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爆点这个词最先被广泛应用是在20世纪70年代,它被用来描述美国东北部旧城区的白人突然纷纷迁往郊区的现象。社会学家们发现,当迁入某一居民区的非裔美国人比例达到一个特定的点—20%时,整个社区就会被“引爆”:仍居住在这一社区的白人们会立即迁离。引爆点是质变来临前的关键一点,就像沸点和临界点。
所有的流行潮都有一个引爆点。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社会学家乔纳森·克雷,曾经做过一项关于社区中楷模的数量对该社区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这些楷模包括统计调查局认定的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群——专业人员、经理和教师。楷模比例占社区人口5%至40%之间时,该社区青少年的早孕率和辍学率不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当楷模人数所占比例低于5%时,问题就被引爆了。
谁创造了流行?流行的奥秘何在?如何才能创造流行?
这三个关于流行的问题who(何人)、why(为何)和how(如何),是关于流行的3W难题。提供解决3W难题的答案,仿佛就提供了流行风向的方向盘和流行风的加速器。无论对何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令人难以抗拒的诱惑。如果能解答这三个问题,在商业上,商家可以轻而易举让自己的商品风靡一时;思想家、哲学家都可以让自己的作品以及其中传递的观念为大众接受,真正起到观念改变世界的作用;小说家和出版商可以让自己的作品成为畅销书;餐馆可以让自己的口碑飙升……大到一种观念、一样发明,小到一种产品、一家新开业的饭店,无所不能及。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解答了这三个问题,也可以有的放矢遏制一些不好的风尚,比如说离婚潮、犯罪率、青少年吸烟等等。
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书中提到了三种人:联系员、内行和推销员,这三种人是我们每个人同外部世界相联系的纽带——无论我们是否承认。在我们的朋友中,大多数人可能是由联系员介绍给我们的;而内行则热衷于帮助我们处理生活上的一些琐事,比如购买笔记本电脑、DVD播放机、音响等;而推销员的天赋则在于把他认为值得推销给大家的信息推销出去。
作者以流行病(真的病毒)为例子分析。流行病爆发需要三个条件: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病原体本身和其发生作用所需的环境。当一种流行病爆发时,三个条件就失去了平衡。疫情被引爆,是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让其中一个甚至两三个条件发生了变化。作者将这三个变化条件称为:个别人物法则(Law of the Few)、附着力因素法则(Stickiness Factor)和环境威力法则(Power of Context)。
作者总结的引爆点所涉及的三条法则给我们提供了理解流行浪潮的一种方法。它能引导我们找到引爆点。用这些观念来破解其他一些令人不解的事件,以及我们周围世界中所发生的流行潮。
一个银匠为什么能够引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场战争——美国独立战争?因为他是一个同时具备内行和联系员天赋的男子。
心得:
病毒的质量(高度附着力,持续时间长)是关键,其次是靠关键人物来传播,最后,适当的环境会有很大的助力。我们设计产品时候,需要考虑产品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才能形成高附着力,有时候需要借势营销,借助环境和关键人物的力量。
一个具备专业知识而又有广泛人脉的人在社会网络传播中具有很大的优势。非常容易引发很多的传播。回到互联网产品,产品本身必须具有一个专业视角,有很大的高质量粉丝群,才容易赢得传播。
故事1 即将停产的暇步士鞋突然流行成为时尚
暇步士品牌的主打产品是拥有轻型绉胶鞋底的美式经典拉绒山羊皮鞋。对于该品牌来说,引爆点出现在1994年年底至1995年年初的某个时间点上。
