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写Costco的文章有很多,褒贬不一,而且每个角度都有。
Costco的会员制,其实并不新鲜,确实有它优势,但有些文章过度吹捧,明显吹过了头,我越看越皱眉。
这里我想逐一反驳,并写写另一家会员制商店是怎么做的。
首先是标价1498元的飞天茅台,开业第一天被哄抢,很明显是Costco的营销噱头,放在任何一家刚开业的超市里,只要稍微炒作,同样能造成类似轰动。
一般大型超市,都会用几个爆款商品来引流,所以不足为奇。
但这一定不是飞天茅台的供货价格,更不是Costco的什么「强势供应链」所致……以目前的体量,它没有任何底气去和茅台谈什么砍价。
因此,接下来几天,既没有茅台,也没有劳力士和名牌包等打折商品,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再来看,Costco真的是「物美价廉」吗?
其它商品质量我暂时不清楚,但朋友买的几只烤鸡,的确还没弄熟……或许有多种原因造成,但仍然需要Costco继续完善食物的制作规范。
如果仔细比价,就会发现,Costco不是每个品类都做到了低价,一些商品,比如化妆品,因为关税原因甚至会更贵,比起电商没有优势。
而且作为会员制超市,除了关注付费会员的数量,还要考虑会员的品牌忠诚度,或者说,流量黏性有多高。
比如虎嗅作者吴怼怼有一个研究,Costco美国的收入结构如下:
商品销售收入,有41%来自卖场内的包装食品、饮料以及清洁用品;
18%来源于加油站、卖场餐厅、医疗(眼科医院和听力中心)提供的附加服务;
16%来自于电器、家具和其他用品,生鲜食品的比例只有14%。
但在中国,大部分消费者(特别是大妈)应该对这些附加服务没什么兴趣,冲着Costco而去的动力,还是亘古不变的「低价」,永远只对价格忠诚。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去抢购茅台,不是为了自己喝,而是要赚取差价。
有差价就有代购,有代购就有黄牛,这里面可操作空间被无限放大。
比如黄牛会扫荡爆款低价的走量商品,然后高价卖出,转手就能套利;
又或者成群结队在超市门口,批量出租会员卡给新来的消费者,反正会员卡不用绑定个人身份。
而且黄牛批量购买会员卡的成本还能省掉,因为在会员卡到期之前,可以无理由退卡,退的是全额会费……据说Costco的所有商品,还可以无条件退换。
单纯复制在美国的成功运营经验,Costco很可能会撞上铁板,就像当初Uber黯然退出中国一样。
再高的会员费,也禁不起羊毛党的折腾。
那Costco是没考虑过这种漏洞吗?当然考虑过,但它不能轻易变动。
因为它主要靠会员费来盈利,所以只能罗列一大堆优惠条件去吸引顾客办卡,包括「低价」噱头,包括「免费退换」政策,而不是通过「优质服务」留住消费者。
如果Costco设立在郊区,还只是交通不方便的话,那为了节省成本而忽视应有的服务,导致卖场秩序混乱、体验糟糕,才是对会员的最大伤害。
换言之,Costco为了「低价」而节省一切服务成本,短期内损失的是一批对价格不敏感的高消费人群,长远来看是损失所有在意「服务体验」的消费人群。
实际上,Costco还将面临更多水土不服。
首先是供应链问题,上面提到的茅台是一个例子。
厂家要想长远发展,必然要顾及到全体经销商的利益,不可能为了寥寥几家网红超市,而配合着被压价来赚吆喝……人家不缺那点销量。
到最后就只有两种后果,要么回到统一市场价格,要么厂商直接断供。
有些文章说Costco会用自营商品来逼厂家降价,这个方式在美国还行得通,因为有规模效应,可以分摊成本,但在中国完全行不通(如果有几百家分店,还可以考虑一下),属于痴人说梦。
如果上面我讲的,还只是管理问题,那来自国内虎视眈眈的一众挑战者,才是最大危机。
Costco的对手不是死气沉沉的大卖场,而是盒马鲜生、华润万家、大润发、华联、人人乐、苏果等新零售的狙击,甚至是阿里、京东、拼多多等互联网电商的高维打法。
每个街头巷尾,都能上演无硝烟的厮杀,从沙县兰州拉面黄焖鸡、摩拜小蓝ofo,再到711美宜佳全家,无人货架充电宝……在国内,最不缺商业竞争的土壤,你能想到的所有细分赚钱路子,都被人来回碾过好几遍了,几乎达到寸草不生的地步。
就是这种激烈情况下,Costco却对电商没什么兴趣,网上旗舰店无论品类还是价格,会员比起非会员都看不出有什么优势,对于一家付费会员制的企业来说,是很致命的,更不要说缺少同城一小时配送服务了。
它不仅面对最残酷的存量市场厮杀,还要顾及到消费者们被电商包邮和全渠道购物培养起来的习惯。
试问,一群忙碌的中产们,又有多少时间和精力驱车前往拥堵的郊区,然后排长队,搬大东西呢?
