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新录(4月10日 晴)

   

日新录(4月10日 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红学笔记(二十)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知道,此书最关键的章节是第五回和第六回。第五回其实是这部近百万字的小说的真正开头。在小说开始时,贾宝玉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叫做太虚幻境的地方,在那里他看到一些大柜子,柜子有很多抽屉。他一一打开抽屉,在每个抽屉里都会看到一张画,旁边写有几句诗。那些诗,是他一生中碰到的女性的命运。

        《红楼梦》里有一个名称叫“金陵十二钗”,指十二个最重要的女子,她们是贾家的元春、迎春、探春、惜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王熙凤、巧姐、李纨,还有秦可卿、妙玉。我觉得作者触到了生命的本质,《红楼梦》中隐含着很奇特的意思,是说人只要有选择,就会有遗憾。对作者来讲,人世间的美好幸福是不能全得的。有所取,就有所舍;有所得,就有所失。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很有趣的象征,好像两人合在一起才是完美,如果她们是两个人,就永远不完美。所以在作者幻想的世界里,在判词当中,她们变成了合在一起的生命形态。不管是判词还是《红楼梦》的十四支曲子,林黛玉和薛宝钗一直是一个特例,这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

        第二个要注意的现象是,如果说《红楼梦》是十二金钗每个人有一首判词,每一个人有一首曲子,就不会有十四支曲子。《红楼梦》的十四支曲子并不是完全在写个人。譬如最后一支曲子明显讲到“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是讲林黛玉的故事。最后讲到“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里写的不是任何个体,而是写这个小说里所有人的下场。《红楼梦》告诉我们,结局不是最重要的,人怎么一步一步走向那个结局才重要。

        宝玉先打开的是“十二金钗又副册”,第一首判词写晴雯,她是《红楼梦》里宝玉身边一个非常重要的丫头。“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在讲“晴”和“雯”,是她名字里的两个字,说她“心比天高,身为下贱”。晴雯最动人的部分是在临终的时候,把她留的三根指甲咬断,交给宝玉。一个丫头要做很多粗重的工作,她竟然留了三根慈禧太后那样的长指甲。从这里可以看出,她一直想去追求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临死前,宝玉赶来看她,她已无法坐起来,便用最后一丝力气咬断这三个指甲,把它给了宝玉,这个场面让人震惊。她觉得这辈子白留了这三个指甲。指甲是肉体的东西,她一直爱宝玉,却没有跟宝玉发生任何关系。晴雯就是这样一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女孩子。作者对她有一种心疼,她好像惹人厌,好像是一个不规矩的人,可是她比很多不规矩的人还要规矩。作者在看人生的时候有一种透彻,他不是在评判人的好坏,而是在阐发一个道理:人的命运悲剧是个性的悲剧。

        第五回在讲贾宝玉的发育,一个十三岁的男孩子,他的生理自然会有变化。那一天,宁国府的贾珍跟太太尤氏看院子里梅花都开了,就请荣国府的贾母、王夫人过来赏花。宝玉也被带过去赏梅花,结果喝了酒,有一点微醺,就想睡了。贾母不太放心,因为不是在自己家里,不晓得要睡在哪里。贾珍的儿媳妇叫秦可卿,十七岁的一个女孩子,除了王熙凤以外,媳妇这一辈当中,她是最漂亮最能干的一个,贾母很看重她。伶俐的秦可卿跟贾母说,不要担心,我带他去睡个午觉吧。

        一进房去,贾宝玉看到墙上挂了一张《燃藜图》的画。《燃藜图》说的是勤学苦读的典故,此图是鼓励孩子苦读书的。贾宝玉一看就很不高兴,因为他最痛恨的就是大人劝他读书。旁边又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教你懂得做人,懂得揖让进退,懂得在什么时候跟别人礼貌地寒暄、讲话,熟练处理人际关系,就等于写文章写得很好了。贾宝玉喜欢真性情,很厌烦这种人际间伪装的东西。所以宝玉立刻说他不要睡在这里,闹着要走,秦可卿没办法,只好让宝玉到自己的房间去睡。旁边的老妈子丫头觉得秦可卿让宝玉去她卧房睡不妥,说哪里有叔叔在侄儿媳妇房间住的,简直不成体统。可秦可卿也是性情中人,她说这有什么关系,他能有多多大?可有趣的是,宝玉已经开始发育了,他看起来像孩子,其实已经是男人了。宝玉一进去,一阵甜香袭来。感官第一个放松的常常是嗅觉,一阵甜香袭来的同时,唐伯虎的《海棠春睡图》进入视线。一个少妇卧房里的香味和画,都是很私密的,所以宝玉要动情了。