在引爆点出现之前,这个品牌一直默默无闻,产品主要依靠偏远的经销店和小城镇家庭商店来进行销售,每年销售量仅仅处在3万双的低水平线上。当时,生产暇步士的渥弗林集团(Wolverine)甚至已开始考虑停产这种日后将使公司成名的休闲鞋,但是后来却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情。
在一次时装发布会上,暇步士的两位经理欧文·巴克斯特和杰弗里·刘易斯遇到了一位来自纽约的时装设计师,这位设计师告诉他们说,经典款暇步士鞋在曼哈顿街区的各俱乐部和酒吧里突然成为时髦品牌。到了1995年的秋季,更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迅速发生了。先是设计师约翰·巴特利特打来电话说,他想在自己的春季时装展中采用暇步士鞋作为搭配。紧接着另外一位曼哈顿设计师安娜·苏也来电说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展览中使用暇步士鞋。在洛杉矶,设计师乔尔·菲茨杰拉德把一只25英尺长的充气巴塞特猎犬——暇步士品牌的标志——放在他好莱坞门店的顶部,并且改装了邻近的艺术长廊,想要开一家暇步士专卖店。他还在刷墙漆和整理货架的时候,演员皮威·赫尔曼走了进来,说要购买一双暇步士鞋。
1995年,渥弗林集团共销售了43万双经典款暇步士鞋,第二年的销售数字是这一年的4倍,第三年更高。销量增长一直在持续,直到暇步士重新成为美国男青年衣着打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96年,在林肯中心举办的时装设计师委员会颁奖晚宴上,暇步士赢得了最佳配饰奖。该公司总裁和卡尔文·克莱恩、唐娜·凯伦站在同一领奖台上接受了这一荣誉,尽管他自己首先就要承认,公司并没有为赢得这项荣誉做出任何努力——完全是被潮流赶上,而非主动追赶潮流。暇步士占据了流行潮的制高点,而这一切仅仅是始于曼哈顿东村和苏荷区几个年轻人穿上了暇步士鞋。
这一切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不要管这些最先穿上暇步士的小青年们是什么人,他们肯定不是在帮助暇步士促销。他们穿上这种鞋的原因只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穿。接下来,这些年轻人对暇步士的喜好传递到两位时装设计师那里,他们用暇步士来搭配出售其他高级时装。暇步士鞋仅仅是用于搭配的附件,也没有任何人在着意推动暇步士鞋成为时尚潮流。但是,它却真的成了最新的时尚潮流。暇步士鞋越过了某个点之后,潮流就被引爆,它开始流行起来。从成为曼哈顿商业区几个赶时髦的年轻人和时装设计师的时尚之选,再走上全美国所有商场的货架,这种单价30美元的鞋子如何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完成这一巨变?
心得:
流行很多时候就是因为特别,一个产品需要有独特的定位,让目标人群愿意使用。如果这个目标人群是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则会造成突然的流行。比如,足记的特别“电影效果”图片生成模式先是打动了一些摄影记者,然后就造成了快速流行。分答的偷窥偷听特质则让娱乐圈的大V们玩的很Hi。
故事2 巴尔的摩的流行病毒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场梅毒疫情袭击了巴尔的摩市。1995年至1996年的一年时间内,携带病毒的新生儿人数就增加了500%。巴尔的摩市的梅毒发病率曲线图显示,多年来该曲线一直保持稳定,但到了1995年,梅毒发病率几乎呈直线上升态势。
巴尔的摩市的梅毒疫情因何被引爆?疾病控制中心认为,问题就出在强效可卡因上。强效可卡因会大大增加高风险性行为的发生率,而高风险性行为则会导致艾滋病和梅毒的传播。强效可卡因的诱惑让许多人到贫民区购买毒品,这一做法增加了他们把病毒携带回家传染给家人和邻居的可能性。强效可卡因改变了邻近地区之间的社会关系模式。疾控中心说,强效可卡因正是梅毒肆虐的推动力。
巴尔的摩市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性传播疾病的专家约翰·詹尼曼(John Zenilman)则认为,发生梅毒疫情的原因在于该市贫民区糟糕的医疗服务。由于预算问题,该市决定缩小性病诊所的规模。临床医生的人数从17人减少到10人;内科医生本来有3位,现在实际人数为零;就医病人则减至21 000人;到发病地进行外勤服务的工作人员也相应减少。
