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二三事——我要快乐

在文献综述又一次被嫌弃写得不像样子,夹杂着对我本科学校“双非”的言论以及对我已经忍无可忍的怒火中,我终于在我导师面前哭了起来。没有任何征兆地哭。也没有像小说或者电影里那样——在崩溃后走的路都变得暗淡无光。我反而拎着电脑包,平和地走在回寝室的路上,天空和往常一样蓝,路边的银杏叶子好像变得更嫩绿些,熙熙攘攘的下班人群与我相向而行,耳机播放着还是和以前一样的歌单。

在知乎上刷了一晚上的“研究生退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后,我把退学这个想法扼杀了。我把帖子里退学的人分为三类:第一,读研后发现专业或者学校不喜欢,打算退学重新考研或者申请国外的学校;第二,读研后突然对某个领域感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第一类人的不喜欢专业或者学校的原因,然后决定在这个领域深入扎根下去,往往选择就业或者创业;第三,和导师不睦或者看清周围存在的“腐败”现象,认为混到毕业也没前途,不屑与之为伍,就像离职一样退学,换份新工作的。我想我可能属于第四类人——普通人。对专业谈不上喜欢不喜欢,没有感兴趣的领域或者想法,也没看清楚什么现象,还指着985的研究生学历找份好工作的那么一个人。

本科的专业是物流管理,普通一本考研到985,一志愿报考学硕,初试还算靠前,复试因为各种原因被刷,调剂物流工程专硕。在导师分配上,学校对调剂专硕的同学分配了管经类各个研究方向的老师,我导师是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同专业同学里的导师有战略方向的、营销方向的、金融方向的。从暑假就被导师叫来帮忙做横向课题,没有师兄师姐,给项目组里的同学打下手,修改PPT翻译材料等。开学后,在去上课和去企业中忙着,除了个别的数学类课程留有个人作业外,大部分课程都是要求小组合作的presentation;去企业的频率维持在一周两次,五点半出门去赶班车到企业,下午四点半的班车驶离厂区,还能看见冬天的夕阳,等回到学校就快八点了。下学期开始被导师抓起学术,每天四点一线的教学楼、食堂、办公室和寝室,标准的七八千步。曾经在四月底有过找实习的热情,也在日日被盯着搞学术中消磨。你看,快一年的研究生生活描述起来也很短,叙述者是在记流水账,生活的人也是如流水账般生活。

孤独是生活的常态。每到中午的饭点,同一办公室或教研室走出一个师门,少则两三人,多则八九人,一个人的师门好像是少了点发掘周边吃喝玩乐或是讨论学术的氛围。我的室友经历了和男朋友的几年异地,现在终于在同一所学校读研,她对这样的日子倍加珍惜,和男朋友形影不离地想要补回那几年异地的甜蜜。在课程的小组合作里,师门组团和室友组团很常见,因为方便讨论和交流(我室友是金融专业,我们没有共同的课)。我就碰碰运气问问坐在旁边的人,同学你们组介意加我一个吗。原则上,我每碰一次运气的成功加入别人小组中应该多一次交朋友的机会,可我都没好好把握,性格确实有点内向,还可能因为久而久之的习惯性孤独吧。在本科曾经有过一个比较粘人和控制欲较强的室友,希望我什么事都和她一起做。吃饭要等她,自习要跟她同一教室。最初碍于情面不好意思拒绝,但心里总希望如果能一个人做事就好了。现在倒真让我一个人做事了,反而当初想象中那么好。当然,我并不是怀念和那个本科室友一起的日子,事实上,在学期末我们还撕了一场。

我确实是个无聊而又胆小的人。没有什么能谈得上是爱好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一项,不知道收纳和整理算不算。晒被子、洗衣服、收拾衣柜和书桌这样的事情会让我的压力得到缓解,甚至会让我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我室友还是非常认可我这个爱好的)。阳光晒过的被子的蓬松感、洗过的衣服留下的皂粉香以及没有一根头发的地板给我一种舒适感,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成就感。除此之外,我想不到不看文献不上课时我的时间都去了哪里。可能有碎片化的看闲书和看美剧,以及偶尔在回寝室的路上驻足,观望着这座城市来来往往的人。本科的学校坐落在青岛,四年的时间里去过大大小小的景点。读研的城市里我想我能说出两三个景点,真正去过的就是海边的一个广场,还是去年暑假我妈和我一起来学校时我带她去的呢。本科四年里的日子过得悠闲,男友和好友都在身边,逛吃逛吃都靠谱。现在还是胆小地不敢自己出门去太远的地方走走看看,活动范围局限在每天的七八千步子里,吃着食堂的那几样菜品,偶尔吃到好吃的新菜就当作生活的小确幸了。就这样把孤独而又无聊的日子过得惊喜连连,没人能比得过这样吧。