所以我不知道Costco的底气究竟来源于哪,雷军等互联网大佬的吹捧,在我看来,更像是被奉上神坛后的钝刀子捧杀。
迷之自信,最容易撞南墙。
写这篇文章,我不是为了幸灾乐祸、指点江山,更不希望Costco步了Uber的后尘,但真心建议它能虚心一点,学习山姆会员店的做法。
山姆会员店,可能许多人第一次听说这名字,不炒作不喧闹,特别低调,但它是中国第一家会员制高端商店。
早在1996年,就在深圳开了第一家会员制门店,全球门店更是超过800家。
是的,山姆会员店算是Costco的老大哥了。
但会员店这种高消费模式,一开始想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并不容易。过去20多年,很多企业在模仿山姆,但真正生存下来的并不多,尤其是零售业。
山姆店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有耐心。
它用20多年时间去探索盈利模式,至今才开了26家门店,并将大量费用砸到「品控」上,去教育消费者「会员制」的概念。
甚至有好几家山姆店的销售额,常年位列沃尔玛全球单店前几名(山姆店是沃尔玛旗下的)。
虽然比不上国内一些新零售超市的开店速度,但它稳扎稳打,不紧不慢的步伐,却能走得更远。
恰好我也是山姆店的会员,更直观体验到两者的区别。
我经常逛广州番禺的山姆店,给我感受是服务质量确实高,而且有秩序,哪怕是客流高峰,也不会拥挤。
这是山姆店故意的,它不希望会员的访问频度太高,甚至不想服务所有人,一旦出现抢购黄牛乱象,将损害所有会员的购买体验。
山姆店清晰定位自己的人群,就是关注品质和体验的家庭。也因此,山姆店在中国已经超过260万会员,续费率极高。
我看重山姆店的另一点是,商品的采购标准严苛,让人放心。
比如它家的鸡蛋,产自德国鸡苗,遵循「12天货架期」,也就是鸡蛋从出生,到店内下架之间的这段时间,只有12天。
比如,香蕉是从一千根中,取外观和甜度最佳的中段4段,价格却不到20元;
比如车厘子,出于甜度考虑,会指定某一片树林产出的车厘子;比如草莓,每一颗都要经过94道检测。
听上去好像是官方的营销宣传,作为消费者的我,当然不知道这些内幕。
但我每次去买水果,可以闭着眼随便拿走一盒,而不必逐个挑选,因为每盒的品质都一样……同样我也不用看价格,因为性价比确实高。
我印象很深的是,今年各地的水果价格暴涨,但它家的水果价竟然不受影响,甚至比我楼下的水果店还便宜……思前想后,只能归功于山姆的强劲供应链了。
需要学习山姆店的,还有线下线上的全渠道扩张。
在京东,有山姆的官方旗舰店,而且会员能享有更优惠的价格。
电商配送网络可以覆盖全国,包括没有山姆门店的城市,而且它也有自营电商,1小时送货上门,能省下消费者许多时间。
所以,即使两家店都是打「高质低价」的口号,但从一开始,定位差异就出来了。
Costco追求的是薄利多销,走大众路线,只能在其他方面压缩成本,比如我很注重的用户体验,Costco非常缺失。
因为没花太多心思在服务上,导致Costco更像杂乱的大卖场模式,甚至不得不限定每天的人流量,自然让高消费人群远离。
你也会看到,去Costco的人,大部分是冲着它的「低价」,一旦价格不符合预期,就容易造成「退卡潮」,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品质」。
山姆店不一样在于,先弄好品质以及服务,不仅不用降价这种常规手段来招揽客流,甚至推出了680元的高端会籍对会员进行细分,满足「头部会员」的需求,定位的是高端会员制。
如此一来,消费者先形成对山姆的忠诚度,优先选择品质,最后再考虑价格因素。
一个不能本末倒置的定位是,「低价策略」往往只是供应链所带来的附属增值,不能作为主要卖点,否则和普通的清仓大甩卖区别不大,对消费者的忠诚度也没有多少提升。
而且从名字上,我就能看出一些端倪。
相比于山姆会员店的「Sam's CLUB」,Costco的全称是「Costco WHOLESALE」,Wholesale的意思是「批发」,批发代购的黄牛现象屡禁不绝,自然也更难管理。
这是从策略层面上的一种打法,我承认Costco在美国加拿大运营得不错,但真心不符合中国国情。
所以Costco必须明白一点,如果只是想在中国一线城市弄几家门店,努力活下去,那很好办,现在就能做到。
但如果想扩大规模,想提高在国内供应链的议价能力,还是先借鉴一下山姆店的经营方式吧,卖适合中国人的商品,做实在的价格,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而不是一夜爆红后,无力收拾局面。
流量越大,不仅需要匹配相应的野心,战略管理层面同样要跟上,缺一不可。
如果Costco再不做出什么改变,至少在中国,恐怕没有什么美好未来。
饿狼在一旁虎视眈眈,前车之鉴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