按照詹尼曼的说法,当就医人数为36 000人至21 000人之间的某一数字时,疫情就爆发了。它从市中心开始蔓延,通过街道和高速公路传播到城市的各个角落。突然之间,那些可能已感染上一周但是还没接受治疗的人,在被治愈之前有两三周甚至4周的时间四处传播病毒。而糟糕的医疗状况使得梅毒成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问题。
美国流行病学权威专家约翰·波特雷特(John Potterat)提出。他认为,疫情爆发的祸根在于,巴尔的摩市中心是梅毒高发区域。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巴尔的摩市曾大张旗鼓推行一个政策,即拆毁东西城区20世纪60年代风格的旧式高层住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工程是拆毁西区的列克星敦叠式大楼和东区的拉斐耶宫,而这两栋居住着数以百计户的大楼则扮演着犯罪中心和传染病中心的角色。随着拆迁工程进行,人们从东西城区的这些老楼中搬走,犯罪和传染病的流行情况也开始恶化。政府要人们撤离等于加快了人群的流散。多年以来在巴尔的摩,梅毒都被控制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特定地区,性关系也被高度限制在特定的社会群体内。但是拆迁工程却迫使这些人搬迁到巴尔的摩市的其他地区,他们因而把梅毒连同其他行为一起随身带走。
这些解释都在描述一种引爆流行病的完全不同的方式。疾控中心关注的是疾病暴发的大背景——毒品的流入和增长是如何改变一个城市的环境,从而引爆疾病流行的;詹尼曼谈论的是疾病本身。诊所规模缩小等于给了梅毒一线生机。它原本是急性传染病,现在成了慢性传染病。它原本仅能在人体内逗留几天,现在却能延续好几个星期;波特雷特则把注意力集中在携带梅毒病毒的人。在他看来,梅毒的传染源是巴尔的摩市特定的一类人,这些人极度贫困,可能吸毒,性行为频繁。如果这种人突然从他(她)生活的街区迁移到一个原本不存在梅毒问题的新街区,这种疾病的疫情有可能被引爆。
换句话说,引爆一种流行病并不是只有一种途径。流行病爆发需要三个条件:能传播传染病病原体的人、病原体本身和其发生作用所需的环境。当一种流行病爆发时,三个条件就失去了平衡。疫情被引爆,是因为一些事情的发生让其中一个甚至两三个条件发生了变化。
心得:
流行病毒跟“互联网病毒产品”的概念有相似之处,如果找到携带病毒时间长,积极传播的用户,然后借助用户的关系链扩散到更大范围非常关键。
故事3 金盒子的秘诀
20 世纪 70 年代有一位传奇式的直销业务员,名叫莱斯特.旺德曼。使用了所谓的“猎宝法”(treasurehunt)。在《电视指南》报和《列队》杂志上的每一则广告里,他都让艺术总监在优惠购物单的一角画一个金色的小盒子。然后,他的公司在一系列电视广告词里告诉大家“金盒子的秘诀”。观众被告知,如果他们能够在自己买的那份《列队》和《电视指南》上找到金盒子,他们就可以写信免费获得哥伦比亚公司产品清单上的任意一张唱片。
旺德曼总结说,那个金盒子就是触发器,它给电视观众一个理由去寻找刊登在《电视指南》和《列队》杂志上的广告。它也把哥伦比亚的电视广告和杂志广告连接起来。旺德曼写道:“这个金盒子使得读者(观众>变成了互动广告体系中的一部分。观众已不仅仅充当观众的角色了,他们也成了参与者,就好像是在做一个游戏……可见,这项活动的效果多么惊人。1977年,哥伦比亚公司在杂志上刊登的长期广告中,没有一则带来效益。1978年,有了金盒子电视支持,每份杂志广告都幵始带来效益,这样的突然好转简直是史无前例的。”
对应的竞争对手麦肯在广告上所花的资金比旺德曼多4倍,他们不惜花钱购买黄金时段,而旺德曼的广告都出现在凌晨时间。最后那个小小的润色,即那个能使信息具有附着力的金盒子却让旺德曼获得了更好的效果。
心得:
一个让观众参与互动的利益点,可能让一个烂时段的流量转换率远远高于好的时段。在互联网设计中,“行动的召唤”非常关键。
个别人物引爆的流行潮
几栋居民楼的搬迁足以引发巴尔的摩梅毒大流行,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某些人比其他人更为关键。——极少数人引发了流行病的传播。
社会流行浪潮的发展过程也是由少数几个人驱动起来的。东村的几个年轻人发起了暇步士流行潮,在驱动社会流行浪潮方面,这些人之所以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擅长社交、精力旺盛、博学以及在同类中有足够的影响力。在这些特别人物中,有人意识到了时尚趋势,通过自己的社交能力、活力、热情和魅力把“暇步士”传染给大家。
在暇步士案例中最让人困惑不解的就是,那些鞋是如何从仅由几个引领时尚的曼哈顿潮人穿在脚上,发展到进入全国各家购物商场的货架上销售。东村与整个美国中产阶级之间有什么关系?
