁面,使工匠凿出浅龛,浮雕而成,延绵数百米,共有造像30余尊。文革后由于村民炸山取石,被毁过半,现仅存12尊,除一尊为道教造像外,其余均为佛教造像。这个摩崖石刻是一处难得的释道并存的石刻群。

车至南山脚下,无甚标示,误入李王村,有村民好心告知村就在南山脚边。穿村而过即可,沿着一条长满丝瓜藤和野菊花的小道,走上平台,无人管理显的有些萧瑟阴沉,只有新立起汉白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彰显着此处的地位。忽然眼前出现一口池塘,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放生池吧,一尊半身的释迦如来菩萨临水而立,慈眉善目,栩栩如生。就这样我们拾阶而上,一尊尊摩崖石刻在绿丛中时现是隐,泛着岁月更迭的光辉。

如果敦煌莫高窟是满汉全席的话,那么南山时刻只能是餐前小点了,一圈逛荡,已尽收眼底。只是感到有点奇怪,为何历经明清数代,未能见到文人墨客在崖壁上留下墨宝?由此可见,不只是今天游人香客稀少,自从元代石刻佛像完成后就少有人到此游玩,这恰恰是大部分摩崖石刻得以保存完好的缘故吧。

眼看天要下雨,三三两两的游客纷纷加快脚步下山,我们也只好跟随他们悻悻离去。回来的路上我和妻说,原来不止美味在野外,原来美景也是散落乡间的。妻接着说,下次我们还来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南山南,北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