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秋莎》背后的战争故事

《喀秋莎》背后的战争故事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939年,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创作了《喀秋莎》,而后由作曲家勃兰切尔谱成曲子。这是一首爱情歌曲。歌曲没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缠绵,而是节奏明快、简捷,旋律朴实、流畅。而这首歌走向世界,却同战争相连……

战歌

1941年6月22日,德军突袭苏联。不到一个月,德军中央集团军的近百万大军,就击溃了前苏联红军,直逼首都莫斯科。苏联全国军民紧急行动起来,男人几乎全部奔赴前线,留守的女人匆忙搬迁到后方的工厂中制造坦武器。

1941年7月的一个黄昏,在莫斯科城里,新编的红军近卫军第三师即将开赴第聂伯河前线。士兵都是生平第一次穿上军装,甚至连给家人写一封告别信的时间也没有,就要匆忙上路,市民们倾城而出为他们送行。送行的人群里有一群妙龄少女,她们是莫斯科一所工业学校的女学生。此时,她们站在路边,看着行进中的同龄人,忽然唱起了一首歌——“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正在行进中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情不自禁地放慢了脚步,人人眼里含着激动的泪水,齐刷刷地向姑娘们行了个庄严的军礼。在姑娘们歌声的感染下,市民们也都高声唱起了《喀秋莎》。在歌声的陪伴中,年轻的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雄赳赳地走向了保家卫国的前线……

随后,在第聂伯河阻击德军最精锐的古德里安装甲部队的战役中,虽然战斗极为惨烈,但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却高唱着《喀秋莎》,一次次冲向敌人,让德军不由得胆战心惊。阻击任务完成后,全体官兵几乎全部阵亡。他们英勇顽强的阻击,给了不可一世的德军以迎头痛击,更为红军建立保卫莫斯科的最后防线赢得了宝贵时间。

从听到《喀秋莎》开始,近卫军第三师全体官兵的生命只持续了短短一个月,但他们英勇杀敌的事迹,却很快传遍了全苏联。伴随着他们事迹的,还有歌曲《喀秋莎》。

从此,《喀秋莎》便流传开来,北到列宁格勒,南到基辅市,整个苏联到处都在传唱着《喀秋莎》。

唱片

随着战争的深入,《喀秋莎》也被传唱到了东欧一些国家。波兰人民曾将《喀秋莎》作为战斗号令,而保加利亚的游击队员还将这首歌曲作为联络信号。更让人意外的是,就连许多德国士兵也喜欢上了《喀秋莎》。

一次战斗间隙,在苏联红军一个步兵连的战壕里,正在休息的战士们突然听到随风飘来的熟悉歌声:“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开始,战士们还以为是自己的部队在唱歌。仔细一听,那歌声竟来自对面的德军阵地。红军连长拿起望远镜一看,发现在对面的德军阵地上,一伙德军正围着一架留声机忘情地欣赏《喀秋莎》。连长顿时怒不可遏,战士们也被激怒了。在没有请示上级的情况下,连长就带领战士们向敌军阵地发起了攻击。当他们攻进德军阵地找到那架留声机时,留声机依然在转动,在歌唱……连长上前取出了唱片,不由自主地跪在地上失声痛哭。战士们也都跟着跪了下去,人人泪流满面。

这场为了从法西斯魔爪中夺回《喀秋莎》唱片而没有请示的战斗,使八名红军士兵献出了宝贵生命。这一事件惊动了军法部门,他们指示立即派人对此事进行调查。

那位连长所在团的团长对上级调查的人说:“要处分我来承担。如果当时我看见‘喀秋莎’被一群法西斯豺狼包围蹂躏,我甚至比他们的反应更为激烈!”团长的话,让军法处的同志深为震撼,调查再也没了下文。

大炮

1942年初,一种速射的自行火箭炮,在苏联乌拉尔的兵工厂以惊人的速度被大批量生产出来,并很快装备到红军部队。这种火箭炮斜置在卡车上,不仅能并排发射火箭,而且移动方便,火力凶猛,战士们都非常热爱这种武器,把大炮命名为“喀秋莎”。这个美丽高雅的名字,迅速在红军中传播开来。“喀秋莎”发射时的火焰和独特的呼啸声,加上动听的《喀秋莎》歌声,使纳粹士兵心惊肉跳,无形中加速了纳粹德国灭亡的进程。

1945年春,正是梨花盛开的季节。苏联红军200多万人突破波德边境,攻入德国本土,包围了纳粹帝国的巢穴柏林。4月16日,红军开始了对柏林的进攻。

前进中,红军战士高唱着《喀秋莎》,而为这歌声伴奏的,是2000多门“喀秋莎”火箭炮的呼啸声。一位随军记者当时激动地写道:“天哪,这是怎么了,简直就是‘喀秋莎’的歌声在向柏林进攻。”

战争胜利后,苏联政府为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门在莫斯科为《喀秋莎》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也让《喀秋莎》的生命获得了永恒。

战争,让《喀秋莎》脱颖而出,并风靡全世界,至今依然被传唱。然而,其更实质的意义却是,《喀秋莎》使美好的音乐和正义的战争相融合,将姑娘的情爱和士兵的英勇报国联系在一起,从而激起了世界人民反击法西斯的斗志,为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精神激励作用,并在战后一直延续。 (文章来自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喀秋莎》背后的战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