心得:
个别人物的引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是如果能分析引爆的路径,可以策划,做好幕后推手。互联网上的一些事件营销,很多都是有目的策划出来的。也有大量的是被网友们突然转载形成的事件。
强大的附着力
在流行病爆发过程中,病毒的附着力因素对于我们所讨论的社会流行潮的爆发同样具有启发意义。这是病毒学中的一个著名原理:每年冬天,流感在开始传播时的病毒与流感结束时的病毒差别很大。由于某种原因,病毒的杀伤力大大提高,所以,人一旦被感染,病毒就会附着在体内,再也清除不掉了。
人们常常花费大量时间思考如何使信息更易传播,即如何使我们的产品或者观念让尽可能多的人知道。但是要把消息传播出去,一个关键点在于怎样确保接收者不会左耳进右耳出。信息有了附着力就意味着它会对人产生影响,如此你就不能把它从你的脑海中赶出去,也不能把它从记忆中清除出去。
1954年春,当温斯顿牌过滤嘴香烟首次面世时,公司打出的广告标语是:“温斯顿,正同烟的味道。”(Winston tastes good like a cigarette should),这句话里使用了不合语法的“同”字,而不是“像”字,这在当时引起了小小的轰动。这句话成了人们平常谈论的话题。温斯顿香烟推出后的数月之内,借助这句令人难忘的广告语的力量,温斯顿香烟的销售势头一触即发,它在美国香烟市场上的销售量迅速超过了国会牌(Parliament)、健牌(Kent)和L&M牌香烟,仅次于总督牌烟(Viceroy)。短短几年,它成了美国最畅销的香烟品牌。如今,如果你对大多数美国人说“温斯顿”,他们会顺口说出后半句“正同烟的味道”。这是一句拥有附着力的一流广告用语,它所含的附着力是产品能够广为流行的关键所在——除非你听进去了我说的话,否则你为什么要改变自己的习惯,买我的产品或者看我制作的电影呢?
附着力因素法则告诉我们,有一些特别的方式,能够使一条具有传染性的信息被人记住。只要在信息的措辞和表达上做一些简单的修改,就能在其影响力上收到显著的效果。
心得:
与众不同、朗朗上口的文案,是一个记忆的锚点,容易被诱导,引发消费。信息本身必须让人喜欢,记得住,愿意传播。麦当劳的“我就喜欢”,“喜欢您来”都是不错的文案。
环境威力
例如,在一个实验中,拉坦和达利让一个学生独自待在一个房间里,然后让其假装癫痫病发作。当隔壁房间里只有一个人时,他在听到声音后,有85%的可能性会冲进这位学生的房间提供帮助。但是,当实验对象觉得还有其他4人也听到了有人癫痫病发作的声音时,他们每人去帮助这名学生的可能性却只有31%。另一个实验的结果则显示,如果有人独自看到黑烟从门下冒出,他有75%的可能性要去报警,但如果他与一群人在一起时,他去报警的可能性就只有38%。换句话说,当人们处在人群中时,他们会分摊责任。他们会设想,其他人会去报警的;或者,既然其他人都不采取行动,这个明显存在的问题——隔壁传来的疾病发作声,门下冒出的黑烟——就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像拉坦和达利这样的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在基蒂·吉诺维斯一案中,我们要吸取的教训并不是尽管有38人听到了尖叫还无人报警,而是正因为有38人听到了尖叫所以才没人报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她当时是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遭人袭击,而且只有一个目击者的话,她或许还有活命机会。
换句话说,人们是否能够关注身边的不幸者,有时取决于人们身边细微的环境因素。环境威力法则认为,人们对自己周围环境的敏感程度比他们所想象的更为强烈。
心得:
环境会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所以在互联网营销,需要塑造“场景”,引导劝导用户。
联系员
成为一名联系员应该具备什么条件?首要的也是最显而易见的标准是:联系员结识的人非常多。他们属于那种什么人都认识的人。大家都会结识某个这种类型的人。
是否大多数人真的会相信,我们所说的那种什么人都认识的人,他们真的就认识所有的人,但实际情况正是如此。根据“六步分离法则”(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他们可以通过中间人认识所有人。
联系员的重要性并不仅仅在于他们认识人多;对于他们认识的人来说,他们具有很大作用。
联系员应该是大家用不了几步就能找到的人,因为不论原因如何,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亚文化背景以及不同职位的人群中都占有一席之地。对于联系员来说,他们之所以能跨入许多不同的领域,是因为他们的天性在发挥作用,这种天性集好奇心、自信心、社交能力和活力于一身。
然而,如果认为联系员只能是那些在社会流行浪潮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人物,那就犯了一个错误。罗杰.霍肖发出去了几十封电子邮件,这些邮件赞扬了他女儿的朋友所在的新餐馆。他并不是自己发现这家餐馆的,而是别人发现后告诉他的。