        宝玉在这个地方做了一个梦,梦到太虚幻境。从太虚幻境出来一个绝色仙女,叫警幻仙姑,这个仙姑跟秦可卿长得一样。然后看到旁边的对联。上面写的是:“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嫩寒锁梦因春冷”跟刚才的“世事洞明皆学问”是两个极端,后者是虚伪的人世间的教条,前者是真正的性情。这两句诗鼓励人做梦喝酒,鼓励人沉溺在一个感官世界里。作者在很多地方作伏笔或隐喻。这个袭人已经是一个真实的人,她不再只是诗句,她就在贾宝玉睡觉的房间外面,可是里面的对联上也有她的名字。“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这时你会发现,贾宝玉的时代跟唐朝武则天的时代融合了。野史当中讲武则天当时秽乱春宫,甚至爱上了和尚薛怀义。她在宫里设镜,从那个镜子里会看到自己身体跟别人身体在性当中的一个状态。贾宝玉在喝醉酒时看到镜子,他的潜意识跑出来了,所以一进来就是一个镜子,而且是武则天映照过春宫的那个镜子。

        “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这又是野史。这些都是贾宝玉这个十三岁男孩子平常偷偷读的野史发生了作用。“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这又是一个惊人的野史。关于杨贵妃的宫廷故事非常多,《太真外传》甚至说杨贵妃跟安禄山偷情,安禄山拿了木瓜丢过去打到了她的乳房。如果把武则天、赵飞燕、杨玉环的故事都删掉,会发现宝玉看到的只是镜子、盘、木瓜。他看到了三个东西,这三个东西都变成性的联想,这实在是太惊人了。

        人有两个世界,就是弗洛伊德讲的所谓“超我”跟“本我”在对话。贾宝玉喝醉了酒以后那种昏昏的感觉,醉眼惺忪时看到的世界,是这么奇特的一个世界。“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连珠帐”,宝玉进到秦可卿的卧房,看到镜子、盘子、木瓜、榻以及榻上悬挂的珍珠帐子,这是一个女性世界,他全部联想到古代美女,把它们连接到一起。“宝玉含笑,连说:‘这里好!’”秦可卿就笑说:“我这屋子,大约连神仙也住得了。”“说着亲自展开了西子浣过的纱衾”,这里不讲秦可卿替他盖被子,而说拿过西施浣过的纱衾。秦可卿又“移了红娘抱过的鸳鸯枕”,红娘是《西厢记》里帮张生和莺莺穿针引线的丫头,她是追求婚姻自由的第一人,变成了一个英雄。你就知道那个鸳鸯枕一来之后就是上床了,所以他要做春梦了。做春梦之前有好多的准备,镜子、木瓜、盘子、帐子、榻,一直到被子、枕头,全部是道具。

        “于是众奶母服侍宝玉卧好,款款散去,只留下袭人、媚人、晴雯、麝月四个丫环为伴。”注意跟刚才对联的暗示,袭人在这里。在房间外面,“秦氏便吩咐小丫环们,好生在廊檐下,看着猫儿狗儿打架。”有一个解释,就是民间常常用打架来形容性。“打架”是双关语。“那宝玉刚合上眼,便惚惚的睡去”,“惚惚”其实是有音无字,就是有一点恍惚了,“犹似秦氏在前”,表示秦可卿已经走了,可是又好像就在眼前,那是什么,是梦。“遂悠悠荡荡,随了秦氏,至一所在”,这个所在是梦的所在。他的魂走了,肉体留在床上,他的精神跟着秦可卿到了梦的世界。“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溪”,这里的形容全部是非常美好的梦的世界,“真是人迹希逢,飞尘不到”,“宝玉在梦中欢喜,想到:‘这个去处有趣,我就在此处过一生,纵然失了家,我也愿意。’”

        如果今天十三岁的孩子读得懂《红楼梦》,还是会喜欢这本书的,因为他会认同里面的意识。胡思乱想间忽听山后有人作歌:“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何必觅闲愁”一句,好像是一个劝诫,可是青春期不就是闲愁吗?这几句诗把青春期淡淡的感伤全部写出来了。青春期开始觉得人生无常,觉得身体有变化,觉得自己不再是小孩,要变成大人,觉得生命有这么多的渴望,可又有这么多的哀伤。宝玉开始入梦了,进入一个美好的世界,碰到仙姑,这个仙姑开始开导他。他听到一个女孩子在唱歌,“歌音来息”,看到走出来一个人。“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有赋为证”,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作者才华惊人,他可以写出各种东西。从最八股的文章到最具赋体的文字,他在小说里变成了不同的人,他一直有各种变貌。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新录(4月10日 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