四月底时,我曾经抱着一腔热忱地找实习。我的专业物流工程学制是两年,今年秋天就该找工作了。研一修修课,研二找工作然后写毕业论文准备答辩和毕业。比起学校为我们制定的培养方案,三年的学术型硕士要求在毕业前发一篇B刊以上的小论文,毕竟他们中还是有不少人以后会走上学术科研之路的。我的导师也要求我写小论文,所以在文章开始时提到的有关文献综述被嫌弃正是源于这篇小论文。我是非常不情愿写的,第一是因为这不是我的培养要求之内的事情,第二是身边的同专业同学有很大部分都在找实习,还有的已经拿到了在我看来非常棒的offer,第三是因为这篇小论文的内容是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且不说写的质量,在我看来,写这个和半年后要写的毕业论文没有任何关系,我感知不到它的收益。这一点如果要深层归因那只能来源于学校奇葩的导师分配制度了。说回实习这件事,四月底我开始试图网申,比我想象中麻烦太多,我本以为附件里插入简历发送到HR邮箱就可以,想不到还要线上再填简历,还有那些动辄上百题的心理测试。程序上的复杂可以忍耐,在岗位选择上我才是真正的晕头转向。想起小时候经常被问到,“你长了想做什么工作啊”,那时候还能说得有模有样,现在真的长大了,却说不出要做什么。供应链岗和人力岗成了我投递的选择,前者是我已经读了五年相关的专业,后者是我摸索了近一年的研究方向。事实上,我并不清楚这些工作的具体内容,在读职责描述时脑海中闪过许多场景,每一张里我都是脖子上挂着工牌,衣着通勤风,束着高马尾。这个画面的呈现可能是因为我每天晚上回寝室路上看见的上班族就是这般衣着打扮。我在五月初接到了万科的综合管理岗的群面通知,还是偷偷去参加了,连衬衣都是临时向朋友借的。九个人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比起那些想法丰富的本科生的表达,我沉默了很多。没有丰富多元的观点,也没有拿到合适的时机,淡淡地说了几句关于付诸行动实施可行性的话,就到了结束时间。我们组,全军覆没。我第一次深深感受到了找工作的难度,985的硕士学历真的就是块砖,我现在居然还在犹豫舍弃这块砖?写到这,我更加要遏制自己的退学想法了,普通人抱块砖好像比不抱好?

从小爸妈就认为我有自己的主见,对我做的决定几乎都支持。记得高三的时候,理综成绩不好,物理题做不会,又是要强的性格,舌头上生了一堆泡,硬是喝了很久的小米粥。晚上我妈来给我送粥的时候,我跟她说妈我头疼,我学不下去。我妈就带着我去跟班主任请假不上晚自习。我妈是溺爱我的,家里的亲戚都说我妈对我的溺爱已经到了“哪怕我说要天上的星星她都会去摘”的程度。我其实在四月份就跟我妈打电话说过我不想继续读研了,我妈在听了我多次的苦恼后,她说我只希望你开心和健康。越这样,我越是觉得对不起他们。

这几天,我在回忆我当时考研的初衷和是怎样选择学校的,但是回忆得却模糊,想必当初也压根没想明白吧。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诚然是很低的,虽然一味争强好胜,但还是时不时像只鸵鸟一样把脑袋埋进土里逃避现实,逃避几天后,把脑袋探出来,继续承受,继续要强。高三那段的逃避时间付出的代价是高考成绩不那么理想,很多教过我的老师都感到意外。我虽不能非常清楚地感知这次如果我要逃避小论文会承担什么样的后果,但隐约感觉到毕业的威胁。转变对小论文的态度,把它当成分内之事应该会又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吧。将导师和小论文分开对待,人和事还是不一样的。我妈常说我是个把喜怒哀乐都挂在脸上的人,太直,太爱憎分明。我想这次我该好好听我妈的。

希望明天的请假顺利吧,让我回家呆几天,想明白读研的初衷,一切都不晚。希望下周的我,笑着回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研二三事——我要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