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最值得强调的就是它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它出现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中期开始充分发展,是新时代出现的、由传统的高品位的文学和艺术交织出的一种新样式。
绘本中的文字非常少,但正因为少,对作者的要求更高:它必须精练,用简短的文字构筑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它必须风趣活泼,符合孩子们的语言习惯。
因此,绘本的作者往往对文字仔细推敲,再三锤炼。更值得一说的是图,绘本利用图讲故事的方式,把原本属于高雅层次、仅供少数人欣赏的绘画艺术带到了大众面前,尤其是孩子们的面前。这些图都是插画家们精心手绘,讲究绘画的技法和风格,讲究图的精美和细节,是一种独创性的艺术。可以说,好的绘本中每一页图画都堪称艺术精品。
专家一致认为:绘本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形式。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从很小就开始慢慢养成。虽然那时的孩子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绘本,营造温馨的环境,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欣赏图画中认识文字、理解文学。
作者:Martin Waddell
绘者:Patrick Benson
出版社:WALKER BOOKS
适合年龄:3岁以上
赏 文
这本书的文字作者Martin·Waddell是著名的爱尔兰童书作家,他的作品曾多次获得英国史马提斯奖、凯特•格林纳威大奖、鹅妈妈大奖等国际知名奖项。2004年获得国际安徒生文学大奖,这个终身成就奖肯定了Waddell对儿童文学的贡献。评审给他的赞辞是:这位富有创造力的作者,有出众的理解力,作品深具同情和温暖。他以质朴、天真无邪的小孩子的同理心的和尊重的态度为儿童写作。
Waddell的作品特色在孩子的情绪和互动反应上尤其能呈现,微小却饱满的情感有着男性作者少见的母性细腻。他取材多半来自小孩日常生活中一个观点或一份心情,而不是戏剧化的冲突事件。他擅长以鲜活的文字经营悠闲的故事旋律,提醒读者:稀松平常的生活片段,正是一点一滴慢慢酝酿亲子的亲密和关怀。
在本书中,他借着简短、重复的对话,把三只小猫头鹰看不见妈妈时的忧心、试着安慰自己、站在树枝上等妈妈,到最后妈妈终于回来了……整个过程的情绪转折表达得很生动,三只小猫头鹰就像三个小孩,他们的话语也反映出了不同年龄层孩子的特质——
像Sarah一开始就很坚定地说:“She’ll be back!”因为她从过去的经验中已学得信任父母亲,相信他们走了一定会回来;
小一点的Percy虽不是那么确定妈妈一定会回来,但他从姐姐的态度得到安慰,因此他会不断地模仿Sarah的话而得到暂时的安心;
但对于更小的Bill而言,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他还没有分离的经验,无法确认妈妈会不会回来,所以他的焦点全集中在“mother was GONE”的恐惧之中,从头到尾只会无比悲伤地哭喊不见了的妈妈。
“猫头鹰都很会想”,文中多次出现这句话,其实不止是猫头鹰,年幼儿童都很会想,会担心身边熟悉的人的突然离去,这会给孩子带来不安全感。也许,父母在离家前需要告诉孩子他们去的地点和回家的大致时间,要知道,把孩子一个人莫名其妙地扔在家里,这对于他来说,是很残忍的事情哦。
有人说,这本书有太多心理描写,生怕孩子不懂作者在只言片语中所渗透的情感。可是我觉得,毋庸担心,图画书的精髓还是在画面上,相信所有有过同样经历的孩子都会喜欢这样一本书,即便是到他们长大的时候。
而从妈妈的角度来看,当她要外出,不得不把孩子留在家中时,她的心中一定是有千般牵挂,万般无奈的。孩子会害怕吗?会遇上什么危险吗?会焦急吗?会自己出门来找妈妈吗?这些都会让外出的妈妈心急火燎。孩子会象妈妈想象的那样吗?看了这本书,可能会稍稍缓解一下妈妈们的焦虑。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他们也会想的,而且想问题的能力一点也不逊于成人。你看这三只小猫头鹰:Sarah、Percy和Bill,他们首先肯定:妈妈会回来的。可是妈妈还是没回来;然后又想:妈妈一定会带着食物回来。可是妈妈仍然没有回来;又想:妈妈可能是遇上危险了,然后开始替妈妈担心。可是他们没有害怕得哭泣,只是更加紧密地靠在一起站在树枝等妈妈。
外出的妈妈最终是回来了,看着雀跃的孩子,她一定会为他们战胜独处与黑暗的恐惧而感到自豪。
赏 图
绘者Patrick·Benson于1984年荣获鹅妈妈奖,这是给予在儿童书籍插图中最有前途的新人奖项;同年获得国家艺术图书馆插图奖。
