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空袭进行时

“导弹发动机关闭后出现的静寂与导弹坠地爆炸之间的几秒里,我的大脑会不在想萨拉”。

读《恋情的终结》,你会时时听到V1飞弹带着独特的呼啸声,从伦敦上空划过。这种带有阿格斯推力装置的飞弹,长7.90米,采用中单翼,装有一台喷气发动机。看起来的确很像一架小飞机。你想不到,希特勒也想不到,莫里斯和萨拉之间欢愉的折磨,就在这些小飞机的空袭下,穿插进行,从未中断。

仅凭这一点,就给予了我们足够的抗战信心。

我在网上查到这样的资料:

“德军一共向英国发射了一万枚左右的V1导弹,7488枚导弹飞越英国海岸,3957枚在到达目标前被击落,3531枚避开英国的防御,2419枚飞到伦敦,大约30枚到达南开普顿和朴次茅斯,另外有1枚击中了曼彻斯特。V1导弹使6184人丧生,平均每发射5枚导弹就有3人丧生。受重伤的人员则达到17981人。”

这么精准的数据,真不知道如何统计出来的。这样的高强度空袭,给英国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不过,它给《恋情的终结》造成的伤亡却不大。书中,无一人因空袭丧生,无论是亨利、莫里斯、萨拉、帕基斯、还是萨维奇。唯有亨利,被重伤过(不知是否算构成重伤),成为了17981人中的一个。

爱在空袭进行时_第1张图片

无意隐瞒,格雷厄姆·格林以当时的情人凯瑟琳为参照,写了这样一本自传性很强的小说。这人,这做法,很有点意思。说起格林,我的朋友鸡毛啧啧称赞:“传奇生涯、间谍、畅销作家,畅销到哈利·波特的程度。好莱坞崛起时,已然畅销到钱花不完的程度,而福克纳还在以40岁高龄进军好莱坞。”

格雷厄姆·格林,比村上春树更悲催。21次被诺贝尔奖提名,却一直没有获奖,被誉为诺贝尔文学奖无冕之王。几次的陪跑、几次出现在押注名单上,算作悲催。一个人21次的失败,累加起来竟然变为荣耀。这神逻辑。

在一个时代过于畅销的东西,必然会在另一个时代受到惩罚。估计现在格林已尝到个中滋味。读格雷厄姆·格林,你会想到马尔克斯、福克纳、纳博科夫,或者保罗·奥斯特,唯独不会想到格林本人。只怪当时的格林太畅销了,变成了某种硬流通货币。差不多那个时代的每件物品:爱情、嫉妒或者空袭,都将被他衡量一番。

读译本的读者,称不上合格的读者。你没法凑到作者跟前,扯扯袖子。鸡毛英文好,可我不懂。读这本书,又提到了译本。翻译者就像文中的亨利一样,以他的沉默纵容第三者的欢愉。这个译本,鸡毛没有读过。毕竟,谈到格雷厄姆·格林,怎能不首选傅惟慈版本呢。我们一起看译者的百科介绍,两个人重名,一个诗人、一个学者。我差点就以为这是一个搞翻译的诗人,或者说是一个会写诗的翻译家。直到鸡毛指出我的错误,我才恍然意识到这是两个工种的两个人。就像书中的莫里斯,搞得自己人格分裂一样,跟踪情人时,差点就以为自己是两个人了。想念萨拉时,又差点把亨利的妻子和自己的情人分裂成两个。

爱在空袭进行时_第2张图片

其实,《恋情的终结》就是告诉你这样一个道理:想一个女人时,别想的太多。否则,你的大脑会复制出两个,或者更多个女人。

书中,莫里斯就一直在想着萨拉,即便面对萨拉的丈夫亨利,他也不隐瞒。一万枚飞弹划过,也没有打断他对萨拉的恋情。莫里斯一直在想萨拉,即便和她在一切,桌子下面手拉着手,也不例外。结果,为了对应他的种种臆想,他的大脑复制出了无数个萨拉。

好了,写到这里,你还以为《恋情的终结》刻画了某种坚贞不渝的恋情吗?无论题目是什么,它都是一本关于恨、关于嫉妒、关于写作、关于空袭、关于天主的小说,唯独不是关于恋情。

为什么?是不是恋情的名义太畅销了,也变成了某种硬流通货币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爱在空袭进行时)