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也都长大了

回家的途中遇到了许久不见的舅妈,便停下车寒暄几句。舅妈家的弟弟念完初一便退学,瘦个子长刘海,左手揣兜右手手机——一个初中小混混典型的形状。就算舅妈如何嘱咐也不愿意礼貌性地叫声“哥”,这一举一动像极了当年的我。

都是渴望像一束浑身上下布满利刺的野蔷薇,不去接纳外界所有的改造,特立独行并高傲地在自己的精彩里活着。这不是一种年少与无知,而是一种成长和美好。

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肆意、随心所欲、不满以及才气。他们在自己的圈子里抨击现实,大唱梦想,未来是自己的舞台,睥睨台下,自己就像路心的环岛,川流不息的车辆都要围着自己来往。长江两岸的麻将、粗糙的诗歌以及上海大道的霓虹灯,纷纷见证着这一切的开始,并始终记录着这一切。

来来去去多少年,散了一次又一次,聚了一次又一次,很多美好的人离去,更多美好的人又走近身边。渐渐的,也是离多聚少,只留下自己和生活。

大学还没有毕业,优秀的人早已签约等工作;不理想的人还在学校拼命刷学分求毕业。2016年的寒假,不约而同地在家乡万州小聚一次。当年的故事,像一个庞大的拼图,你一言我一语将它们一一核对并拼构,每一个小小的细节都再现于饭桌间,每一个无论雅与不雅的ID绰号都还原于酒杯中。

而与此同时,也在揭晓一个更大的事实。几年的分别,都在校园与社会之间“摸爬滚打”,途中的伤痕也深深打在每个人的身上。大家在一种默认的状态下开始交流工作,早已没有念书的同学相互交换着名片,大都是某销售经理、某客户专员,个别已是中层干部;还在念书的同学也交流起校招,铁路局、核基地、证监会、公务员……说得出口的人都相互了解彼此的基本工作以及更重要的工资水平,说不出口的人便一个劲敷衍或是自嘲,总之都要混过这杯难饮的酒。大家不再是弄诗谈佳话,也不再是高歌唱未来,而言及当下的生活,踏实地、具体地落在现实上,并开始与当年敬而远之的人打交道。曾经默认的“野蔷薇”早已不再是重中之重了,这使我不知道该感叹生活的现实真的改变了我们,还是该感叹独立的世界那只是年少无知。

更多的,我把这样的转变当做一种顺其自然的成长。就好像一个朋友所言,每个人在不同的时间经受了大大小小的历练后都会出现不同的状态。那又何须去执着于一种时间带来的改变呢?毕竟,我们只是都长大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也都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