暇步士鞋流行起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被联系员发现的那一刻,然后此人就开始最大范围地进行传播,暇步士鞋因此再度流行。但是,是谁把暇步士的信息传递给这位联系员的?联系员完全有可能是在无意之中获得新信息的,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认识那么多人,所以无论他们身在何处,都能得到新信息。
心得:
联系员的很多信息来自于内行,内行也需要认识大量的联系员。在互联网时代,由于扁平化之后,好的内容直接被内行发布在“专栏”,然后被平台自动推荐,被更多的好的“联系员”转到社交网站上去。如今日头条、知乎、搜狐公众平台等就是这样的平台型机制,吸引了大量的内行和联系员。
内行
如果认真研究一下社会流行浪潮被引爆的情况,就会清楚这样一个道理:正如我们是依靠一些人才把我们与其他人联系起来一样,我们也是依靠一些人把我们与信息联系在一起。这个过程中既存在人际疏通专家,也存在信息传播专家。当然,有时候,这两种专家能合二为一。
比如,保罗.里维尔就不仅仅是一个信息散布专家,他也积极去获得有关英国人方面的情报。1774年秋天,他组建了一个秘密小组,该小组定期在绿龙客栈开会,目的在于及时监督英国军队的活动。那年12月,小组得到一条消息,英国军队打算夺取殖民地民兵存放弹药的军火库,军火库位于波士顿以北50英里的朴次茅斯海港入口处。12月13日那个寒冷的清晨,里维尔骑马北上,穿越冰天雪地,把英国军队出发的紧急情报传达给地方民兵队伍。他不仅参与了这一情报的获取工作,也把情报散播了出去。
保罗.里维尔是个联系员。同时,他也是一个内行,这是发起口头信息传播浪潮所涉及的三类人里的第二种。
“内行”一词来源于意第绪语,意为积累知识的人。近几年,经济学家们致力于研究内行,原因显而易见,如果市场运作依赖信息,那么掌握最多信息的人就必定是最重要的人物。比如,有时候,如果一家超市想要提高某种商品的销量,就会在该商品上贴一张促销条,上面写着“便宜每一天!”之类的文字。实际上,价格与原价并没有差异,但是,却把该产品凸显出来了。这样做之后,商场就会发现该商品的销量骤然上升,这与降价出售该产品效果相同。
想想这种做法,真让人心里感到不快。在销量背后或者在商场特别推出某些商品背后,商家存有这样的观念:消费者对商品价格变化非常敏感,并会表现出相应的消费行为,价格低,大家就多买一些。价格高,就少买一些。
但是,如果某种商品没有降价而我们还在大量购入,那又是什么因素使商场不采取降价措施呢?什么因素能让商场不使用“便宜每一天”这类毫无意义的文字来欺骗消费者呢?答案是,尽管大多数人并不去比较各家商场的价格,但是每一位零售商心里都明白,只有极少数人会去这样做。而且,如果他们发现什么偏差,如一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促销活动,他们就会采取一些行动来应对。如果一家商店在销售上玩弄太多花招,就会被这极少数人识破,他们会去有关管理部门投诉,并且提醒自己的亲朋好友和熟人别再光顾那家商店了。
市场之所以对顾客讲诚信,是这些人在发挥作用。从首次提出顾客中存在这样一群人以来的十多年,经济学家始终努力对他们进行研究。经济学家们发现,这类人存在于各行各业中以及各种社会、经济组织里。他们有“价格警戒员”的称号,另外一个更常见的称号是“市场内行”。
内行传播信息的威力促使马克。阿尔珀特这类人在流行浪潮爆发中扮演如此重要角色的因素到底是什么?显然,他们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信息。他们比常人读过的杂志和报纸都多,而且只有他们才可能去阅读邮寄宣传品。马克。阿尔珀特恰巧又是一位电子设备行家。如果电视或摄像机有新突破,而你又是他的朋友,那你肯定会马上听说这一切的。内行们了解内情,也有能力把信息迅速口头传播出去。但是,内行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不在于他们掌握了这么多的内情,而在于他们把内情散播出去的方式。出于助人为乐的原因而帮助他人,这让人很感兴趣。
心得:
内行能产生高质量的内容,联系员也需要利用这些内行的内容,不断与其他人形成紧密的联系。互联网行业,内容营销的本质就是这样,找到合适的内行提供的内容,形成联系渠道。36Kr早期通过翻译国外的科技媒体上的一些高质量内容,迅速吸引了大量的读者,然后开始自建内容生产能力,进而形成很强的影响力。
作者Sting发起了乐读创业社(http://ledu.omeng.co/),从2015年4月开始进行的“一周读一本书”活动,已经持续112周,欢迎参加,并阅读800多人提交的4000多篇读书笔记,如Sting的书摘笔记汇总。你也可以加Sting的微信号“1025792036”申请加入社群,一起成长。
也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乐读创业社微信公众号看大家的精选书摘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