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

建文四年夏六月乙丑,建文帝得知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长吁短叹,无可奈何,遂想一死了之。此时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朱元璋)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我一直把它秘密收藏在奉先殿内。群臣急忙把箱子抬来,打开一看,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建文帝等三个人的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

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_第1张图片

打开书信,里面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扇小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建文帝弯着身子出了鬼门,其他八人随之出了鬼门后,就看见水道上停放着一只小船,船上站着一位僧人,僧人招呼他们上船,并向建文帝叩首称万岁,建文帝问他怎么知道我有难,僧人答道:“我叫王升,是神乐观住持,昨夜梦见你祖父朱元璋,他本是出家之人,叫我在此等候,接你入观为僧。”乃乘舟至太平门,等到黄昏时才到观里。

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_第2张图片

朱棣继承帝位之后,表面宣称建文帝被大火烧死,并且声称在宫中找到建文帝的尸体,为他举行葬礼,但朱棣对建文未死的事实不敢掉以轻心。朱棣本人知道礼葬的并不是建文帝本人,但这并不影响举行礼葬仪式,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遮蔽天下人耳目,才可以名正言顺地坐上皇帝的宝座。在明朝中后期竟然没有人知道建文帝葬于何处,可见当时的人也都不认为真的安葬过建文帝,因此不用祭奠扫墓,时间久远就变得无人知晓了。

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_第3张图片

建文帝逃出皇宫,流亡在云南、贵州、四川、湖北、江浙、广东等地,《明史纪事本末》说他为逃脱追捕,“西游重庆,东到天台,转入祥符,侨居西粤,中间结庵于白龙,题诗于罗永,两入荆楚之乡,三幸史彬之第”。

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_第4张图片

听到建文在外流亡的消息,朱棣把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抓了起来关进监狱长达十余年,逼他供出建文帝下落。另外朱棣还让户科颁布御制诸书和访寻张邋遢的名义,遍行郡、乡、邑,搜寻建文帝的下落,前后长达16年之久。这里所说的张邋遢,就是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张三丰。他是个奇人,不修边幅,飘忽不定,据说能一日千里。

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_第5张图片

听说建文帝逃到海上,明成祖朱棣担心建文帝纠集当地的中国人,或者是以宗主的身份号召南洋诸国兴兵,因此很不放心,特意派遣郑和数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踪迹建文帝,但都没能找到。

建文帝在丧失皇位之后,无心回到帝王位置,他听从皇祖父的建议,一心为僧,无复国之意。不多久姚广孝归隐禅寺,在姚广孝的监护下,建文帝隐藏于穹窿山皇驾庵,直到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病殒于此,终年47岁,葬于庵后山坡上。

a.mp.uc.cn/article.html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元璋早就料定孙子失去帝位, 为他备好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