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bot正在走向生活,但是我们还是没能在更多的领域去想象它的价值,作者倒是非常不错地通过bot来建立自己的简历,帮助人们了解他,并且bot具有更多个人网站不能赋予的功能(人格化)。这篇文章没有很多的干货知识,不会从技术和行业的角度来侃。但是如果你也有兴趣,打算了解作者本人是如何打造自己的一款chatbot,那么也不妨一读。
原文链接:Iggy — a chatbot UX case study
原文作者:Alex Ignat
前言
我对会话式界面关注了有些时间,它们为与产品和服务的交互,提供了简单直观的方式。对商业和消费都有应用。一些值得关注的会话式产品包括:
Penny:个人理财教练
Hooked:通过文本来讲述故事
Kit:虚拟的商场导购
问题
我想要通过创建一个chatbot,来了解一些设计上的方法,帮助我能够更多地了解会话式界面。
我还没有个人网站,所以我创建了Iggy。我希望bot能有个人网站的全部功能,再加上一些对网站无用,但是提升bot的功能。
仅仅通过简历或者个人网站很难看出一个人的个性,我希望Iggy不仅能展现我有的能力,还可以解释为什么。
Iggy主要有三个目的:
告诉人们我的工作和我的故事
推荐有趣的书籍、文章和播客
告诉人们如何联系我
工具使用
在构建Iggy之前,我从来没有创建过bot,所以我应该做一些功课,我挑选了Amir Shevat设计的bot,一边使用一遍做下记录,如何构建我自己的bot。
由于Iggy是一个面向消费者的bot,我考虑过SMS、Kik、Telegram、Toshi等不同的平台,但是由于Facebook Messenger的平台更大,有12亿的用户和3万个bot,最终选择了在Facebook Messenger上搭建它。
我最初也想过给Iggy编写代码,这样我也可以运用上我的Javascript技能,然而我话费了太多的时间去阅读文档和调试…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如何设计,于是我使用了Chatfuel,这样我就能更专注地设计我的chatbot。
初始设计
我首先将bot分成了3个部分:
关于我的
了解我的
与我联系
然后,我会花时间去将不同的内容映射关系整理出来,并将对话路径调整合适。
由于Iggy是一个面向消费端的bot,所以不同的会话路径可能会重叠在一起,这样用户就可以更多的探索,当用户完成了一个部分的内容,Iggy会推荐另一个相关的主题来探索。我将花费的时间和探索路径长度作为衡量指标,来判断我的设计优劣。
我设计了一个导航,包括一个用来组织内容的菜单,加速对话的按钮,简单的命令输入来实现快速跳转。
在设计bot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花费在制作有趣的对话流程上,并确保每条信息都有合适的节奏。让信息能够被人们消化,而不会出现卡住或者跑偏了的情况。我也加入了“show typing”功能,让对话能够更佳真实。
由于Iggy是为了让人们更了解我,所以它应该体现我的个性。我是一个有幽默感的人,所以我希望在与Iggy互动时能够表现出来。它可以通过各种表情符号,图片和gif来传达。
我决定让我的bot以第一人称说话,而不是第三人称。这样可以更加人格化,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区别。我想让人们感觉是在与我直接互动。
用户测试/最终设计
在正式发布之前,我通过15人测试了Iggy,这样我可以找出一些体验上的问题。
我主要关注的两件事是:
用户输入
导航
测试是用户在线亲自进行的。
用户输入
我很好奇,如果人们可以给它发消息会怎么样。所以我让Iggy可以对打招呼,告别,简单的导航命令作出回应,比如“Home”和“Bio”。我还设置了一个默认消息,当Iggy无法理解一些东西时,我希望它能引导用户遵循预定的对话路径。
我发现,当用户情绪比较强烈的时候,他们通常会发送信息。
由于Iggy没有装备上自然语言处理的能力,大多数时候的用户输入都无法作出反应,这会导致对话中断,用户感到困惑。
这样的Iggy会让人感到失望,所以最终我还是决定删除用户输入的功能。
导航
我注意到,有些用户不会使用页面常驻的导航菜单,而是向上滑动到对话的顶部,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与bot互动。滑动到顶部的行为可以这样解释,人们通过认为消息是传递一个人当前的状态,他们想要了解之前的内容,就应该从之前的信息中去获取。所以我通过“Home”放置在菜单的最前一个,确保人们可以看见它。
结语
搭建第一个bot是一个有趣的经历,我还会继续研究Iggy,并添加新的功能。
人们会继续完善对话式界面,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还是让人期待!如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bot,来代表他们交流,那真是有意思。我想这也是Esther Crawford和Olabot合作的原因吧。
你也可以通过扫描这个二维码来访问我的Ig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