他认为插画家应该尽可能在插画中加上视觉上的暗示,以及点点滴滴的讯息,就像照相一样,才能引导读者的想象力。他在绘画之前做很多的准备工作,通常他先用笔和墨水画出图形,然后上色。他认为插图画得不好,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他经常引以为戒。因为画错的插图足以毁灭一个人的梦想,不论文字叙述如何强而有力,毕竟图像才能深入人心。
Benson掌握住了文字传达的气氛,活化了故事中三只小猫头鹰的表情,小猫头鹰们的心理从他们的眼睛这扇心灵的窗户折射了出来,焦急与担心到后来的焦躁不安,再到最后看到妈妈回来时眼光里闪动的光亮。即使是同一个心理状态,Sarah、Percy和Bill的眼神也有很大的差异,可见作者对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的洞察力如此之深。
线 条
由于《Owl Babies》的故事发生在晚上,构思时,Benson希望黑色够浓够重,同时色彩又得非常丰富,因此在画面上用了许多粗细不同的线,粗的线条构成阴暗的区域、树干上的纹理和剪影,细密的线条则描画出了猫头鹰身上的羽毛、叶脉,并且交织出三维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树干部分的纹理应该是单独采用了木板雕刻再拓印的版画技法,呈现出变化多样的交织线条,美轮美奂。
色 彩
除了线条外,他还用浓淡不同的色彩表现光影变化,让读者感觉到月色下森林幽静的气氛。
连字体颜色的选择,都随着小猫头鹰宝宝们的心情而变化,从一开始妈妈在身边时的暖黄色到发现妈妈不见了时的浅绿色再到孤独等待妈妈回来的蓝色,细节可谓做到了极致。
分镜 和 布局
“她跟猫头鹰宝宝住在树洞里。洞里铺着树枝、树叶和羽。这是他们的家。”
字数不多,却足够让我们看到一个温暖的家:在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妈妈或自己的孩子在一起,房间也许不是很大,装饰也很普通,但却平和、舒展、温馨。
占据着大开本的两个整页的画面,一只张着宽大、厚实的羽翼的猫头鹰,坚定而执著地穿过一棵又一棵大树,朝着那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的乳白色的小猫头鹰的方向用力地飞着……是的,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吗?你最亲爱的人正在焦急地等待着、热切地期盼着你的归来、你的出现,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为强大的、促使你飞翔的动力吗?
因为有爱,所以人们在与亲爱的人重逢时才会欢呼雀跃!有过真正体验的人们一定会赞同这样的观点:得到一件自己梦想中的礼物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更为幸福的事情却是他所珍爱的礼物的失而复得。我相信,见到曾经“不见了的妈妈”、与亲爱的人重逢,是比“珍贵礼物的失而复得”还要幸福很多倍的事情:请看,那三个奔向母亲的、昂扬着的、竭尽自己的全力跳起来的小小的猫头鹰,还有她们那比星星更明亮的眼睛……
视 角
故事进行中,Benson偶尔会变化视角,例如小猫头鹰发现妈妈不见了的跨页,用的就是俯瞰角度,显示小猫头鹰的无助。
之后,他们走出树洞站在树枝上等妈妈。
有一页,Benson刻意把“镜头”拉远,让读者看见广袤的森林,这样的远景更突显小猫头鹰的孤单。
最后,妈妈回来了,宾森从更高的角度画出猫头鹰妈妈飞向她的孩子,这时读者也感觉像她一样,在空中飞翔,归心似箭。
版 式
整本书的版面采用横长设计,翻开书后,左右页相连成更宽的横幅跨页,画面出血,造成每幅图画都往外延伸的视觉效果。
例如书名页,画面呈现的仅是局部的树干和枝叶,却让读者在脑中构筑出超出画外的景象,这是一片夜间的森林。
翻开下一页,我们被带进了猫头鹰居住的树洞,故事开始……
暗示 与 关联
这是本书蝴蝶页(也称为“环衬”)的图案,仔细看就知道是猫头鹰妈妈身上羽毛的纹理,也是与夜晚的森林浓重的冷色相对的暖色,就好像书的开始和结尾都被妈妈的温暖包围着,无论中间小猫头鹰们因为妈妈的离开多么慌乱无助过,妈妈始终都会回到他们身边一样。
其实,全书的每一页都有这个图案,树洞内壁的纹理、树干的纹理都暗示了这个图案,似乎也在暗示妈妈无处不在的意义。
Benson非常感谢《Owl Babies》的编辑,他说:“当初我差点看轻了这个故事,幸好编辑告诉我,以图画书而言,这本书的文字完美极了,于是说服我搭配图画,现在这本书成了我最受欢迎的一件作品。”
的确,《Owl Babies》就是在编者、作者和绘者紧密地合作下,成为图画书的经典之作,它精准地描绘了幼儿的成长和恐惧,也保证了父母亲永远不离不弃的爱,因此在共读本书时,幼儿的心一定会充满喜悦和满足的。
- THE END -
《Owl Babies》
文学性:✭✭✭✭✭
艺术性:✭✭✭✭✭
收藏性:✭✭✭✭✭
关注微信公众号“集雅册”,即可获取该绘本的高清扫描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